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市場經濟蓬勃發展,而這也直接催生了金融市場的繁榮。融資租賃作為一種新穎的金融手段,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之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國金融市場開放較晚,因此在融資租賃方面較為缺乏經驗,造成了融資租賃業務風險的居高不下。本文將分析融資租賃的特性以及當前融資租賃業務所存在的普遍風險,并且提出合理化的優化建議。
【關鍵詞】融資租賃 風險防控 策略
在市場化高度發展的背景下,我國的廣大企業迎來了高速成長期。但是在發展過程之中,廣大中小企業也面臨著諸多的困境。在這種背景之下,融資租賃業務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由于我國的市場開放較晚,所以在融資租賃業務的實際操作過程之中還存在較多的不足,由此加劇了行業運營的風險。本文將聚焦這些風險因素,并據此提出合理化的優化建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融資租賃業務的穩健、可持續發展提供一些助力。
一、融資租賃的概念和價值分析
所謂的融資租賃,是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用戶)的請求,與第三方(供貨商)訂立供貨合同,根據此合同,出租人出資購買承租人選定的設備。同時,出租人與承租人訂立一項租賃合同,將設備出租給承租人,并向承租人收取一定的租金。融資租賃業務在西方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有著較為成功的實踐,并且對推動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價值。我國從改革開放初期引入融資租賃業務之后,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顯著的推動作用,并且實現了廣泛地聚集資本、促進市場經濟發展的作用。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借助于融資租賃,能夠緩解企業發展的資本窘境。融資租賃業務集金融、貿易、服務于一體,涵蓋面非常廣泛,能夠有效緩解不同的中小型企業發展過程之中的難題。尤其是在當前中小型企業融資難、發展難的困境,借助于融資租賃形式,可以通過資本的力量,快速滿足企業對于設備以及各種物件的需求,從而為中小型企業注入全新的發展動力。而且,融資租賃不是以對物件的使用時間作為計費方式的,而是以對資本的使用時間為計費方式的,這就有助于緩解中小企業籌措資金的難題,讓中小企業的經營更少后顧之憂。
第二,借助于融資租賃,能夠滿足資方資本增值的需求。融資租賃業務雖然表面是出租的各種物件,但是背后離不開資本的支持。而通過融資租賃這種形式,能夠實現多方面的擔保保證,從而降低資方的投資風險,提升資方的盈利能力,從而滿足資方讓自己的資產實現增值的目的。尤其是目前世界各國對于融資租賃都采用低稅率的鼓勵政策,因此可以給資方帶來更加豐厚的利潤回報。
第三,借助于融資租賃,能夠推動市場經濟的整體發展。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在這一階段中,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還面臨著資金匱乏的問題,但是引入融資租賃這一全新的模式之后,可以吸納更多的社會閑散資金,為整體的經濟發展注入全新的活力,同時也可以強調市場經濟的核心地位,讓中國的經濟走向發展的快車道。
二、我國融資租賃所面對的風險因素
盡管,融資租賃對于多方面都有顯而易見的利好,但是由于我國在這一方面的運營經驗并不充分,因此在實踐操作之中還存在著較多的不足,這也進一步增加了融資租賃市場的潛在風險。從當前的實際運營現狀來看,我國融資租賃所面對的風險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融資租賃業務所面對的政策風險。我國從改革開放之初引入融資租賃業務之后,雖然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但是在經營的經驗方面,遠遠無法和西方國家比擬,這就造成了我國在融資租賃業務方面的政策監管和政府立法方面的不健全。這就造成了行業發展的混亂,在融資租賃過程之中,一旦出新矛盾的糾紛,就無法從法律層面上保障當事人的權利,從而進一步打擊市場的信心。
