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莉 孫澤慧
【摘 要】:目的 分析和探索動態心電圖在診斷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病理的臨床價值。方法 采取在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期間已患有或被確診為老年冠心病的患者106例,對這些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對應用傳統診斷方法(常規ECG)設立為常規組,n=53;對應用動態心電圖(動態DCG)設立為動態組,n=53。通過兩組的心電圖報告,分析兩組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病理的診斷結果。結果 結合兩組報告的數據分析,常規組患者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檢出率分別為32例(60.38%)和18例(33.96%);動態組患者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檢出率分別為44例(83.02%)和40例(75.47%)。經過對檢測數據的比對,發現常規組的病理檢出率明顯低于觀察組(P<0.05)。結論 采用動態心電圖檢測的方法在診斷、發現老年冠心病的問題中具有顯著的臨床價值,對早期的病理篩查工作有積極意義。因此,有效推廣該方法的運用能夠極大提高疾病的檢出率,對冠心病患者的治療有著積極的作用,且該技術沒有操作風險,需大力使用于診斷、治療當中。
【關鍵詞】:老年冠心病;動態心電圖;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5-0-01
引言:
老年冠心病又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病理的發生是由于冠狀動脈的功能受到嚴重的影響,導致心臟動脈的需求與心肌功能產生不平衡的現象,最終產生動脈硬化現象。據有關報道統計,由于該病而產生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現象,最終導致中老年人致死因素頗高[1]。因此,需精確對冠心病的檢測與診斷的方法,將DCG的診斷模式全面應用至檢測技術當中,保證冠心病在早期得到確診,利用合理的治療方法,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本文對我院心血管科室所收納的106例患者進行探究,分析DCG的診斷價值,圍繞診斷結果展開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納入了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期間內被確診為老年冠心病患者共計106例,所有的老年患者均采取隨機的原則分為兩組:常規組和動態組。其中,常規組(n=53),性別,男39例,女14例,年齡,年齡階段(62.88±2.42)歲;動態組(n=53),性別,男35例,女18例,年齡,年齡階段(64.34±1.86)歲。所有患者的平均病程在1.5~4.6年之間,且一般資料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院方對患者的資料進行保密處理,并排除患有精神性疾病的老年患者。
1.2 方法
1.2.1 常規組
對常規組患者的診斷操作參見ECG的診斷模式。
1.2.2 動態組
動態組患者的診斷操作選取SE-1201EDAN儀器進行操作,操作前講述在診斷中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采取23mm/s的速度進行描記,且增益速度為11mm/s,實際流程如下:①要求患者盡量放松,采用使用仰臥的方式,對患者的心臟部位的心電信號進行全天性監測[2]。②將全天性的監測報告進行記錄,包括患者的生活作息和臨床情況,將該數據傳導至工作站。③在軟件中進行數據評估,結合護理人員的數據對比和數據處理的方法,對數據的精準度進行分析,并結合科學的方法進行人工矯正。④要求患者盡量避開磁場,防止信號干擾現象的發生。同時使用人機對講的模式對患者的實時情況進行記錄,包括心慌、腦缺血等癥狀的持續時間和及時心電圖,對檢測的基礎數據進行矯正并記錄。最后,對出現異常癥狀的患者進行及時隨訪,觀察患者的情況,保證數據的精準度[3]。
1.3 觀察指標
基于ECG和DCG模式所的得出的檢測結果,分析兩組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問題的陰性、陽性率和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此次分析使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比對、操作與處理,應用t作為計量資料的檢驗標準,應用X2作為計數資料的檢驗標準,保證數據的檢測差異在P<0.05內。
2 結果
結合兩組檢測結果,通過人工校檢和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常規組中,檢出了32例心肌缺血老年患者占比60.38%,檢出了18例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占比33.96%;動態組中,檢出了44例心肌缺血老年患者,占比83.02%,檢出了40例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占比75.47%;通過分析和比對,發現動態組患者的陽性檢出率顯著高于常規組的陽性檢出率,兩組之間的數據差異性具有統計學作用(P<0.05)。ECG方法于老年冠心病的確診有積極意義,詳細的對比報告如表1:
3 討論
老年冠心病不僅嚴重印象了老年人的正常生活,也嚴重危害了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因此,需要重視對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問題的確認,有效預防由于病理未檢測出而導致嚴重的心肌梗塞,甚至致死的現象。由此,需要有效地控制該疾病的發生,貫徹早發現、早確診、早干預的模式,對于改善患者的生活有積極意義。同時,需要精確心電圖數據的記錄方法,提高診斷的價值[4]。可以說,動態心電圖(DCG)檢測技術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降低老年冠心病的危險有積極的作用。所以,全力推廣DCG技術于冠心病的檢測當中,也有著較高的臨床價值。
綜上所述,采用DEG的檢測方法能夠有效的發現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對老年人生命的威脅,進而提高了診斷的精度,也降低冠心病而導致的致死現象,這對于病理的診斷是有價值的。
參考文獻
李也菇.研究動態心電圖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生理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64-65.
文華.動態心電圖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診斷中的應用價值76例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7.
夏國宏,鄭爭達,楊海燕.動態心電圖檢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臨床價值分析[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6,26(2):354-356.
楊法,蘇明蘭,張斌,etal.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對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診斷價值的比較[J].中國當代醫藥,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