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
(勝利油田中心醫院藥學部,東營,257000)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勝利油田中心醫院收治的老年失眠患者108例,將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4例。對照組中男23例,女31例,年齡62~83歲,平均年齡(71.94±10.4)歲。觀察組中男25例,女29例,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71.06±9.85)歲。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經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取單一BZD藥物治療方式,睡前口服5~7.5 mg硝西泮,連續用藥4周;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下,增加高壓氧的治療方式,采用純氧艙,1次/d,連續4周。
1.3 觀察指標 1)依據該病的有關療效標準,評估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患者經治療后,睡眠時間變長,PSQI與MOCA評分有顯著改善視為顯效;患者經治療后,睡眠時間相較治療前有所改善,PSQI與MOCA評分有所好轉視為有效;患者經治療后,睡眠時間相較治療前無任何變化,且PSQI與MOCA評分加重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2)PSQI(匹茲堡睡眠指數):該量表包括9個自評與5個他評,分別有7個組成因子,每個因子含0~3分,所有因子得分綜合即為PSQI總分,分值越高表明睡眠質量越差。3)MOCA(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量表內容包括記憶、命名、句子復述、注意、抽象、定向等11個項目,總分30分,得分超過26視為正常。

2.1 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在BZD聯合高壓氧的治療下,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6.3%,對照組為74.1%。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PSQI與MOCA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PSQI、MOCA評分改善顯著優于對照組。見表2。
2.3 患者平均入睡時間與平均睡眠時間改善情況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患平均入睡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平均睡眠時間顯著長于對照組。見表3。

表2 2組患者PSQI與MOCA評分比較分)

表3 2組患者睡眠改善情況比較
隨著年齡增長,中老年人的器官會隨之出現一些衰退的現象,導致患慢性疾病的發生概率升高。其中以慢性肺病、冠心病與糖尿病為首的慢性疾病可以引發疼痛,對老年人的睡眠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但老年人發生慢性失眠的原因就生理因素來講,隨著年齡的增長神經細胞數量也會隨之減少,造成老年人有睡眠障礙;就器質性因素來講,老年人的腦動脈會逐步硬化,引發腦部血流量減少,使其腦部細胞代謝嚴重減慢甚至失調,從而誘發慢性失眠的癥狀[5]。除此以外,環境因素也是造成老年人失眠的一項主要原因,多半老年人會產生焦慮、憂思或過度孤獨、抑郁等情緒,這些都可引發失眠癥狀。BZD為臨床用于治療失眠的常見藥物,尤其常用于老年人。其中三唑侖、奧沙西泮與勞拉西泮都為BZD在臨床中使用頻率較高的藥物[6],該藥不僅能治療失眠,還可起到抗焦慮的作用。但近幾年有文獻指出,老年慢性失眠患者在長期使用BZD藥物后,出現的不良反應較大,患者會對BZD藥物過度依賴。持續長時間的使用不僅增加患者對BZD受體的敏感度,還可引發患者記憶力衰退與過度躁動等癥狀[7]。
失眠主要以睡眠質量不佳癥狀為主,屬于臨床常見的難治疾病,不僅會造成患者的記憶力與應變能力降低,還可產生焦慮甚至抑郁的情緒,更會加重患者軀體合并其他嚴重系統疾病。據有關文獻指出,失眠患者在采用BZD藥物治療的基礎下,增加高壓氧治療不僅可極大的緩解患者焦慮的情緒,還可改善其失眠癥狀。這主要是由于患者使用高壓氧后,能提高血氧分壓,使其腦組織得到充足的氧氣供應,持續增強大腦代謝[8]。患者在供血量增加的條件下,神經中樞功能與腦部也可恢復正常運作。此外,另有學者指出,高壓氧能改善人體心肺功能,經腦血流量增加后,促進腦細胞的新陳代謝。在緩解動脈硬化癥的情況下,還可確保腦細胞功能得到逐步的恢復,由此達到改善患者睡眠質量的目的。
本文通過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在BZD聯合高壓氧的治療下,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6.3%,對照組的則為74.1%;觀察組治療后患者的睡眠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PSQI、MOCA評分改善顯著優于對照組,2組相較差異具有顯著性。提示,相較BZD藥物單一使用,聯合高壓氧的治療,不僅可緩解患者的睡眠質量,還可促進其認知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在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采取BZD藥物聯合高壓氧的治療方式可顯著提升患者的治療效率,改善睡眠質量,提高PSQI、MOCA評分。除此以外,患者還需自行調整心態,尋找自身失眠的主要因素,以探求最佳的解決方式,不可過度依賴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