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繼英
據統計,我國糖尿病患者數約為1.1億,居世界首位。作為與膳食營養關系最為密切的慢性病之一,如何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科學的飲食控制一直廣受關注。而在糖尿病治療中,營養治療(即飲食控制)是最基本和重要的措施,糖尿病患者的營養水平決定了病情的發展。那么,糖尿病患者應該如何調節好自己的飲食呢?《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建議,遵循以下八個要點,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科學控制飲食。
吃動平衡,合理控制能量
糖尿病患者每日需要攝入的總能量,可以按照下述方法計算得出。
① 計算體質指數(BMI),判斷自己屬于什么體型。體質指數=體重(千克)/身高(米)2,BMI≥24千克/平方米屬于超重或肥胖,BMI<18千克/平方米屬于消瘦,介于兩者之間屬于正常。
② 計算自己的標準體重。標準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③ 判斷自己每日需要的能量(千卡)=標準體重(千克)×單位體重所需能量,具體可參考下表:
糖尿病患者應控制體重和腰圍,預防腹型肥胖,男性腰圍不超過90厘米,女性不超過85厘米,成年人BMI應該控制在18.5~23.9 千克/平方米。同時要規律運動,每周至少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以有氧運動為主,包括游泳、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打太極拳、跳健身舞、跳繩、打籃球、踢足球等。
主食定量,粗細搭配,全谷物、雜豆類占1/3
主食應選擇低GI(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包括粗糧、豆類、乳類、薯類,含果酸較多的水果(蘋果、櫻桃、獼猴桃等),全麥或高纖維食品,混合膳食食物(餃子、餛飩等)等。
多吃蔬菜,水果適量,種類、顏色要多樣
餐餐應有蔬菜,每日蔬菜攝入量應為300~500克,深色蔬菜占1/2 以上,深色蔬菜中的綠色葉菜不少于70%。兩餐之間適量選擇低血糖生成指數的水果,如桃、柚、李子、櫻桃、梨、蘋果、獼猴桃。
常吃魚禽,蛋類和畜肉適量,限制加工肉類
畜肉類的飽和脂肪酸含量,牛羊肉較低,豬肉最高,食用應該適量。每周食用雞蛋不超過4個,或每兩天1個雞蛋。限制腌制、烘烤、煙熏、醬鹵等加工肉制品的攝入。
奶類、豆類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選擇
保證每日攝入300克液態奶或者相當量的奶制品。重視大豆及其制品的攝入。零食可選擇少量堅果,但每天不超過25克。
清淡飲食,足量飲水,限制飲酒
烹調注意少油、少鹽,成人每日烹調油攝入量為25~30克,食鹽用量不超過6克。宜飲用白開水,在沒有其他基礎疾病的情況下,每天飲用量應為1500毫升左右;不飲酒。
定時定量,細嚼慢咽,注意進餐順序
每日進餐時間、進食量應根據病情進行合理安排。進食速度不可過快,每口飯菜咀嚼25~30次。合理的進餐順序是先吃蔬菜,再吃肉類,最后吃主食。
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個體化營養指導
自我管理包括飲食控制、規律鍛煉、遵醫囑用藥、監測血糖、足部護理、血糖控制六個方面。個體化營養指導應向專業醫師咨詢,每年不少于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