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梅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進行尿常規檢測的臨床意義。方法:觀察組是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診斷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52例患者,對照組是同期體檢健康的52名體檢者,均在清晨空腹狀態下采血對甲狀腺功能進行檢測、檢查尿常規各項指標。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尿膽紅素、尿密度、尿蛋白、尿酮體以及尿糖較對照組升高,而尿pH值較對照組降低,存在顯著差異性,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患者進行尿常規檢查可全面評估病情發展程度,可對癥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尿常規;檢測意義
【中圖分類號】R5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5--01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簡稱為甲亢,其原因是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過多,引起交感神經興奮性提高以及代謝亢進,癥狀表現為心悸、出汗、體重降低、進食量提高、突眼、眼瞼水腫以及視力減退等[1],需要及時給予有效的治療,否則會損傷神經系統、腎臟、肝臟以及心血管,導致甲亢性心悸,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本文中對我院體檢健康的52例體檢者和52例診斷為甲亢的患者進行尿常規檢查,以下是詳細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觀察組是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診斷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52例患者,年齡在21-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6±2.9)歲,其中女性30例,男性22例,男性有對照組是同期體檢健康的52名體檢者,年齡在21-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9±3.1)歲,其中女性31例,男性21例,兩組一般資料之間差異性不顯著,P>0.05,組間可以比較。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體檢者均在清晨空腹狀態下采血對甲狀腺功能進行檢測、檢查尿常規,取一次性尿杯留取中段尿進行尿液分析。
1.3 統計學分析
在軟件SPSS19.0中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進行%和()表示,進行t或者檢驗,若是組間有差異性,則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尿膽紅素、尿密度、尿蛋白、尿酮體以及尿糖較對照組升高,而尿pH值較對照組降低,存在顯著差異性,P<0.05,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在臨床中常見,只有與甲狀腺激素分泌以及合成過多,引起患者交感神經興奮以及代謝亢進情況,造成消瘦、進食量增多、出汗、心肌等癥狀,同時部分患者還伴有眼瞼水腫、突眼以及視力減退等情況,需要給予重視,及時治療。甲亢病因是炎性甲亢、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hCG相關性甲亢、藥物致甲亢、垂體TSH瘤甲亢等,其中最常見的一種病因是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其屬于甲狀腺自身免疫病,與睡眠質量不佳、發熱、精神壓力較大等因素相關,但目前臨床上對該病的病因尚沒有統一的標準,仍需進一步的深入性研究。臨床上對甲亢的檢查常是通過體格檢查發現的,患者甲狀腺腫大,心率加快、皮膚潮熱、眼瞼水腫、眼球活動受限等,嚴重患者癥狀為脛骨前皮膚粗糙、增粗、變厚,汗毛增粗,治療難度較大。甲亢臨床診斷主要是檢查甲狀腺功能,患者甲狀腺自身抗體升高,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升高,甲狀腺球蛋白抗體升高,可檢測出促甲狀腺受體抗體為陽性。明確診斷為甲亢后需要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否則會引起并發癥[2],增加治療難度,主要并發癥是妊娠類疾病以及相關性眼病,目前臨床上對甲亢的治療方式有三種,即手術治療、放射碘治療以及抗甲狀腺藥物治療。處于妊娠期的甲亢患者需要與醫生商量胎兒的去留問題,這是因為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會導致胎兒畸形,放射碘治療是妊娠患者的禁忌癥,若患者還要繼續妊娠,需采用最小有效劑量進行治療,間隔1-3個月對甲狀腺功能指標進行檢測,確保胎兒以及母體的安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具有廣泛的適應癥,對男性、女性、成年人、小孩、輕度甲亢、重度甲亢、首發甲亢、復發甲亢、孕期、哺乳期的患者均可使用[3],主要是硫氧嘧啶類和咪唑類,代表藥物分別是丙基硫氧嘧啶和甲巰咪唑。藥物治療時間約1-2年,可根據患者的病情調整藥物劑量,若是出現血管炎、肝功能損傷、過敏、粒細胞減少以及關節疼痛等情況需要及時給予監測和治療,甚至是停藥處理,還要告知患者藥物治療后具有較高的復發率,一般約為50%。放射碘治療、手術治療均是破壞性治療,只需要治療1次,不容易復發。放射碘可對甲亢復發、甲狀腺中度腫大的患者進行治療[4],醫生需要結合患者的情況計算放射碘的放射劑量,但是注意不能應用于孕婦以及哺乳期的女性患者。放射碘具有延遲作用,甲減發生率每年3%~5%。放射碘治療不能應用于患有眼病的甲亢患者。手術治療主要用于甲狀腺重度腫大、甲狀腺腫大壓迫器官造成呼吸不暢、高度疑似甲狀腺惡性腫瘤的患者。
本文中對我院52例甲亢患者和52例體檢者進行尿常規檢查,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尿膽紅素、尿密度、尿蛋白、尿酮體以及尿糖較對照組升高,而尿pH值較對照組降低,存在顯著差異性,P<0.05,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尿pH值低于對照組,表示觀察組患者尿液呈酸性,其原因是甲亢患者體內蛋白質分解亢進,肌酸等代謝物質增多,增加了ATP的消耗以及尿酸的生成量,進而形成酸性尿液[5]。體檢者尿液為酸性尿時,可能是尿路結核或者代謝性酸中毒。健康體檢者尿密度與尿液中尿毒、氯化鈉含量有關系,尿密度正常范圍是1.015-1.025。本次觀察組患者尿密度較正常人高,這與尿蛋白有關。正常人尿糖為陰性,若是精神緊張或者是攝入較多糖分,會升高血糖,使生理性血糖升高造成尿糖為陽性,但是若為糖尿病或甲亢患者,血糖為病理性升高。甲亢患者尿糖陽性的原因是甲狀腺素激素增加了小腸對葡萄糖以及半乳糖的吸收[6],甲狀腺激素劑量較大也會促進糖原的分解,進而出現血糖升高的情況。甲亢患者尿酮體陽性的原因是甲狀腺激素會加快脂肪的分解,使體質減輕,引起營養不良,促進酮體的生成,進而增加尿酮體的排出量。甲亢會損傷肝臟,在患者尿膽紅素升高情況時需要對肝功能進行檢測,進而判斷肝功能是否損傷。甲亢患者體內代謝加快,增加排出物量的以及腎臟負擔,增加腎小球的濾過量[7],最終引起腎功能障礙。因此,臨床上對甲亢患者病情的了解可通過檢測尿常規來實現,對患者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查,然后給予相應的治療措施,便于患者病情的控制。
綜上所述,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患者進行尿常規檢查可全面評估病情發展程度,可對癥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臨床應用較為便捷,診斷準確率高,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張群先,藍晨,楊麗華,等.尿常規檢測對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的意義分析[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8,11(7):111-111.
鄭偉華,黃學忠,林昭宇,等.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尿常規檢測臨床意義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6(23):2007-2008,2011.
楊紅波,黃儒飛.尿常規檢驗對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診斷的作用分析[J].特別健康,2018,11(15):199.
肖亞利,楊萍.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采用尿常規檢測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6,5(z1):137.
黃志強.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尿常規及尿沉渣檢查70例檢測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16,38(3):80-81,140.
蔣莉.淺論對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進行尿常規檢測的臨床意義[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13):130-131.
高瞻,高榮光,邱責華,等.131I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200例臨床分析[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17,15(5):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