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彬
不同時代,獲取財富的方式是不同的,財富的種類也不同。農業時代靠土地,工業時代靠資本和技術,商業時代依靠信息和人脈。擁有什么時代的資源,就擁有什么時代的財富,而互聯網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尤其是步入物聯網時代,資源正從有形向無形轉化。

當下,中國的經濟模式正在發生巨變。在計劃經濟時代,只要會管理,企業就能夠生存,而且還可以發展得不錯;在市場經濟時代,只要具備管理和經營能力,企業也能夠發展得不錯;而進入到目前的資本經濟時代,如果僅僅具備管理和經營的能力,企業恐怕很難生存下去,發展更成為一種奢望,相信大家對此感同身受。因此,在資本經濟時代,必須具備戰略、資本、金融等運營的能力,這樣,企業才有可能生存和發展下去。
對于企業而言,戰略和資本的本質是金融。金融是國家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是國家安全的支撐。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金融強,則國家強!什么是金融?簡單地說,金融就是資金的融資和投資。資金是企業的生命線。在我國,企業的融資方式較為單一,銀行貸款是最常見的融資方式。而本書所言的金融投資主要是針對股權融資和投資。融資與投資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是先融資后投資還是先投資后融資?筆者認為早融早投,晚融晚投,不融不投!換句話說,只有企業先融資,才有投資人的投資。股權架構是否合理左右著融資的效果,決定著投資的方向。
新時代來了,經濟模式變了,企業的競爭方式也隨之改變。尤其是黨的十九大以后,我國正在經歷結構轉型的機遇期,未來的中國必將發生巨大的變化,因此,我們要深刻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解高質量發展的深刻內涵。當企業由小變大、由多到少、由弱變強,由老板經濟變為共享經濟、分享經濟、模式經濟等,我們應改變思維,順應趨勢。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股權投資市場。2018年3月23日,科技部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新聞發布會并正式發布《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和《2017年中關村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共有164家企業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總估值6284億美元。越來越多的中國“獨角獸”企業正引發全球風投的關注。人工智能、無人駕駛、互聯網+工業、5G等技術,以及工業模式的創新、泛娛樂和消費升級等趨勢都有望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成為市場投資熱點,這些領域也將有望涌現出更多的“獨角獸”企業。
當前,我國監管部門重點扶持高端制造、云計算、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四大高科技行業的獨角獸企業在國內上市。財務自由的風口由傳統的房地產轉向股權投資。未來,隨著中國獨角獸企業的不斷涌現和發展壯大,政府監管部門對于鼓勵獨角獸企業在國內上市的重大政策變化,一定會催生股權投資領域的新變革與新機遇。
最近,越來越多的人都在討論一個新概念——“睡后收入”,這與“稅后收入”是截然的不同。睡后收入就是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也不需要照看,就可以自動獲得的收入,也稱為“被動收入”。平時上班工作賺的錢叫作“主動收入”或者“職務收入”,一旦停止工作,收入也隨即停止了。如果一個人擁有了持續穩定的“被動收入”或者“睡后收入”,就意味著實現了財務自由,其心態就會大不一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意識到增加“睡后收入”的重要性,而股權投資是人們獲得“睡后收入”的重要途徑之一。
時代變了,經濟形態變了,資本經濟來了,股權時代來了,中國已經進入到股權投資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