郭飛,陳志祥,居來提·艾尼瓦爾,吳天山,肖開提·伊布拉音
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在目前醫學教育中較為流行,在多個國家多學科的教學應用中,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現有的醫學體系中,急診醫學是一門非常重要并且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因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對急診醫學知識有足夠的認識,還需要給學生帶來更多的臨床操作經驗。因此,如何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掌握急診科基本知識并用于臨床,是目前醫學教育的難點和重點。就急診醫學教育而言,單純使用PBL教學模式,仍有不足,結合急診科教學特點,我們嘗試使用PBL結合情景模擬劇教學,現報告如下。
1.1教學對象選擇新疆醫科大學2013級臨床醫學專業本科四年級學生300人為研究對象。該類學生已完成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內科學、外科學等相關課程的學習,具備初步的醫學臨床知識,能夠完成病例分析任務。將6個班級通過簡單隨機分組法分成兩組,一組為PBL結合情景模擬劇教學組,另一組為單純PBL教學組。在授課時每班分為5個小組,每組10人左右。
1.2教學內容及學時教學內容:提供一份急診科急腹癥病人的病歷;教學時數:2學時。
1.3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教學目標:掌握急腹癥的基本查體、初步診斷、緊急處理。重難點:急腹癥病人主訴較多,典型癥狀臨床常不多見,需考慮初步診斷及鑒別診斷較多,且需結合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必要時行有創性操作及相關輔助檢查。
1.4教學流程
1.4.1PBL課前準備 提前下發急腹癥病人的病例,讓學生熟悉病例。并將PBL結合情景模擬劇教學組班級學生分小組,使課前小組復習相關知識,學習病例,明確查找資料的方向。可利用圖書館、互聯網、請教專業人士等多種途徑;查閱相關材料,包括課本、專業書籍、學術文獻(中英文)、視頻等;根據以上所得,思考分析病歷,制作完成PPT。了解視頻制作、表演、病情進展等,最終小組成員通力合作完成情景模擬劇的制作。單純PBL教學組班級課前準備相同,但不進行模擬劇的制作。
1.4.2課堂PPT和情景模擬劇的匯報 由各小組成員進行PPT和情景模擬劇的展示,時間10~15 min。
單純PBL教學組成員只進行PPT的展示。
1.4.3課堂提問對抗環節 一組學生提出與病例內容相關的問題,要求另一組學生回答。若回答正確,將對答題組予以加分;若不能回答,在提問組揭曉答案后,分數加給提問組。學生擔任PBL教學記錄員,由學生自由討論歸納整理討論內容,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自覺推進討論進程,分享學習信息和研究結果;教師做好引導和反饋評價。
1.4.4課后評價 PBL討論結束后,進行課后總結。使學生明確急腹癥各種相關疾病必須掌握的知識要點、難點,并對學生仍存在的疑問進行解答。
1.5統計學方法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組間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問卷調查PBL結合情景模擬劇教學結束后,馬上發放教學效果調查問卷;學生填寫完畢后,當堂回收。共發出206份問卷,回收206份。回收率100%。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對PBL結合情景模擬劇教學的各項效果表示認同(表1)。

表1 學生對PBL結合情景模擬劇教學的效果評價/人(%)
2.2教學考核情況急診醫學考核采用基礎知識考核及病例分析考核,考核內容為基礎知識以紙質考卷形式考核;病例分析內容為急癥醫學相關病例口述分析,時間5 min,考試需口述給出該病例初步診斷,治療方案,鑒別診斷等。將基礎知識考核于病例分析考核各占取50%成績,將兩者考核成績總和確定為最終有效成績。成績顯示,PBL結合情景模擬劇教學組0~59分區間有17人(8.25%),60~84分區間有119人(57.76%),85~100分區間有70人(33.99%);單純PBL教學組0~59分區間有11人(11.70%),60~84分區間有55人(58.51%),85~100分區間有28人(29.79%)。經分析PBL結合情景模擬劇教學組病例分析得分明顯高于單純PBL教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學生急診醫學考核結果兩組比較/(分,
PBL,1969年由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1993年在愛丁堡世界醫學教育高峰會議中得到推薦,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并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是一套設計學習情境的教學方法[1-2]。PBL的前提為新知識是建立在已知的基礎之上的。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推動者,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學習,以及適當的問題的設計過程中,都將扮演重要的角色[3]。在教學過程中,多由驅動問題引發,以學生為主體,以小組討論為形式,在輔導教師的參與下,圍繞某一醫學專題或具體病例的診治等問題進行研究,最終制定出問題的解決方案,從而完成學習[4-5]。目前國內該教學方法已在高校醫學教育中普遍應用,并且靳俊峰等[6-7]學者經綜合課堂內容以及PBL教學特點,提出PBL結合情景模擬劇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嘗試,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在現有的醫學體系中,急診醫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臨床醫學學科。在急診醫學教學中怎樣提高學生的主動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急救知識水平和臨床處置能力顯得十分重要[8-9]。在過往的實踐中,初入急診的學生在急診的復雜環境中,往往不能保證思路清晰導致漏診、誤診,進而對課堂中教師的教學成果缺乏自信,甚至充滿懷疑。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育中盡可能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處理問題的能力成為重中之重。
針對急診醫學學科特點,并結合相關學者在教學探索中的應用,我們嘗試在急診醫學教學中將PBL結合情景模擬劇教學應用其中。首先班級學生均已在課堂通過理論課程學習,并通過班級聊天工具提前將急腹癥病例發布。其次,激發學生課外學習興趣,目前電子設備的發展,很多學生喜歡自拍,而情景模擬劇就是教學式“自拍”;學生在整理病例及拍攝模擬劇的過程中,都能積極參與其中,發揮每個學生的專長、興趣和愛好。通過課后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可以看出,本次教學達到了調動大多數學生課堂及課外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76.21%的被調查者喜歡該形式,83.98%的學生參與了情景模擬劇的制作和拍攝過程。而對于情景模擬劇是否幫助了學生自己,79.61%的被調查者認為是有幫助的,并且有72.33%的學生希望還能參加類似活動。而在課后的成績考核中,PBL結合情景模擬劇教學組病例分析得分明顯高于單純PBL教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為學生在課堂已完成課本的理論教學,故學生考核中,基礎知識成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學生總成績經統計學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此次為教學嘗試,同一課程班級人數有限,總樣本量過少。
對急腹癥病人的診斷必須有條理而且全面,即使病人僅有輕度或非典型癥狀,也應考慮急腹癥的可能。病史和體格檢查可提示可能的病因,并能指導選擇診斷方法[10]。此次PBL教學中,發布課堂的病例相同,但因其臨床表現不典型,各個小組分析病例結果也略有差異。而經情景模擬劇展現出的問題也有不同,各小組分析病例初步診斷不同,其后期治療均有差異。課后經詳解病例及相關鑒別診斷要點,學生可以找出自身小組在討論病例中的不足,并可加深急腹癥各個疾病的特點。在情景模擬劇中,因模擬急腹癥病例,學生需對模擬病人進行緊急處理,可以使學生在課外拍攝的學習中感受急診氛圍,并使參與者加強在急診處理過程中的應對能力。
綜上所述,PBL教學結合情景模擬劇在急診醫學教學中可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還可培養學生的急診臨床思維,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處理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