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建
【摘要】伴隨著信息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商業模式逐漸向互聯網銷售平臺模式方向發展,互聯網金融商業模式發展迅猛,逐漸成為我國商業經濟發展新趨勢,在讓傳統金融機構意識到危機來臨之前,以淘寶京東等為主力軍的互聯網銷售平臺已經讓零售業坐臥不安。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新金融業態的影響展開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新金融業態 影響 策略
互聯網金融是指借助于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新興金融模式,包括三種基本的企業組織形式:新興小貸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金融中介公司。過去兩年來,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在內的不少互聯網企業正從單純的支付業務向轉賬匯款、跨境結算、小額信貸、現金管理、資產管理、供應鏈金融等傳統金融業務領域滲透。
一、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傳統銀行業的運作模式存在著效率低、成本高、對市場的反應速度慢、市場覆蓋面有局限等缺點,這些不足在互聯網金融面前被進一步放大。作為傳統金融業與互聯網結合的新興領域,互聯網金融既從信息技術和處理效率等方面彌補了傳統銀行業的不足,又從服務觀念和產品創新等方面給傳統銀行業帶了較大挑戰,主要包括:
(1)銀行的傳統服務模式面臨深層次變革。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選擇權更多掌握在金融消費者手中。與傳統金融服務模式相比,互聯網金融服務更尊重客戶的需求和體驗,強調服務產品的靈活性和交互式營銷,主張交易過程中的信息對稱,且在運作模式上更注重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業務的深度整合,這改變了金融服務消費者的節奏、規模和力度,對銀行的傳統服務模式提出了很大挑戰。
(2)銀行的收入來源面臨一定沖擊。隨著第三方支付和網絡信貸服務內容的不斷增加,商業銀行的傳統信貸業務和中間業務都面臨著新的競爭。其一,以支付寶為首的互聯網第三方支付企業,獲得牌照后,得以參與互聯網及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預付卡發行與受理、貨幣匯兌等眾多業務支付環節,會對銀行中介業務收入產生較大影響;其二,目前以阿里金融為代表的網絡小額貸款公司快速發展,有可能分流部分銀行機構的中小微客戶,對致力于中小微信貸業務的中小銀行形成一定的競爭壓力。未來,隨著互聯網技術應用的進一步深化,大公司可能也會更加依賴網絡,銀行的利差收入來源將受到嚴重影響。
(3)客戶資源面臨流失風險。互聯網金融將一定程度瓜分商業銀行客戶資源并通過與中小銀行合作沖擊現有銀行業市場結構在傳統的網關支付模式下,第三方支付依附于商業銀行網關,只提供付款通道,導致其雖然依托電子商務平臺、網絡社區等渠道擁有較大的客戶數量及較強的客戶粘性,但不能掌握客戶的資金流。快捷支付的興起改變了這種狀況,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而使用自己的虛擬網關,可直接獲得客戶相關信息,同時掌握了客戶的信息流和資金流,從而瓜分了商業銀行的客戶資源,而且使主要掌握資金流優勢的商業銀行在客戶爭奪上處于相對被動地位。龐大的客戶基礎不僅為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了巨大的業務潛力和盈利空間,還使平臺在與商業銀行的競爭中占據越來越強的話語權和博弈籌碼。特別是大量中小型商業銀行,由于自身渠道和客戶數量的限制,在與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合作中,很有可能樂于充當資金清算后臺的職能,形成“第三方支付平臺(大前臺)+中小銀行(小后臺)”聯盟。在這種聯盟下,中小商業銀行可克服網點少的劣勢,可在全國范圍內提供金融服務,從而與全國性商業銀行開展較激烈的市場競爭,勢必一定程度上沖擊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市場份額。
二、商業銀行的策略
(1)積累數據,制定大數據經營戰略,完善“善融商務”。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基金為客戶提供無期限限制的理財基金并附加個性化功能,成功的關鍵在于基金公司利用互聯網平臺積累的海量客戶活動數據,利用大數據有效分析和挖掘客戶個性化需求并建立科學量化的流動性評估模型,精準的把握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又有效控制了風險。這說明數據已成現代金融創新商業模式的核心。商業銀行在近幾年,在金融電子化方面做了大量創新,但都局限于原有的金融框架內部。主要原因是不愿放棄政策紅利和缺少評估客戶信用的海量數據,導致商業銀行在互聯網時代金融創新難有突破。在以大數據為技術支撐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下,商業銀行充分意識到大數據的重要性。所以部分商業銀行決定開始跨界電子商務,推出電商平臺,積累客戶商務活動數據,為實行大數據經營戰略做準備,我行的“善融商務”便應運而生。除我行的“善融商務外,交行推出了“交博匯”;中信銀行開設了“電商銀行”;民生電商平臺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建之中。商業銀行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積累客戶數據是一舉多得的方法。通過不斷完善“善融商務”,進一步不斷適應并創造客戶需求,增加客戶黏合度,提升客戶的滿意度與忠誠度,更好服務于利潤率最高的客戶,吸引新客戶。
(2)順勢而為,加快商業銀行轉型。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已經將多個傳統行業重組洗牌。互聯網也直接推動金融業發生深刻變革。互聯網基金成為互聯網金融模式產品的普及先鋒和最鮮活的案例,極大程度上顛覆普通民眾對傳統金融的價值觀、商務模式和產品形態的認識,給現有銀行體系帶來了巨大挑戰。互聯網本質上不是與傳統行業競爭的一個或幾個行業,而是平臺和渠道,一種新型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商業銀行必須順應互聯網時代發展潮流,以巨大勇氣和智慧去迎接互聯網金融的挑戰,加快商業銀行轉型步伐,通過轉變經營理念,創新商業模式、合理扁平組織結構體系、重組業務流程,朝基于以互聯網的,更貼近客戶個性化需求,由客戶自服務的經營模式和價值創造方式進行轉變,實施網絡銀行與實體銀行協調發展的長期戰略。商業銀行通過轉型,深度融合互聯網技術與銀行核心業務,提升客戶服務體驗,拓展服務渠道,提高業務水平,才能從根本上從容應對互聯網金融帶來的各種挑戰。
三、結語
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顛覆表面上看是因為技術變革,但真正的影響卻是帶來了新的思維方式,迫使傳統行業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理念發生了變化。要用互聯網改造銀行業,最重要的就是采用互聯網思維,在秉承服務用戶需求的理念的同時,不斷加速創新業務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