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洪萍
【關鍵詞】品管圈;雙J管;健康教育的落實率
【中圖分類號】R49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2-056-01
品管圈是由同一個工作場所(5-12人)為了解決現場工作問題提升工作績效,自動自發地組成一個團隊(圈),然后團隊成員分工合作,應用品質管理的手法工具,進行各種分析,解決工作場所的問題,已達到業績的目標。[1]
雙J管為輸尿管內引流管,有引流尿液和支撐輸尿管的作用,[2]防止積水加重,保護腎臟功能、,幫助結石排出,并有利于輸尿管粘膜的修復。
我科室于2017年8月成立品管圈,以提高攜帶雙J管健康教育的落實率為活動主題,現將效果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在進行品管圈活動前,選取2017年1-6月我科136例置管手術患者發放50份健康教育知識調查表,其中30份合格,開展品管圈活動后發放50份健康教育知識調查表,其中40份合格,以此作為活動中有形成果的對比數據。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和主題選定由我科8名護理人員組成品管圈護理小組,其中主管護師1人,護師4人,護士3人,小組成員年齡26-43歲,平均年齡32歲,學歷:本科5人、大專2人、中專1人,小組以投票方式選出圈長和輔導員各1人,2017年8月8號至15號經過2次組織討論,投票確定以“腎利圈”為圈名,并繪制了圈徽。通過頭腦風暴的方法,一共提出了4個問題,從上級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4個方面以5.3.1評分法進行評分,最高分數是提高雙J管健康教育的落實率,故以此題目為本次品管圈活動的主題。主題選定的理由為對醫院而言:以患者為中心,提倡優質服務,提升醫院服務形象、對患者而言: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對護士而言:提高主動服務意識,提高綜合素質,提升業務水平。
1.2.2活動計劃表本次品管圈活動時間從2017.8月開始,歷時6個月。第一周組圈,推選圈長、輔導員、確定圈名、圈徽、主題;第2周,擬定活動計劃表;第3-6周現狀把握;第7周目標設定;第8-9周要因解析;第10-11周對策擬定;第12-16周對策實施;第17-20周效果確認;第21-22周標準化;第23周檢討、改進整理所有資料總結。
1.2.3現狀把握和目標設定通過對2017年1-6月份136例置管患者發放50份健康教育知識調查表提示年輕護理人員知識欠缺、患者理解能力差、健康宣教未落實、患者請假外出為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落實率低的主要因素,根據二八法則,[3]確定年輕護理人員知識欠缺、患者理解能力差,為主要因素。繪制提高雙J管患者健康教育落實率活動前的柏拉圖,明確改善重點為80%,通過對各圈員的能力測評,計算出圈能力為68%,根據公式目標值=現況值+(1-現況值)*改善重點*圈能力,得出目標值=60%+(1-60%)*80%*68% =82%,即設定目標由改善前的60%提升至82%。
1.2.4解析及真因驗證通過要因確定從護士、患者、地點、方法這四個方面進行研究討論并繪制魚骨頭,從中得出導致攜帶雙J管患者健康教育落實率低的主要原因是①年輕護士專業知識缺乏,②患者理解能力差,文化水平低。
1.2.5對策擬定及實施 針對以上原因制定了對策并實施
1.2.5.1年輕護士專業知識缺乏, 加強護士理論知識及溝通技巧①認真落實年輕護士的培訓②培訓內容以病案分析為重點③教學方式靈活多樣④制作情景演示視頻⑤要求護士針對患者個性特征進行健康教育。
1.2.5.2患者理解能力差,發放圖文并茂的宣傳資料:①不定時抽查患者健康教育知曉情況.②宣傳資料盡可能通俗易懂,形式多樣化。
1.2.6效果確認 ①對品管圈活動前后的健康教育落實率進行比較,②雷達圖比較:對品管圈活動前后學習積極性、培訓效果、團隊凝聚力、溝通能力進行評分。
2結果
2.1有形成果攜帶雙J管健康教育落實率由活動前的60%提升至活動后的97%達到活動前設定的目標值。
2.2無形成果通過品管圈的活動,圈能力得到了提高。
3檢討與改進
通過本次品管圈活動,圈員經常開會討論,分析問題,使得圈員學習積極自主性和團隊協作意識得到提高,溝通能力得到鍛煉,使得患者滿意度得到提升。圈員們充分發揮了自身價值。[3]但也有遺留問題存在,許多品管圈的操作手法運用不夠熟練,需要繼續學習和改進,加強解析工具的應用使分析問題更透徹更全面。
參考文獻:
[1]張幸國,王臨潤,劉勇.醫院品管圈輔導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4
[2]葉錦,靳風爍,李黔生。微創泌尿外科護理手冊[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9.8
[3]陳俊凱,黃建豐,王晏婷.玩轉品管圈[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5.6
[4]沈艷梅,趙家鳳,王麗霞,王瑩.品管圈在降低老年患者靜脈輸液重復穿刺率中的應用[J].上海護理,2018,2(18):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