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皴
【摘要】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企業的決策者、經營者及財務人員必須提高財務風險的防范意識和識別能力,在日常管理中識別風險,對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提高警惕,有效地防范,創造安全的生產經營環境,減少財務風險的發生,保障企業實現利潤最大化。本文對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措施進行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 財務風險 控制 防范措施
一、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概述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概念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各項財務活動中,由于各種不可預料和無法控制因素的作用,使企業實際收益與目標收益發生背離,從而使企業蒙受損失的可能性。財務風險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財務風險是指在籌資決策時,由于采用負債籌資產生的資本成本導致的股東收益變動的風險,也稱為負債風險或籌資風險;廣義的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全部財務活動過程中所存在的風險,它存在于籌資活動、投資活動、日常資金營運活動及收益分配活動中。本文討論的財務風險是廣義的財務風險。
(二)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的必要性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企業的經營活動時刻都受到周圍環境因素的影響,在新經濟環境的轉變過程中,企業將面臨更多的挑戰。特別是在企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由于財務風險是財務管理的核心,企業更應當加強對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對于客觀存在的財務風險,企業應當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對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進行預測與防范,并構建起有效的預警系統,從而將財務風險降到最低。由此可見,企業加強對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有助于企業實現最大化的經濟收益。
二、企業財務風險的特點
(1)客觀性。風險的存在本身就是具有不可預測性,很難預知。因此,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會面臨許多不能預知的風險,這種客觀存在性是各種風險都具有的一個特點。因此,財務風險也具有這種不為人的主觀意志左右的客觀存在的特點。作為企業的管理層要學會運用現有的信息提前預測這些風險的存在,才能保證企業的順利發展。
(2)不確定性。企業在經營與發展過程中,由于受到的外界環境因素具有不確定性,因而使得財務風險也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隨時都可能發生財務風險。在企業的財務管理過程中,企業即使對財務風險進行了合理化預測,但由于財務活動過程中的影響因素在不斷變化,因而無法對財務風險進行精確預測,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業財務風險的不確定性。
(3)全面性。財務風險的全方位性主要指財務風險存在的范圍較廣,能夠體現在財務運作的各個環節中,可以說在與財務有關的整個過程中都會受到財務風險的影響,關系著整個企業的順利運行。
(4)激勵性。由于財務風險具有很大的客觀性,企業會通過加強財務管理,達到控制與防范財務風險的目的,與此同時,企業針對不同的財務風險,構建起的風險防范系統,對于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5)損益性。財務風險的發生必定會帶來一定的損失,但是高風險也會帶來高收益。因此,能夠很好的對財務風險進行管理,可以收獲更多的利益,從而使風險產生的損失降到最小化,提高企業整體的收益,促進企業的長久發展。
三、企業財務風險問題
(一)財務風險意識薄弱
很多的企業財務管理者缺乏風險意識,他們關于財務風險的客觀性認識不足,普遍認為管理好企業的資金就可以防止企業的財務風險,這種思想是錯誤的,對于企業而言甚至是致命的,因為企業本身財力不夠雄厚,一旦出現財務風險,就難以起死回生。所以,財務風險意識薄弱是造成企業的財務風險首要因素之一。
(二)企業市場經營環境復雜多變
在企業的經營環節中,國家的經濟政策和外部經濟環境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企業可以根據相關的政策決定企業的運營管理模式和方向,對企業的發展戰略進行相應的調整,期間都可能產生財務活動,進而成為企業的財務風險問題。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可能對企業的固定資本、投資都產生一定的影響,還會引起股市、利率以及國際匯率的變化,這些經濟情況的變動,對于有相關業務的企業來說,給其帶來的財務風險是巨大的,企業的財務情況會因為宏觀經濟的良好而呈現客觀的經濟收益,而當宏觀經濟下行時,某些企業則會出現抵抗金融風險能力不足的態勢,給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
(三)內部財務關系復雜混亂
