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華
(棗莊市精神衛生中心,棗莊,277103)
睡眠障礙主要指睡眠質量較差、睡眠行為異常、睡眠以及覺醒節律性紊亂。老年人群為睡眠障礙高發人群,臨床治療不當則會影響正常生活。傳統治療方式僅可適用于短暫焦慮所引發的失眠,長期失眠患者常會出現惡性循環,加劇入睡困難。有分析認為佐匹克隆作為新生代催眠藥物,和其他治療方式相比鎮靜、催眠效果顯著[1]。現選取我中心收治的睡眠障礙患者124例作為觀察對象,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棗莊市精神衛生中心藥劑科收治的睡眠障礙患者124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對照組62例。對照組中男32例,女30例,年齡35~67歲,平均年齡(52.16±3.26)歲,病程6個月至14年,平均病程(5.13±0.34)年;觀察組中男31例,女29例,年齡34~66歲,平均年齡(52.28±3.18)歲,病程6個月至13年,平均病程(5.25±0.47)年,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內睡眠障礙標準,所有患者年齡均在70歲之下,患者均治療前1周均未服用其他治療睡眠障礙藥物,抗抑郁藥物,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3 排除標準 排除有呼吸功能障礙患者、重癥肌無力患者、嚴重軀體疾病患者、煙酒依賴史患者、孕婦和哺乳期患者、排除對研究藥物過敏患者,不愿進行臨床觀察分析患者,嚴重抑郁癥患者。
1.4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治療前均未服用其他抗精神類藥物。治療前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以及血壓、心電圖等均十分正常。對照組患者主要采用地西泮片(山東信誼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37023039)治療,睡前30 min口服2 mg。觀察組患者采用佐匹克隆片(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80163)治療,睡前30 min口服7.5 mg。
1.5 觀察指標 1)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睡眠狀況,主要分析入睡時間、覺醒次數、總睡眠時間、殘留效應。入睡時間:30 min<0分,30 min≤1分<60 min,60 min≤2分<90 min,90 min≤3分<120 min,4分≥120 min;睡眠時間>5 h為0分,5 h為1分,4 h為2分,3 h為3分,2 h為4分。殘留效應:無殘留0分,偶然有1分,經常有2分,嚴重情況3分;2)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狀況,主要不良反應為口干、惡心、頭昏、出汗、便秘等。

2.1 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睡眠質量 觀察組患者睡眠情況改善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分析患者各種不良反應狀況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顯著更少,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失眠癥主要為睡眠質量不佳,常表現為睡眠淺、多夢、易醒,醒后有不適感,白天疲乏困倦,失眠也可引發患者焦慮、恐懼等心理,嚴重情況甚至會妨礙社會功能,隨著社會節奏加快,失眠逐步成為普遍社會現象,逐步得到人們重視。
失眠多為各種刺激因素造成精神緊張、刺激,極易造成高級神經過度緊張,繼而使得抑制減弱、興奮亢進,腦細胞功紊亂,腦皮質衰弱,最終致使自主神經功能失調。調節功能紊亂后最先表現為失眠。也有學者認為腦神經細胞內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也為維護覺醒狀況、睡眠質量的重要神經遞質,5-羥色胺含量也為引發失眠的重要原因[1]。部分失眠癥患者常伴有頭昏、頭痛、感覺過敏等癥狀。有學者分析認為在治療失眠時,一定要重視非藥物治療和鎮靜催眠藥物治療,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樹立自信,幫助患者康復[2]。治療過程中主要目標在于緩解臨床癥狀,減少覺醒次數,延長睡眠時間。現階段常用治療失眠藥物為地西泮此種藥物為苯二胺氮?類,屬于第二代催眠藥物,作用機制和促中樞抑制神經遞質γ-氨基丁酸、突觸遞質有重要關系。此種藥物可延長非快動眼睡眠以及慢波睡眠期,同時對快動眼睡眠影響較低。此種藥物治療指數較高且安全范圍大、毒性小、不良反應少,體內消除會受到患者年齡顯著。此種藥物可適用于各種原因所造成的失眠,在早醒、失眠患者中可有效延長總睡眠時間。分析其他學者研究結果發現,在治療過程中發現患者對藥物有依賴性,在加大用藥劑量后患者甚至出現隔天頭暈、醉宿的問題,嚴重情況有患者發生記憶損傷,反應遲鈍。在本次研究中發現,服用此種藥物患者出現惡心、頭暈等癥狀,同時較為顯著,因此可知此種藥物在治療過程中有一定不良反應。

表1 分析患者睡眠情況分)

表2 比較患者各種不良反應[例(%)]
佐匹克隆作為吡咯酮三代鎮靜催眠性藥物,可有效抑制神經遞質受體激動劑。此種藥物結構主要為環吡酮化合物,和地西泮相比于結合在相同識別位置,但作用區域不同。在提升患者睡眠質量、降低夜間覺醒、早醒效果顯著。同時此種藥物在治療過程中低毒、高效,成癮和戒斷機率均較少,不會抑制患者呼吸,有呼吸快和作用時間短體內無蓄積的特點。治療過程中發現,此種藥物并不受患者性別和年齡以及用藥時間等限制。在對入睡困難、病理性失眠、開始前失眠患者中均有顯著效果。研究發現,此種藥物口服后患者1.7 h左右體內血藥濃度達到峰值,生物利用度近80%,血漿蛋白結合率約為45%,半衰期約為5 h,主要通過腎臟排出,但并不會改變睡眠結構。分析本次研究結果時發現,佐匹克隆治療后患者睡眠時間更長、覺醒次數更少、總睡眠時間更長,殘留效應小,和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可知,由于佐匹克隆適用范圍廣且患者血藥濃度上升快,因此患者可快速進行睡眠狀態。分析氣體學者研究結果時發現,佐匹克隆在失眠治療時效果十分顯著,還可幫助患者平復情緒有臨床應用價值[3]。也有學者研究發現,采用佐匹克隆治療時患者心率、血壓以及呼吸等狀況并未出現顯著變化,同時對患者肝、腎、血、尿以及心電圖并無影響[4]。因此可知此種藥物在治療過程中較為安全。觀察組患者各種不良反應較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可知,由于佐匹克隆在治療時患者并未形成依賴,同時作用原理不同,因此患者并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對比其他學者研究結果發現,地西泮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有顯著醉宿感,長期服用部分患者甚至有出現激惹、焦慮等狀況因此要適當控制使用劑量[5]。也有學者研究中發現,佐匹克隆治療睡眠障礙時有出現口苦、頭暈和不態不穩等不良反應,但在停藥之后級消失[6]。結合本次研究結果可知,出現此種情況和用藥劑量以及服用方式均有關系,因此在治療中發現此種藥物要控制劑量,同時主要適用人群為輕度、中度睡眠障礙患者。本次研究中主要缺陷在于研究時間較短,并未對長期療效進行跟蹤分析,對停藥之后是否會發生反彈則需深入分析研究。
綜上所述,為睡眠障礙患者采用佐匹克隆進行治療時,患者臨床療效顯著且不良反應較少,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