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并引導、策應并謀劃,“大學生把熱搜當新聞”的負向效應才會少一些,而高校思政等宣傳引導功課才會真正多些存在感、多些時代感、多些獲得感。 ——鄧海建:“大學生把熱搜當新聞”該當何解
只有強化法律影響力,改變棍棒教育的沉疴,才能堵塞住任何傷害未成年人的理由,由此為他們撐起健康成長的天空。 ——張立:任何理由都不是虐待女童的擋箭牌
標語是考驗執(zhí)政者或執(zhí)法者智慧和管理水平的一把標尺,如果脫離實際就是個擺設。而只要通俗易懂,說得在理,就一定能引起共鳴,人們就有可能把標語內化于心,體現(xiàn)在行動上。
——劉天放:接地氣的“宣傳”標語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