其次,市場信用體系尚未建立,造成信用成本過大。融資租賃業務要想實現快速地盈利,就需要加速資本的流動速率,從而提升回報率。但當前我國由于尚未建立起健全的信用體系,從而造成了投資方在決策過程之中的猶豫,無法實現快速地決策,這就降低了資本的流通速度。而信用體系的缺失或者不完善,也造成了在資本的管理方面的成本加大,從而影響資本的收益率。
最后,專業人才匱乏,風險預警體系不健全。我國的融資租賃業務由于起步較晚,因此在人才隊伍的建設方面較為匱乏。金融業務作為一種腦力高度密集的行業,其自身的發展完全是依靠智力來驅動的,而行業風險的降低,也需要憑借專門的人才隊伍來實現合理地規避。但由于人才隊伍的匱乏,讓我國很多融資租賃行業無法建立起合理地預警機制,從而進一步加劇了行業的運營風險。
三、我國融資租賃的風險防控策略分析
針對當前我國融資租賃業務所面對的諸多風險,積極分析不足,并且提供合理的應對策略,成為當前行業的當務之急。本文認為我國融資租賃的風險防控策略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健全立法工作,加強政府監管。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一方面需要靠著看不見的手,實現行業的自律,另一方面也迫切地需求政府地政策監管,通過立法和政策監管的形式,來從根本上規避風險。對此,首先建議國家要盡快加強立法工作,要專門針對融資租賃領域推出相關的法律條文,從而從根本上來明確各方的權責,以給市場的每一個參與者提供最為基礎性的保障。其次,國家還要專門開設相應的監管部門,抽掉這一方面的人才隊伍,來實現對融資租賃行業的監管。融資租賃是一個流程復雜的行業,所以政府要充分考慮其每一個環節流程,實現全方位地監管,避免疏漏,以盡可能地規避風險。
第二,國家加強信用體系建設,降低經營成本。當前,制約我國融資租賃行業發展的一個核心因素就是全國性的信用體系尚未得到建立健全。這一情況不僅嚴重降低了行業的發展效率,同時也給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潛在的風險。針對這一情況,建議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優化:
首先,要在國家層面上開展全民征信的體制建設,由于當前社會的征信體系還處于發展的階段,以人行的征信系統為核心,還有不少基于其他領域的征信系統,但是由于各自的信息不對稱,造成征信體系所能發揮的作用有效,尤其是對廣大中小企業的企業主,加強征信,以降低融資租賃的經營成本。其次,建立一個信息共享的機制。全國各大銀行以及金融機構之間要打破信息壁壘,以實現信息共享的效果,讓融資租賃業務能夠避免經營之中的潛在風險。當信息得到一定程度的積累之后,金融機構可以建立大數據分析體系,借助于精準地數據分析和數據處理方式,來實現更加合理的融資租賃服務,規避經營過程之中的潛在風險。
第三,加強人才培養,提升風險預警能力。當下制約我國融資租賃發展的另一個重要性因素是人才隊伍的匱乏。針對于此,建議我國要加強與各大高校的合作,以加快專業化的人才隊伍的培養。另一方面,融資租賃機構要有人才培養的意識,以提升自己的經營實力。比如說,融資租賃機構可以高薪聘請專業化的人才隊伍,這些專業化的人才隊伍一方面可以加速機構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肩負起培養人才的重任。通過這種老帶新的人才培養方式,能夠讓企業獲得更加充沛的人才資源。
通過不斷地吸納和建立人才隊伍,能夠加強融資租賃企業的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從而在經營實踐過程之中減少風險,實現更為穩健的經營效果。
四、結語
經過四十余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實力不斷發展,并且在金融領域方面實現了全新的突破。融資租賃作為一種新穎的金融形式,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緩解市場上中小企業的經營風險。但融資租賃在發展過程之中,還存在諸多的不足。本文首先分析融資租賃的概念和價值,然后從當前的客觀實際情況入手,探究了我國融資租賃所面對的風險因素,并且基于這些風險因素提出了我國融資租賃的風險防控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推動我國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讓融資租賃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之中發揮更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