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睿玥
【摘 要】莫泊桑是著名的短篇小說作家,其最有代表性的小說要數1880年發表的《羊脂球》,這個作品使得莫泊桑成為了世界矚目的作家。《羊脂球》的成功不僅在于其內容的豐富性,更在于其創作手法的獨特性。《羊脂球》的創作手法可謂獨具一格。在后續的小說發展史上,再沒有出現與之比肩的著作。本文主要根據《羊脂球》的基本內容,探討其創作手法,以此為后續創作手法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羊脂球》;創作特點;手法
中圖分類號:I04?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5-0229-01
小說《羊脂球》以一個被侮辱的妓女形象為主人公,運用獨特的創作手法歌頌法國人民對普魯土侵略者的反抗,同時也頌揚了其維護民族利益的愛國熱情。莫泊桑不僅巧妙地運用了獨到的藝術手法對殘害人民的上流社會人物進行批判,同時還敢于運用文字對其中世俗偏見進行抨擊。運用對比手法,將妓女的高尚行為與統治階層人物進行對比,充分反映了民眾的高尚品質。莫泊桑運用獨到而又不著痕跡的藝術手法進行創作,進而突出了作品獨到的思想內涵。其創作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構思巧妙,結構嚴謹
作者所選用的主人公是出身貧賤的妓女,其不但不是王公貴族的身份,還遭到眾多百姓的嫌棄。作者以妓女的身份為后文鋪墊,運用巧妙的構思對妓女與貴族進行對比講述,從而比較其道德品質上的差異,揭示上流社會黑暗的一面。同時用直敘和穿插內容的形式讓整篇文章行云流水,在情節的安排上更具合理性。其次,文中還多次引用了鋪墊的手法,讓情節在后續的不斷發展中具有更強的可讀性,在閱讀過程中也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寫作邏輯,從而加強對文章內容的把握。
二、對比鮮明,效果強烈
小說主要是圍繞普法戰爭時期一個餐館中各種各樣的人物形象展開的,文章伊始講述由于很多上層人物為了匆忙避難而忘了帶食物,而恰好帶了食物的妓女羊脂球則善良地將食物分給眾人食用,但上層人物卻沒有感謝羊脂球,甚至認為她的行為理所當然,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沒有給羊脂球留一點。他們在吃完食物后,又與羊脂球套近乎,虛偽地同情其遭遇。其中,作者運用對比的手法對其前后的態度進行比較,從而突顯上層人物低下的道德素質。
羊脂球來到旅館之后,普魯士軍官看上了她,要求她陪自己過夜。羊脂球出于愛國之心果斷拒絕,普魯士軍官惱羞成怒,要將與羊脂球同行的一群人軟禁起來。同行的上層人物因為貪生怕死而苦苦哀求羊脂球答應其要求,在經歷過一段時間的軟磨硬泡后,羊脂球做出了讓步,同意了普魯士軍官的要求,犧牲自己以保護同行的上層人物。可在第二天早上,當他們再次看到羊脂球時卻又是另一種態度,對其十分疏遠,并且暗中討論和嘲諷她。通過這一態度的對比,可見羊脂球的善良以及上層人物的冷血無情。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所有人都拿出食物吃時,卻沒有一人關心沒有食物的羊脂球,她只能抱著空籃子默默哭泣,上層人物的舉動與先前羊脂球的善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能看出上層人物的丑惡嘴臉。
三、生動傳神的細節描寫
文中通過對妓女羊脂球動作以及神態上的刻畫進而彰顯了其善良的品質,而對上層人物的細節刻畫則更能明確地看出其低下的素質,例如在羊脂球為救大家的性命而犧牲自己后,上層人物再見到她時,則避而遠之,甚至有一位男子看到她時,快速地攙著太太遠離。救了大家性命的羊脂球卻像瘟疫一樣被眾人嫌棄,以致后來她在沒有食物吃時抱著空籃子哭泣。這些細節描寫無不體現了上層人物的卑鄙無恥,以及羊脂球的心酸和無奈。
四、環境典型,表意充分
作者以1870年的普法戰爭為寫作背景,以動蕩的年代來烘托人物形象,更能發現主人公身上的閃光點。法國的階級性質十分明顯,妓女羊脂球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正因為有這樣的環境背景,才為后續上層人物將羊脂球當工具利用做了鋪墊。并且文中也介紹了上層人物所處的生活環境以及品德素質,以此為其后來霸道蠻橫的行為埋下了伏筆。作者選取的環境實際上是當時時代的一個縮影,從文中的表意可見羊脂球在低賤身份下所隱藏的高尚品質。
五、結語
莫泊桑在小說《羊脂球》中采用了極具諷刺性的對比手法從而突顯了人物不同的道德品質,引起了人們對當時社會狀況的深入思考。同時,莫泊桑還利用其獨到的藝術表現手法對小說中的每個人物都進行入木三分的刻畫,從而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小說的內容主旨。能引人深思是一部小說的成功之處,在閱讀完《羊脂球》后,其獨到的藝術表達往往會令讀者在對當時的世態炎涼感到無奈的同時,深入反省自身的道德品質,從而更好地健全自身的人格。現代社會發展節奏在日益加快,人情冷漠的程度也不斷加深,因而更需要每個人坦誠相待,才能更好地消除隔膜,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李云明.淺談《羊脂球》的創作特點[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S2):196-198.
[2]李海燕.“以小見大”的杰作——淺談莫泊桑《羊脂球》的創作手法[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09):118-119.
[3]王佳紅.淺談《羊脂球》的藝術成就[J].黑河學刊,2014(05):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