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靜
【摘要】本文主要討論財政部門如何加強地方金融企業財務監管,首先分析監管工作存在的問題,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出四個實踐建議:針對已經出現的金融風險問題要加強管制;履行財政部門的專項職責;處理好自身與各方的關系;加強對擔保體系的管制,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地方金融;支付風險;擔保體系
中國的金融體系在改革開放之后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績,金融業的發展穩定而又快速。地方金融能夠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財政部門對地方金融的管制存在一定問題,監管體制不順導致地方金融企業一直游離于財務監管體系之外。
一、地方金融企業財務監管存在的問題
中央關于金融機構的風險問題有明確的要求,如果金融機構發生風險問題,地方政府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金融監管部門在金融機構的管理、改革和發展業務中有主導權。地方政府在其中起到的只是輔助作用。也就是說如果地方金融機構真的出現了風險問題,地方政府只能被動買單。此外部分的地方政府只關注如何使用金融機構,而對管理問題不夠重視。很多問題的處理方式都是事后清理,在事前監督方面力度不足。很多的國有資產出資人對金融機構的監管不夠全面,起到的監管效果十分有限。當前全省的地方金融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幾乎都能得到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但是這些政策卻沒有真正解決多年積累的遺留問題,也沒能讓金融機構卸下沉重的包袱。這些問題包括城市信用社合作重組產生的巨額債務,此外農信社多年積累的不良貸款負擔也在同一時間內集中體現出來。
二、財政部門加強地方金融企業財務監管的有效措施
(一)加強對地方金融風險的管制
在目前的發展階段中,金融改革工作已經逐步深化,在此條件下,地方金融企業正在加緊改組改制,為此財政監管部門應該建立長效機制,有效防范地方金融風險,逐漸化解已經出現的風險問題。加強監管地方金融機構的財務狀況,制定有效的管理辦法,明確各項工作的操作細則。深入分析地方金融企業的財務信息,強化內控力度,有效防范財務風險。針對財政金融風險制定完善的風險預警指標體系,規劃強效應急機制。近年來部分城鄉信用社、農村合作基金會、信托投資公司開始出現支付風險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省政府專門制定了一系列的救助措施,其中的一項手段是向中央申請人民銀行再貸款。金融機構的個人合法債務被撤銷,向中央申請人民銀行再貸款就能解決這一問題,不僅如此,還能有效防范地方金融風險,化解已經發生的風險問題。維護社會經濟的良好水平,保證社會的穩定。
(二)切實履行財政部門的專項職責
地方財政部門主管地方金融企業,在管理時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真正為企業著想,幫助各個企業解決已經出現的問題。在做相關的調查研究時保證深入一線,為金融企業的發展出謀劃策,促進改革取得明顯的成效。傳統模式下,財務監管的任務主要是行政審批,在很多方面都限制了金融企業的發展。因此在日后應該轉變工作思路,不僅要重視管理,更要重視服務,將管理和服務結合起來。當前,存在部分地方金融企業不僅歷史虧損包袱重,而且經營活動取得的收益也不容樂觀。所以財政部門要與金融企業同心協力,搞好內部制度建設工作。抓緊建立財務約束機制,建立內控制度,并積極完善這些建設內容。這樣金融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才能真正有所提高。比如某財政部門召開現場會,在會上總結并推廣經驗,參會成員積極學習交流,針對財務管理薄弱的企業制定改進的措施,指導這些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實現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高。
(三)財政部門要處理好各方關系
財務管理的重要目標是維護金融企業各方相關利益,保證金融秩序穩定,保證社會經濟秩序穩定。在目前的發展階段中,財政部分需要參與地方金融企業的財務監管工作,監管工作的順利進行離不開各方關系穩定和諧的支持。應該與其他的地方金融企業監管主體建立友好關系,這些對象包括人民銀行、銀監局、國家稅務局,另外還有省農信聯社。在這樣的網絡體系中,單位內各司其職,信息溝通機制成為各個單位相互聯系的重要紐帶,此外要定期召開聯席會,在會上針對地方金融企業的發展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并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法。確保地方金融企業能夠健康持續發展。財政部門要處理好與政府的關系,這是因為在管理地方金融企業的過程中,離不開地方政府經濟決策的支持,比如在發放貸款的事項中,財政部門就要處理好監管事項,處理好各種突發情況。而且財政部門還要發揮自身的優勢,將有價值的金融信息提供給政府部門,提出合理化的建議,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四)讓擔保體系真正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存在很多內陸省份,目前面』臨的問題是發展不夠,尤其是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受到一定阻礙。要想讓縣域經濟實現良好的發展,必定離不開資金供應的支持。當前國有商業銀行正在積極改革,在此過程中一些商業銀行已經將基層分支機構撤銷,縣域經濟的金融真空問題隨之出現。縣域經濟要想加速發展,實現經濟實力的提高,財政部門作為政府的綜合部門,應該積極敦促縣級以上的人民政府盡快籌集資金,更要積極建立信用擔保機構,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這樣縣域經濟才能真正實現協調可持續發展。比如某省擔保機構的運行情況并不樂觀,其中存在著很多不規范的問題。工作的重點內容應該是加強對潛在風險問題的控制和管理。財政部門應該加大對擔保機構的監督檢查力度,讓擔保機構能夠規范自身的經營行為,確保擔保機構穩步健康發展。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地方財政是政府重要的職能部門,所參與和承擔的金融事務越來越多,負責的金融風險處置工作也越來越多。區域經濟的長期發展與金融體系的穩定運行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未來我國金融體系改革的重要方向應該是加強對地方金融機構的監管和控制,同時這些手段也能促進地方區域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