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亮 劉光勇
【摘 要】目的:觀察微創(chuàng)內固定技術對脛骨遠端骨折的治療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130例脛骨遠端骨折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使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方法,觀察組使用經皮微創(chuàng)內固定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切口長度、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優(yōu)良率為96.92%,對照組為84.61%(P﹤0.05)。結論:將經皮微創(chuàng)內固定技術用于脛骨遠端骨折治療中,效果顯著,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極高。
【關鍵詞】切開復位內固定;經皮微創(chuàng)內固定;脛骨遠端骨折
【中圖分類號】R68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5--01
脛骨骨折為常見疾病,骨折部位會刺穿皮膚,如不能實施有效治療,會造成眾多后遺癥,損傷患者膝關節(jié)活動能力。傳統(tǒng)固定方法不僅對骨折端血供造成嚴重破壞,且容易導致患者皮膚感染、壞死,容易出現(xiàn)骨折不愈合或延遲愈合現(xiàn)象[1]。在本次研究中,對我院脛骨遠端骨折患者使用經皮微創(chuàng)內固定治療方法,觀察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130例脛骨遠端骨折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均知情同意,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觀察組65例,其中男37例,女28例,年齡22~67歲,平均年齡(33.46±1.49)歲,其中開放性骨折36例,閉合性骨折29例;對照組65例,其中男40例,女25例,年齡20~66歲,平均年齡(33.47±1.50)歲,其中開放性骨折35例,閉合性骨折30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差異不大,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方法,患者保持仰臥姿勢,實施硬膜外麻醉,將骨折端為中心作一切口,將壞死軟組織充分清除,注意骨折端與骨膜的連接性,將骨折部位充分暴露,完成復位后使用合適鋼板于骨折處放置,使用螺旋釘進行固定。觀察組實施經皮微創(chuàng)內固定技術,實施硬膜外麻醉或者腰部麻醉,于X線機下實施間接復位,在內踝前側做3cm切口,以插入鎖定鋼板。操作期間注意患者隱神經及大隱靜脈。根據(jù)患者骨折類型選擇鎖定鋼板長度,使用骨膜剝離器將骨膜與深筋膜分離,做皮下隧道,預彎鎖定鋼板,經皮下隧道穿過脛骨折部位,在X線機下觀察脛骨與鎖定鋼板位置,在滿意情況下于骨折近端及遠端各擰入鎖定螺釘進行固定,使用鋼板在皮外定位釘孔,做一個切口擰入鎖定螺釘固定,止血后進行沖洗,關閉傷口。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情況及臨床效果。手術相關指標包括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手術時間等。臨床效果判斷標準:優(yōu):患者骨折完全愈合,關節(jié)屈伸或者外展是無疼痛感;良:患者骨折愈合情況明顯,喪失部分關節(jié)活動能力,具有輕微疼痛;差:患者骨折愈合情況不理想,關節(jié)活動度具有明顯喪失。優(yōu)良率=(優(yōu)+良)/×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數(shù)據(jù)納入SPSS17.0軟件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使用t來進行檢驗,用()表示,計數(shù)資料使用X2來進行檢驗,用率(%)來表示,(P﹤0.05)為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手術相關情況對比
觀察組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切口長度、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 臨床效果對比
觀察組優(yōu)良率為96.92%,對照組為84.61%(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臨床上脛骨遠端骨折屬于常見骨折類型,該疾病大部分是因為軸向壓縮暴力及旋轉暴力造成,屬于嚴重損傷之一。如不及時治療,可能造成后遺癥,損傷患者膝關節(jié),影響其活動能力[2]。
目前臨床上治療脛骨遠端骨折以手術治療為主,如自鎖定內固定治療、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等,雖有效果,但術后容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傳統(tǒng)方法治療該疾病主要是通過骨折內固定術,雖然能夠有效固定患者骨折處,但會對接骨板骨血運造成影響,不僅提升骨質疏松發(fā)生率,并且影響固定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經皮微創(chuàng)內固定可最大化保留患者骨折局部血運,不影響骨血運造,降低骨質疏松發(fā)生率。并且經皮微創(chuàng)內固定技術因為只在患者踝關節(jié)做一個小切口,手術過程中無需大量剝離軟組織及骨膜,并且范圍較小,從而減小對骨折端及骨膜剝離血運的破壞程度,可有效促進骨折及創(chuàng)面愈合,縮短骨折愈合時間,避免及減少延遲愈合及骨不連現(xiàn)象的發(fā)生。同時因為切口細小,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對患者外觀影響程度不大,并可有效預防出現(xiàn)術后并發(fā)癥[3]。
結果顯示,經皮微創(chuàng)內固定技術可游戲提升患者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臨床指標,對患者康復具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將經皮微創(chuàng)內固定技術用于脛骨遠端骨折患者治療中,能夠縮短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切口長度、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提升治療效果,具有臨床使用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王泉, 劉斌, 尚紅濤. 微創(chuàng)經皮鋼板內固定聯(lián)合鎖定加壓鋼板治療脛骨遠端骨折的臨床療效[J]. 中國老年學, 2016, 36(7):1671-1672.
袁瑞新, 李海洋. MIPPO與交鎖髓內釘內固定術治療脛骨遠端骨折的比較[J]. 浙江臨床醫(yī)學, 2016, 18(5):923-924.
陳玉樓, 周毅, 李興海,等. 經皮微創(chuàng)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技術治療脛骨遠端骨折療效觀察[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6, 10(3):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