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雪嬌 黃陽 高丹 王佳
【摘 要】目的:觀察涼血祛風方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的臨床效果。方法:將60例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0例。對照組采用西替利嗪糖漿、雙嘧達莫片以及維生素C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涼血祛風方治療。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皮膚水腫、惡風、肌肉酸痛、咽痛、癢感等臨床癥狀均較對照組有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涼血祛風方治療過敏性紫癜患兒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過敏性紫癜;小兒;涼血祛風方;中西醫結合
【中圖分類號】R31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5--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過敏性紫癜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0例。研究組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3~14歲,平均年齡(7.9±1.7)歲;病程1~19d,平均病程(5.8±1.2)d;過敏性鼻炎10例、濕疹20例。對照組中男21例,女9例;年齡3~14歲,平均年齡(8.1±1.2)歲;病程1~20d,平均病程(5.7±1.1)d;過敏性鼻炎11例,濕疹19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中醫診斷標準[1]:主癥:皮疹,多位于臀部和下肢,高出皮膚,呈對稱性。次癥:疾病急促,伴有發熱、便干、睡眠差、咽痛等癥狀。西醫診斷標準[2]:①年齡在3~14歲之間。②病程≤3個月。③特異性表現:皮疹,多見于下肢,其次是臀部。④非特異性表現:發病前一個月內有呼吸道感染史,伴有厭食、乏力、發熱等癥狀。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3]:①3~14歲之間的兒童;②符合中西醫兒童單純性過敏紫癜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①并發嚴重的肝、腎疾病的患兒;②藥物過敏者;中途退出治療計劃者;③臨床資料不全者。
1.4 治療方法:所有患兒入院后均給予西替利嗪糖漿、雙嘧達莫片以及維生素C常規治療,西替利嗪糖漿(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50889,每瓶120ml),口服(8~14歲10 ml,5~8歲5ml,3~5歲2.5ml),每日1次。雙嘧達莫片(修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1014,每片25mg),口服5mg/kg/d,每日3次。維生素C片(四川天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1020123,每片0.1g),口服(8~14歲0.3g,5~8歲0.2g,3~5歲0.1g),每次1片。研究組加服涼血祛風方:甘草3g,黃柏6g,赤芍10g,苦參10g,生地10g,牛膝10g,丹皮10g,大青葉15g,海風藤15g,紫草15g,銀花藤15g,清風藤15g。用水煎服(8~14歲200 ml,5~8歲160ml,3~5歲80ml),分2次服用,2個周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判定療效。
1.5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①觀察兩組治療后的臨床效果。療效判定參照有關文獻[3-4]擬定。治愈:全身癥狀消失,紫癜消失,尿檢正常,1月后隨訪無復發;顯效:全身癥狀明顯減輕,紫癜明顯減少,尿檢正常,1月后隨訪無復發;有效:全身癥狀減輕,紫癜減少,尿檢正常,1月后隨訪無加重;無效:全身癥狀和紫癜無改變,甚至又加重表現,尿檢有蛋白尿。治療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觀察兩組治療后的臨床癥狀,對皮膚水腫、惡風、肌肉酸痛、咽痛、癢感等期間反復情況進行比較。
1.6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數據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臨床癥狀反復情況比較:治療后研究組皮膚水腫、惡風、肌肉酸痛、咽痛、癢感等臨床癥狀的期間反復率均較對照組有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過敏性紫癜是兒科疾病中常見的類型,其發病原因除了個人因素之外,還與食物、藥物、蟲咬、感染等因素有關。具有敏感體質的患兒受到上述因素誘發時會有血液外滲的臨床表現,同時并發過敏性紫癜[5]。患兒皮膚紫癜分布一般呈對稱性,多見于下肢,同時會有皮膚水腫、惡風、肌肉酸痛、咽痛等臨床癥狀,病情嚴重者會導致腎損害,嚴重影響了患兒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因此對于過敏性紫癜患兒的治療尤為重要[6-7]。目前西醫對于過敏性紫癜的發病機制尚不能完全明確,在對過敏性紫癜的治療中,中西醫聯合治療的方案已逐漸成為了新的治療趨勢。
本研究中,針對單純過敏性紫癜患兒采用兩種不同的方式進行治療,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方式進行治療,研究組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療,以西替利嗪糖漿、雙嘧達莫片以及維生素C等西藥聯合涼血祛風方進行治療,將甘草、黃柏、赤芍、苦參、生地、牛膝、丹皮、大青葉、海風藤、紫草、銀花藤、清風藤等12種中藥用水煎服。其中甘草具有抗病毒、調節機體免疫力、抗變態反應的作用,對于患兒的敏感體質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赤芍可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聯合西醫中的抗凝藥物可改變患兒機體的血流動力學。青風藤具有鎮痛、抗心律異常的作用,可減輕患兒咽痛、肌肉酸痛等臨床癥狀。生地具有“補血涼血”的功效,不僅可以抗感染、利尿,同時可以改善腎功能,治療早期腎損害。中西醫結合可以很好的改善患兒皮膚水腫、惡風、肌肉酸痛、咽痛、癢感等臨床癥狀,提高患兒自身的免疫力,改善過敏體質。
綜上,涼血祛風方治療過敏性紫癜患兒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汪受傳.中醫兒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237.
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688.
Saudi J Kidney. Childhood 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in middle East countries [J].Dis Transp,2007,18(02):151-158.
路永文,張建榮.犀角地黃湯加減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40例[J]. 中醫兒科雜志,2012,8(01):31-32.
黃亞平,黃衛良,張喜梅.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45例療效觀察[J].中醫兒科雜志,2011,7(05):20-22.
韓粉香,孫子梅,林曉燕.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51例療效觀察[J].河北中醫,2011,33(08):1185-1186.
鄒方鵬,吳俊榮.過敏性紫癜的中醫藥治療[J]. 四川中醫,2010,28(10):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