首先,企業內部財務關系隨著企業財務活動的多元化而呈現復雜化的發展趨勢。企業的財務活動包括資金來源、資金結構、資金用途、收益分配等等眾多的企業經濟活動,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大部分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越來越復雜化了。其次,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混亂,在企業資金使用、管理及分配的財務活動中,企業管理者、財務管理者及各個部門管理者都存在管理混亂、權責不明的問題,嚴重影響了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以及資金投資的安全性。
(四)企業缺乏有效的財務管理制度
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會制訂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但是卻沒有讓制度切實有效的落實到工作實處,使得企業的財務管理狀態混亂,特別是型企業,有的甚至將財務管理制度當作一紙空文。在進行生產物資的采購和公司的銷售回款時,使用現金作為支付形式,財務人員可以對資金的使用和支取不進行詳細的登記說明,只需要有負責人進行簽字,便可以進行資金的支取,給企業可能造成財務的現金風險。在企業的生產經營產品出現供過于求的銷售情況時,很多企業采用促銷或者賒銷的形式減少庫存,造成企業的應收賬風險。企業缺少有效的財務管理,對企業的資產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都缺乏必要的科學管理措施,造成企業資源的閑置,或者資源的過度使用資金盲目投入等現象,同樣可能造成企業的財務風險。
四、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措施
(一)樹立財務風險意識,建立有效的風險防范機制
首先,企業在建立財務風險基金時,要堅持嚴謹的基本原則,即在發生虧損之前,企業需要創建專項資金來防范財務風險;其次,企業要建立企業資金使用監督制度,并對企業的資產管理進行不定期的檢查與考核;最后,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要不斷提高企業的資產周轉率,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并不斷盤活存量,例如,企業要及時處理一些閑置的設備和固定資產。
(二)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的財務風險并不是僅僅只與財務部門相關系,它也與企業整體的組織架構以及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相關聯,所以需要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首先,需要重點對企業內部條件(包括資金、技術、物資、設備、經營管理等)和企業外部環境(包括市場條件、市場環境、經濟環境及金融政策等)進行系統深入的調研,采用科學的分析方法,形成合理的分析調研報告,這對于指導企業資金投資具有重要的意義。然后,需要根據調研分析報告完善企業的組織架構,根據需要劃分好各個職能崗位,并且切實落實各個職能部門的關鍵控制方法。
(三)建立財務風險識別、預警系統
首先,由于財務風險貫穿于企業經營活動的始終,因此,企業要有效運用財務風險信號,及時對其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從而提高企業對財務風險的識別能力。目前所采用的財務識別方法有現場觀察法、財務報表法兩種。其次,企業要構建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在構建時要全面分析企業內部的經營情況與外部環境的影響因素,并以財務指標的形式對其潛在的風險進行預測與分析。
(四)提高財務人員的素質
企業財務風險直接與財務人員的素質相關聯。財務人員的聘用要任人唯賢。正所謂疑人勿用用人勿疑,所以為了達到企業財務管理的最佳效果,企業管理者要敢于將企業財務職能權利下放,以防止出現由于企業大部分的管理者都身兼財務管理的工作而過多的出現主觀判斷超過專業判斷的情況。企業還應該加強企業財會人員的培訓,除了專業技能培訓以外,更應該加強他們對于財務風險的判斷能力。
(五)健全監督機制,完善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體系
在控制與防范企業財務風險的過程中,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對于優化企業內部管理結構,提高風險防范的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針對目前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中存在的問題,相關部門應該積極推動制度的完善,即建設專門的審計機構,利用專業的審計人員,對企業財務活動進行檢查與考核,明確活動主體的責任,及時發現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讓企業的財務工作人員以及各個項目負責人實現對自身行為的約束,以優化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的內部環境。
五、結束語
財務風險存在于企業經營活動的每一個環節中,在給企業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因此,企業在正確看待財務風險的同時,要根據財務風險的特點對其產生的原因進行全面分析,并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風險處理方法,從而對企業財務風險進行有效控制與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