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電教媒體在教學中的優勢已越來越明顯,利用電教媒體不但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學習的重難點,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且可以變生硬死板的文字為活靈活現的實體,化靜為動,化繁為簡,化虛為實,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抽象的語言形象化,深奧的道理具體化,有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關鍵詞】電教媒體 興趣 想象 能力
一、運用電教媒體,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巧妙運用電教媒體能夠營造民主、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也有利于形成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江南》這一課時,我利用電教媒體播放了歌曲《江南》,學生有所感悟,有所促動時,接著我向學生展示了歌詞,并進行了簡單的介紹。此時,學生們情不自禁的哼起歌曲來,我就動情地唱起來:“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同學們都跟著唱起來。頓時,教室里一片興奮,一片融洽。有一名學生誠懇地說:“老師,您唱得真好聽,再唱一遍吧!”就這樣,我又唱著,在一片歌聲中結束了這一課。哪知,學生們仍不盡興,纏著要我教他們唱《江南》。我索性坐在教室,當起音樂教師來。學生們圍在我四周,認真地、開心地學著、唱著,我笑了。此時,我感覺和孩子們的心挨得更攏了,也更喜歡這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了。沒想到,巧妙運用電教媒體,使師生之間地關系更加融洽了。
二、運用電教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實踐證明,興趣在學習過程中能引起學生持久而穩定的注意,使學生對學習對象的感知更清晰,能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進而更積極主動地學習。在語文教學中,如果能提高小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那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來說,無疑是大有裨益的。而電教媒體課件就能達到這一點。
優美婉轉的旋律不僅能陶冶人的情操,更能激情抒懷對學生也有鎮心激情的作用,對于與音樂有關的課文合理借用電教手段將會起到較好的激興效果。例如教學《=.陜樂的節日》這一課時,學生單靠語言文字的理解是難以與樂曲相通的,在沒有理解的基礎上就沒有學習興趣。為了讓學生產生主動性,在導入時我播放了歌曲《=.陜樂的節日》讓學生欣賞,由于學生親耳聆聽了音樂,有了親近感知求知欲,馬上進入自讀探知狀態從而達到激情導讀的效果。教學《找春天》這一課時,運用了電教媒體,播放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情景。帶學生進入到了美麗地春天的世界,學生從課件中可以找到許多的春天景物。如小春從地下鉆出來了,野花開了,樹木吐出嫩芽了,等等。學生們爭先恐后地回答,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并能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知識。
三、運用電教媒體,突破學習重難點
實踐告訴我們:活動的對象比靜止的對象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使學生感知,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有很多事物是抽象的,或是年代久遠,或是與學生的距離較遠,學生會產生陌生感,不容易理解,學習起來非常困難。
教學《爬天都峰》這篇課文時,開課利用天都峰的圖片引入課題,讓學生對天都峰有初步的認識。緊接教師對天都峰進行簡介,學生興趣盎然,學得很起勁,也加深了學生對天都峰的有關知識的了解。課中運用電教媒體播放游客們奮力爬天都峰的真實情景,使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己仿佛身臨其境,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天都峰的“險”,通過理解天都峰的”險”,從而真切地感受到爬天都峰的艱難,要想爬天都峰需要許多勇氣和毅力。
四、運用電教媒體,培養學生的能力
(一)電教媒體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這句話精辟地概括了想象力的作用,可以說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想象力是智慧的結晶。在語文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多媒體可以為學生提供生動的表象,以激發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積極去思索、去創造。想象能力的培養有多種多樣,多媒體技術也為之提供了很多方式。如,利用多媒體的音頻效果,想象畫面;利用多媒體的視頻效果,想象人物心理或故事情節;利用多媒體的動態效果,想象運動軌跡等等。在上《廬山的云霧》這一課時,在學習“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這一自然段時,我播放有關視頻,讓學生欣賞后問學生:“廬山的云霧從一縷輕煙變成九天銀河,從四蹄生風的白馬變成一座冰山,想一想,它還會變成什么?”伴隨著音樂聲,學生的思緒飛揚,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開始暢所欲言,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提高。
(二)電教媒體提高學生理解能力
課堂中出示精彩的畫面生動的情景,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復雜的內容條理化,形象具體,重點突出。幫助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豐富的知識,從而促進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學《烏鴉喝水》一課時,對于入學不久的孩子來說“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烏鴉是用什么辦法喝水的?”這一問題難理解。教學中教師播放錄像:烏鴉把小石子一顆一顆地放進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了。學生通過觀察自然而然明白了把小石子放進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會漸漸升高,最后烏鴉就能喝著水了,多媒體課件的直觀、形象、生動、啟發了學生的思索,使抽象的內容簡單化,學生更容易理解,學生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電教媒體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朗讀是語文課堂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借用電教手段可以烘托課堂氣氛,促進學生聲情并茂的讀書,教育資源的朗讀聲音清晰標準,語調抑揚頓挫富有感染力,可以讓學生跟著練習朗讀有錯誤之處再加以糾正,促進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學《日月潭》《黃山奇石》讓學生一邊聽范讀一邊欣賞風景將優美的意境生動的語言豐富的情感融于一體,使學生仿佛在如畫的湖光山色中浸游。這樣學生在朗讀課文時感情充沛有聲有色,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四)電教媒體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
運用電教媒體進行識字寫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形象、更生動識寫。在識字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動畫,幻燈片等手段,讓學生對表示的事物眼觀其行就會在頭腦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提高學習效率,規范學生正確書寫。如:區別晴、睛、清、蜻這些形近字時,利用媒體技術制作:太陽、眼睛、蜻蜒、一池水的動畫,兒童對這些動畫非常熟悉,然后在學生興趣高漲的情況下,把這些生字出現在畫的旁邊。這樣,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不但使學生獲得了視覺上的感受,而且能夠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認識了這些生字,同時對書寫生字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