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區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廣西現代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計劃將通過一系列舉措推動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實施特色產業集群發展行動,打造糧食、蔗糖、水果、蔬菜、漁業、優質家畜等6個千億產業,打造蠶桑、中藥材、油茶、優質家禽等4個500億產業,休閑農業發展成為300億元產業,食用菌產業發展成為200億元產業,茶葉產值超100億元,基本形成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體系新格局。

指導意見提出,提升打造優質糧食產業集群和特優水果產業集群,將糧食和水果發展成千億元產業。如大力發展特色鮮食玉米,把廣西打造成為“中國南方鮮食玉米之都”。鼓勵發展冬小麥、粟米、高粱、黑米、大豆、薏米等小雜糧??茖W發展“富硒米”,扶持“稻+魚、稻+螺、稻+蝦、稻+蟹、稻+鴨”等“稻+”綠色高質高效種養模式。創新發展稻田藝術,提升稻旅融合效益。重點打造一批糧油加工集聚區,引進培育5家以上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家以上自治區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打造“廣西香米”“廣西香糯”“廣西富硒大米”等區域公用品牌,發展地方特色功能性食品和主食加工“老字號”。

水果方面,科學發展臍橙、蜜橘、沃柑、優質柚子、金橘等柑橘大宗水果,把廣西打造成為全國首個周年應市柑橘生產省區、全國最大秋冬熟香蕉生產基地。大力發展火龍果、芒果、葡萄、柿子、李、桃、梨等七大特色果業。扶持鮮食西番蓮、獼猴桃、蓮霧、番石榴、大果楊梅、大果枇杷等優稀水果發展,實現產量穩定增長和早、中、晚熟均衡上市。培育引進龍頭企業,扶持發展水果精深加工,帶動廣西果業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發展;加強果品商品化處理,強化包裝和標識認證,打造特色果品品牌。實施果園立體開發,發展果園觀光旅游,延伸產業鏈效益鏈。

重點扶持發展百色番茄、荔浦芋頭、博白空心菜等特色品種。大力發展特色優質果蔬制品加工,統籌蔬菜采后冷鏈物流建設,在萬畝以上蔬菜生產集中區,每1000畝建立1個容量為200立方米的蔬菜產品預冷庫。食用菌產業集群里重點打造雙孢蘑菇、云耳、香菇、秀珍菇、平菇、草菇六大產業集聚區,布局建設一批食用菌產業園,探索建設紅椎菌特色小鎮。

提升打造茶產業集群,重點發展“一花二黑三紅四綠”茶產業(茉莉花茶、六堡茶、紅茶、綠茶),整合打造一批“桂”字號茶葉公用品牌,重點培育壯大茉莉花茶、六堡茶、早春茶、富硒茶、金花茶等特色品牌。

重點發展大宗和名貴道地中藥材,鞏固穿心蓮、羅漢果、淮山、葛根、金銀花、槐米等廣西獨有優勢大宗品種,發展雞骨草、廣莪術、廣澤瀉、廣豆根、兩面針、天門冬、廣金錢草等道地品種,開發牛大力、鐵皮石斛、木鱉果等新興品種,扶持建設40個中藥材精品園區,推進中藥材精深加工,加大中藥材在中獸藥、食品添加劑、化妝品等方面開發利用。

指導意見提出,提升打造優質家禽產業集群和優質家畜產業集群,將把優質家畜產業打造成為1000億元產業,把優質家禽產業打造成為500億元產業。如開發利用三黃雞、麻雞、烏雞等地方優良品種,打造“廣西三黃雞”等區域公用品牌。扶持創建2個國家肉雞核心育種場,打造全國最大的優質禽苗供應基地。大力開發巴馬香豬、環江香豬、陸川豬、德保豬、隆林黑豬等地方特色品種。扶持養蜂業發展,做強蜂產品精深加工業。

重點建設15個桑園種植面積10萬畝以上、年產鮮繭1萬噸以上的蠶桑生產基地縣,力爭打造5~10個可供穩定生產5A級以上高品位生絲的優質原料繭示范基地縣,在河池市宜州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已建成中國優質繭絲生產基地的基礎上,再打造3個以上的中國優質繭絲生產基地縣(市、區)。創新推廣應用種桑養蠶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推進繭絲綢精深加工和蠶桑資源綜合利用,突破傳統“一根絲”,推進建設一批高標準絲綢工業園區,打造紡絲、織綢、印染、服裝、家紡全產業鏈。提升蠶桑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水平,挖掘桑葉、桑葚藥用價值和牧用桑飼料價值,精深開發桑葚酒、桑葉茶、桑葉菜等桑葚、桑葉系列加工食品。
此外,提升打造油茶等特色經濟林產業集群,大力扶持發展油茶產業,打造油茶高產高效示范園,推進油茶精深加工增值。到2020年,全區要打造20個油茶產業示范縣、100個油茶產業示范鄉鎮、500個油茶產業示范村,創建500個油茶高產高效示范園,示范園總面積達100萬畝,帶動全區油茶產業快速發展成為500億元產業。大力發展核桃、澳洲堅果、八角、肉桂、板栗等特色經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