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 廣東 廣州 510000)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逐漸邁向中高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越來越高,創新驅動經濟增長的動力性愈發凸顯,技術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重要性亦日益顯現。近年來,我國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投入不斷增多,各類科研經費持續增長,有力推動了我國科技創新的跨越式發展,在我國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背后,也存在著科研經費管理的短板。科研經費的合理、高效使用,是我國科技創新快速發展的根本保障,如何對科研經費進行有效的管理,是擺在科研管理人員面前亟需解決的現實問題。
(一)科研經費管理辦法
從我國現行的科研經費管理體制來看,各科研單位的管理部門都已經制定了《縱向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和《橫向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對不同性質的科研經費進行了分類指導、差異化管理,做到了經費使用的有章可依、有據可循,從制度層面上建立了科研經費的管理機制,為科研經費的規范化管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科研經費管理流程
從科研經費的管理流程來看,在經費申請階段,首先由科研人員提出項目申請,填寫項目申請書,主要包含科研計劃、申請人資格和科研經費預算等幾個部分,然后由所在單位進行審查把關,再報送科研管理部門,進行組織專家評審,最后確定項目立項。
在項目立項以后,科研經費將被劃撥至申請人所在單位的科研管理部門,隨著科研項目的正式啟動,也將進入到科研經費的管理使用階段。當前,我國的科研經費管理實行的是單位集中統一管理、個人分批報銷的管理體制,在這種體制下,科研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經費預算進行使用經費,不得超出預算范圍,經費的每一筆報銷均由財務部門進行嚴格審核,有效保障了科研經費的使用安全。
在科研經費的決算階段,由科研人員提出項目結項申請以后,將由相關部門對科研經費的使用情況進行審計,以保障科研經費被用到實處。
(一)科研經費管理體制與科研經費性質不匹配
我國科研經費的來源主體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依據其來源主體的不同,科研經費可以劃分為“縱向科研經費”和“橫向科研經費”兩類,縱向科研經費一般具有財政撥款性質,而橫向科研經費則具有一定程度的市場化性質,針對不同性質的科研經費,我國現行的科研經費管理體制雖然了進行了差異化管理,但其管理體制仍然具有相當的同質性,沒有體現出分類指導、差異化管理的本質屬性。在《縱向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和《橫向科研經費管理辦法》中,分別對經費的管理主體、責任主體、使用主體、使用范圍及管理流程進行了清晰的劃定,并由相關部門監督執行。兩種經費管理辦法在使用范圍上雖然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但其在管理方式和管理流程上是同質的,具有相同的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的同質化與經費性質的差異化,造成了科研經費管理體制與其性質的錯配,帶來了科研人員激勵機制的扭曲,不利于科研工作的正常開展,對我國科技創新的快速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
(二)科研經費管理流程的過程化
我國科研經費的管理流程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申請審核、管理使用和決算審計等階段,三個階段相互銜接,前后連貫,整個流程融為一體,流程的程序化、制度化業已成型,形成了較為全面的科研經費管理體制。然而,在整個科研經費的管理流程中,過程化管理貫穿始終,相關管理部門將科研經費的管理完全過程化,流程中的每一環節都充滿了過程化管理的痕跡。科研管理者對管理過程的重視本是一種值得提倡的工作精神,是認真工作、堅守職責的重要體現,但完全、過度的過程化管理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管理效果,也會形成一種“人浮于事”的工作氛圍,管理人員為了個人工作的方便,只關注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將過程管理的工作推向科研人員,而其本人則負責每一環節的審核。過程化的管理模式過度重視過程化的管理,將嚴格履行科研管理工作的職責演變成了強化過程環節材料的審核,無形中給予了科研管理者一種審批之權,同時卻將其本職的經費管理工作轉讓給了科研人員,加重了科研人員的工作負擔。在我國眾多科研單位中,科研人員相當一部分的工作是處理科研經費的使用和報銷事宜,諸如經費如何使用、準備報銷材料、各級管理人員簽字等等,此類工作占據了科研工作者較多的時間,消耗了科研工作者大量的精力,使之不能集中力量進行科研工作,一定程度上挫傷了科研人員進行項目申請的積極性。
(一)完善科研經費管理體制,建立與科研經費性質相匹配的管理機制
針對不同性質的科研經費,需要制定與之相適應的管理辦法,做到真正的分類指導、差異化管理。科研經費的使用本質上是由委托人出資,委托代理人科研工作者進行科研創新的一種活動,在出資人和科研工作者之間形成了一種委托代理關系,在此過程的實現中很可能產生委托代理問題。
其中,縱向科研經費具有財政撥款性質,是由各級主管部門設立,用以鼓勵支持科研創新發展的經費,其最根本的來源是納稅人繳納的稅收。在縱向科研經費形成的委托代理關系中,委托人是納稅人,代理人是科研工作者,納稅人是全體納稅的公民,是一個整體的概念,決定了這里納稅人的委托地位只能是虛置的,缺少真正的委托人對代理人的行為進行監督。出于對納稅人負責的考慮,科研經費管理部門理應充當委托人的角色,切實履行起對代理人科研工作者行為監督的職責,進而強化對縱向科研經費的管理。從科研經費的申請、使用至審計進行全流程管理,督促科研工作者制定合理的經費預算,搭建合理的科研團隊,撰寫切合實際的研究計劃和產出創新性的科研成果等。
而橫向科研經費則具有市場化性質,是在市場化條件下形成的,由委托人出資委托科研人員進行科研工作,一定意義上可以理解為出資人以科研經費向科研人員購買科研服務。在橫向科研經費形成的委托代理關系中,委托人是實際出資人,代理人是科研工作者,這里實際出資人的委托地位是真實的,委托人能夠實現對代理人行為的有效監督,在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能夠內生出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因此在橫向科研經費的管理機制中,應該減少科研經費管理部門對科研經費的干預管理,較大程度上交由市場自行完成。
(二)改善科研經費的管理方式,推進“過程化管理模式”向“過程與結果并重管理模式”轉變
目前,我國在科研經費的管理流程中,側重于對科研經費進行過程化管理,帶來了較為嚴重的職責不清問題,過程化管理模式強化了科研經費管理部門的審核權力,減輕了該部門的本職工作壓力,促使工作壓力向科研工作者轉移。從理順職責關系的角度出發,理應做到權責清晰,職責到人,工作人員應立足工作崗位,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確保職能定位準確,不缺位、不越位。因此,需要改善科研經費的管理方式,轉變過程化的管理模式,從過度強調過程化管理向“過程與結果并重”管理轉變。過程管理與結果管理相結合,一方面要求放松對管理流程各環節的管制,給科研工作人員適當放權進行經費使用,解放科研工作者的生產力,使之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學研究中;另一方面要求科研管理部門加強對科研成果的鑒定審核,確保科研的投入產出相匹配。
現階段,一方面,我國科研經費的管理體制與科研經費的性質是錯配的,同一種管理模式應用于不同性質的經費管理中,形成了管理模式同質化與經費性質差異化的不匹配,造成了科研人員激勵機制的扭曲;另一方面,科研經費管理流程的過程化,帶來了較為嚴重的職責不清問題,過程化管理模式強化了科研經費管理部門的審核權力,減輕了該部門的本職工作壓力,促使工作壓力向科研工作者轉移。因此,我國亟需完善現行的科研經費管理體制,從“建立與科研經費性質相匹配的管理機制”和“改善科研經費的管理方式”兩方面入手,推進“過程化管理模式”向“過程與結果并重管理模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