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祥璐
真實病例
一天晚上,老王在家看電視,突然感到一陣惡心,并嘔吐一次,把家人嚇了一跳。起初,家人以為他是吃壞了肚子,誰知過了幾分鐘,老王突然說不出話來,右側手腳也不聽使喚了。家人懷疑老王“中風”了,立即呼叫救護車,將老王送到了醫院。到達醫院時,老王已經出現昏迷和呼吸困難,情況十分危急。接診的神經內科醫師判斷他可能發生了腦血管意外。經卒中多模CT檢查、腦血管CT成像檢查(CTA)后,老王被確診為腦梗死、基底動脈主干閉塞。
在獲得家屬知情同意后,醫生為老王實施了阿替普酶(rt-PA)靜脈溶栓治療。之后,老王的意識和肢體活動雖有恢復跡象,但反應仍較差且不穩定。為挽救老王的生命,神經內科醫生果斷地通知神經外科介入團隊,啟動血管內介入治療。經家屬同意后,神經外科醫生為老王實施了基底動脈取栓術。術后第二天,老王的手腳活動度有了明顯好轉,十天后便康復出院了。
基底動脈閉塞:異常兇險的腦梗死
基底動脈系統閉塞所致腦干和(或)小腦梗死,又稱后循環梗死。基底動脈負責腦干等重要腦區的供血,而腦干是負責人體心跳、呼吸的生命中樞。急性基底動脈閉塞是最嚴重的缺血性卒中類型,病情進展迅速,可導致延髓麻痹、四肢癱瘓、昏迷等。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時救治,死亡率高達90%。
靜脈溶栓:4.5小時內治療有效
腦血管閉塞后,只需短短幾分鐘,就會造成不可逆的神經細胞損傷。因此,必須在最短時間內開通閉塞血管,恢復血液供應,挽救瀕死的缺血腦組織。目前,腦梗死的主要治療方法有兩種:靜脈溶栓和動脈取栓。
急性腦梗死患者發病后4.5小時內靜脈溶栓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被大量研究證實。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rt-PA)是目前常用的溶栓藥物。不過,靜脈溶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溶栓時間窗窄(4.5小時)、有出血風險、血管開通率低等。尤其是對顱內大血管閉塞,靜脈溶栓的再通率較低,平均為21.3%,且部分患者會在血管溶通后發生再閉塞。
動脈取栓:顱內大血管閉塞患者的首選治療
對大動脈閉塞患者而言,動脈取栓更有效。動脈取栓是通過介入的方法,將微導管送至顱內閉塞血管處,釋放支架,使支架像漁網一樣展開,捕獲血栓,然后用導管將血栓拉出體外。主要適用于顱內大血管閉塞的患者,包括頸內動脈、大腦中動脈及基底動脈等。目前,動脈取栓已是顱內大血管閉塞的首選治療方法,且是最高級別的推薦治療手段。通過動脈取栓,約89%的閉塞血管可開通,約50%的患者可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