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潔
國內外學者對盈余管理經濟后果做了廣泛的研究,既包含應計盈余管理對業績的影響,也包含了逐漸興起的真實盈佘管理對企業業績的影響。其中,大部分的文獻都表明真實盈余管理會為企業的未來業績帶來負面影響,但是也有文獻表明盈余管理不一定會為企業帶來負面影響。
一、盈余管理對公司業績帶來負面影響的研究
一般在比較成熟的資本市場中會出現一種現象,即股權再融資后公司業績會下滑。對于股權再融資之后的經濟后果,國外的學者們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Laughran和Ritter(l9951對美國的上市公司關于股權再融資后的經濟后果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這些公司在股權再融資之后,不僅股票價格會下降,而且其經營業績也表現不佳。Teoh et al(1998)發現很多上市公司在股權再融資之后往往會出現收益率為負的現象。他們認為這是由于這些上市公司在之前進行了盈余管理。國內外普遍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在配股過程中進行了應計盈余管理,對財務報告的盈余信息進行修飾,從而誤導外部投資者的投資決策,降低了資本的使用效率和配置效率,導致了配股之后的業績出現明顯的下滑,即盈余管理對企業的經營業績帶來了不利影響。張祥建等(2003)、陸正飛和魏濤(2006)、原紅旗(2002)、劉宇(2008)、王良成等(2010)通過對我國上市公司進行實證研究,發現上市公司在配股過程中都進行了很大程度的應計盈余管理,并且都導致企業的長期經營業績出現了下滑。
隨著對盈余管理研究范圍的擴大,學者們開始研究真實盈余管理對企業經營業績的影響,大多數研究均表明真實盈余管理對企業經營業績帶來了不利的影響。Gunny(2005)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在股權再融資前存在著真實盈余管理,并且與可操控性應計利潤相比較,真實活動的盈余管理導致的業績下滑要比應計盈余管理更嚴重。李增幅等(2011)在對我國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增發過程中的盈余管理行為研究后得出,再融資之后公司出現明顯的業績下滑,其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再融資或者增發過程中的真實活動盈余管理。
二、盈余管理對公司業績帶來正面影響的研究
雖然大部分的現有文獻均表明企業采用盈余管理之后會對企業今后的業績產生負面的影響,但是也有一些文獻研究得出結論:盈余管理并不一定對企業未來的業績產生負面影響或者甚至進行盈余管理的企業因為達到了盈余目標,反而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從而有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Xu和Taylor(2007)研究發現,企業對經營活動進行操控的行為并沒有對企業之后的經營業績產生任何顯著的影響。Gunny(2010)認為,如果企業通過真實盈余管理完成了盈余目標,便可以提高公司的股價,并且還能加強與顧客、債權人等企業的利益相關者的關系,提高企業的聲譽,從而進一為公司未來業績的改善提供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