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德興市張村鄉的千畝無公害蔬菜基地,這兩年以特別的品種:“水果辣椒”出奇制勝,他們生產的這個品種倍受各地游客歡迎。
水果辣椒可以當做水果來吃,脆甜的口感,糖度能夠達到16.5°,遠遠超過了普通甜椒的糖度。
在山東壽光市場上,水果辣椒的價格是普通甜椒的5倍,特別是一種叫做“星云”的品種,還被做成盆景或者陽臺蔬菜。
“星云”辣椒全身紅彤彤,長度只有6厘米,吃起來比普通甜瓜都要甜。據當地的種植戶介紹,這個品種的辣椒每畝少說能產1.5萬斤,而且“星云”的價格比其他的甜椒高出了5倍。
除了高甜度之外,這種品種還具有高維C含量和高抗性,全年都能種。
草莓懸空而掛,一顆顆草莓從綠色的葉蔓中倒垂下來,排成一條線,有粉紅的,有淡白的,有鮮紅的……遠遠望去,仿佛一條條生產草莓的流水線。一抬頭,一伸手,便能摘到嬌艷欲滴的草莓,愜意極了。
這就是臺州綠沃川農業有限公司的空中草莓園,位于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北洋鎮聯宏村,毗鄰山清水秀的長潭水庫。這個“高大上”的空中草莓園占地面積40畝,系綠沃川于2017年投資2500萬元,從歐洲和韓國引進頂級連棟智能溫室和懸掛式可升降空中草莓滴灌栽培技術建造而成,從溫室育苗、培植到開花結果等過程,全部采用立體上下移動種植模式。
據介紹,與傳統草莓栽培方式相比,這種新型栽培模式可提高土地利用率1.7倍;節約肥料50%;不使用任何農藥;種植槽內配有冷熱管,全自動化溫控設備,極少受外界四季溫度影響,草莓產量可提高5~7倍,每畝產量能達到驚人的5~10噸。
說起種菜,大家一般都認為是種在田里,或者種在營養液里。但在浙江省余姚市小曹娥鎮朗海村的云鵬農場,這里的各色蔬菜卻被種在了鋪滿石子的栽培床里。農場負責人姚松云說,用這種方法種菜,采收時只要輕輕地將菜拔起,然后簡單沖洗一下,就成了時下最流行的那種凈菜。
在云鵬農場高大敞亮的連棟大棚,農場技術人員在整理好的栽培床上,鋪設好底層的陶粒和上層的礫石后,就把菜秧直接種在了碎石中。他說:“陶粒主要起到鎖水的作用,它能保持蔬菜根部一直都是濕潤的狀態。而石頭里微量元素比較豐富,讓蔬菜的根系扎在石頭上,蔬菜會生長得更好,吃起來更健康。”從旁邊溝渠里抽上來的養殖尾水,源源不斷地注入到鋪滿礫石的栽培床里,并通過每天近50次的水體交換,和工廠化養殖在環形溝渠里的魚類,形成了一個魚、菜共生的新型復合耕作系統。

據介紹,這個系統的主要原理,就是利用魚糞給蔬菜提供養分,蔬菜把魚糞里的養分吸收以后,就自然凈化了水體,然后凈化了的水重新回流到魚池,這樣不斷循環利用,實現了零排放零污染。
鋪滿礫石和陶粒的木質栽培床,叫硝化濾床。在這種床里,富含營養物質的養殖尾水,通過附著在陶石表面的硝化細菌,把水體里對魚有害的氨氧化成為蔬菜能吸收的營養成分,從而形成資源互補共生的閉鎖循環系統。把水產養殖和水耕栽培這兩種原本完全不同的農耕技術,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達到科學的協同共生。
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經過硝化反應處理后的水體,在抵達一定高度后,利用虹吸原理會自動排放到溝渠里。而隨水流沖刷下去或是人工投喂的蚯蚓,在讓魚類獲得更多高蛋白活體餌料的同時,也順利實現了養魚不換水而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正常生長的生態共生效應。
更讓人高興的是,通過水體在種植和養殖間的有效轉換,既能有效避免種養過程中土壤重金屬殘留的影響,又能充分利用水體中的營養物質,提升能量轉換效能。目前,云鵬農場魚菜共生系統僅用傳統農業10%的水量,就能用1公斤魚食,產出50公斤的蔬菜和0.8公斤的魚。同時,工廠化養殖密度達到了外塘養殖的10倍以上。
為了避免農藥造成魚和有益微生物種群死亡和系統崩潰的現象,系統還采用物理和生物防蟲手段相結合的辦法,生產全程不使用任何農藥,蔬菜拔起來就可以直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