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梅琴
【摘 要】當今社會,由于社會發展節奏過快,很多人長期處于精神高度緊張的狀態,心理方面的問題顯得日趨嚴重。“中國最迷茫的一代”的“95后”,是當下大學生的主力軍。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之才,大學生的心理問題,社會應當給予更多的重視。本文通過探討心理問題治療的迫切性、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緣由、音樂療法的好處、音樂治療如何落實等方面,給出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些許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音樂;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448?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4-0184-01
一、大學生心理問題出現的原因
(一)就業的壓力因素。大學生是社會發展的棟梁之才,這個群體的心理狀態,關系著國家未來的發展建設。網絡信息的繁雜,讓大學生獲取了很多雜亂的信息。在這種紛雜中,很多大學生顯得迷茫,沒有沖勁,甚至喪失自我。社會、家庭、自身等因素,是導致大學生心理問題出現的常見因素。作為社會因素之一的就業因素,在大學生心理問題誘因中占據了很大的比重。隨著就業結構的改變,大學畢業也不一定就能找到工作。加上“畢業等于失業”的言論在大學生中間廣泛傳播,使很多的大學生,對于就業問題顯得不安,更加重了這種情緒的渲染。大學生的主要身份還是學生,學生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在學業完成后,就要立刻面臨步入社會的問題,很多大學生顯得不適應。或者說,很多大學生由于長期從事學習這一活動,對參加工作還沒有足夠的認識,而產生了膽怯、畏懼心理。
(二)家庭環境因素。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性格和家庭結構有很大的關系。在父母關系和睦、溫暖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待事情更加積極,不良情緒也會少很多。父母和孩子溝通較少,或者在家庭氛圍本身就比較冷漠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也比較容易孤僻內向。這樣的孩子,存在心理問題的可能性就更大。另外加之現在望子成龍的心理,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都報以了極高的期待。學生在學習和社會實踐中遇到了一系列的問題,不能及時與家里溝通解決問題。還在父母的殷切期待中,壓力增大,負面情緒堆壓更多而難以舒緩。
(三)感情方面的挫折。戀愛上的挫折,理想和現實的巨大落差,也是導致大學生心理問題出現的原因。電視劇、網絡小說等鋪天蓋地,很多都是愛情主題。大學生大多已成年,從稚嫩的學生時代向社會邁步。從單純的喜歡,到為了結婚而戀愛的過渡。在一些社會風氣的作用下,很多校園戀情都無果而終。單相思、失戀等因素,也會導致大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在這些心理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負面情緒,慢慢堆積得越來越多,便成了心理問題,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和學習。
二、音樂療法的好處以及如何落實
音樂可以影響并作用于人的情緒變化,有一定的調節作用。讓聽覺表象變得瞬息萬變,能改變認知模式,這也是音樂可以參與治療的一個原因。音樂治療的好處具體如下:
(一)音樂療法的好處。內臟情緒反應的調節是由邊緣系統管理的。因為能做到情緒反應和體驗調控,所以又稱邊緣系統為“情緒腦”。由此可見,音樂可以調節情緒和行為。這可以讓大學生在音樂中得到情緒的轉化。
而音樂可以影響腦干網狀結構。上行激動系統和抑制系統,都在腦干網狀結構上。上行激動系統,能被音樂治療刺激喚醒。與此同時,抑制系統也會啟動。皮層的興奮水平會被降低,人就會進入睡眠。大學生在睡眠狀態中,放松自己,釋放出不良情緒,捕獲開心的情緒,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
快樂中樞和痛苦中樞,都位于下丘腦。音樂治療可以影響到它們。除此之外,內分泌系統、自主神經系統也會被干涉。大學生的快樂中樞被刺激了,但是痛苦中樞卻被抑制了。這樣一來,情緒就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有利于下邊進行的心理疏導。
(二)如何將音樂療法落實。近年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學校一方面要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另一方面,適度增加高校的娛樂活動,例如校園音樂文化節等。讓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校園文化中,感受到音樂治療對心理健康的疏導,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一方面在專業知識上必須加強,另一方面對職業道德和個人素養要更加重視。音樂治療中,有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音樂、音樂治療師、患者。所以,音樂治療師的作用不可忽視。在這方面,學校應加大心理咨詢中心的建設,完善配件與師資。給學生提供一個不出校門就可以疏導情緒的場所。
三、其它建議
除了通過音樂療法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疏導治療外,更應從問題的根源入手。
家庭方面,家長應盡量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給孩子溫暖的感覺,孩子的性格方能外向開朗。
學校和社會方面,學校盡可能提供更多的實踐鍛煉機會等,讓大學生可以將所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在校期間也可多安排校內實踐,從而實現平安過渡。在大學期間,通過實踐實習等方式,嘗試過工作之后,大學生會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從而有效緩解就業帶來的巨大壓力。
自身方面,學生應多積極參加校園活動,同時把課堂知識學扎實。這樣在工作的時候,才不至于盲目。另外多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自身體質,提高心理素質,能夠更好地避免一些負面情緒的侵擾。
四、結語
當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的重視。學校、社會、家庭、自身應該全面著手解決相應問題。通過已有的療法,進行及時的疏導和治療。另外,營造更加溫馨的氛圍,緩解大學生的心理壓力。讓學生從自身出發,通過自我緩解,實現從根源的“防治”。
參考文獻:
[1]盧銀蘭,賴文.近20年來音樂療法的研究概況[J].上海中醫藥,2002(1):4-49.
[2]劉春艷,吳娟.音樂治療發展綜述[J].程度教育學報,2006,20(3):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