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世偉
【摘 要】
目的:對風濕痹癥患者應用烏頭湯治療的效果進行分析和探究。方法:擇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我診療的100例風濕痹癥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一般對象,并通過隨機方式將其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實施西藥治療,觀察組使用烏頭湯治療,對兩組療效以及臨床各項指標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的總體有效率、類風濕因子、血小板計數、血沉以及C反應蛋白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有顯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風濕痹癥患者應用烏頭湯進行治療,能夠提升臨床療效,值得推廣。
【關鍵詞】風濕痹癥;烏頭湯;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2-03-130-01
風濕痹癥是一種全身性、慢性疾病,臨床表征為固定性劇痛、痙攣、局部肌肉及關節皮膚發涼等,當患者遇熱時,病情便會發生好轉,相反則加重[1],若未能及時治療,則會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影響,此癥臨床治療過程中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但療效不一。本次研究擇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我診療的100例風濕痹癥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一般對象,并對烏頭湯的臨床療效進行研究,現做如下報道。
1 一般資料以及主要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我診療的100例風濕痹癥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一般對象,并通過隨機方式將其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41~79歲,均齡(62.18±2.67)歲。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42~77歲,均齡(62.22±2.71)歲。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此次研究知情,并已將知情同意書簽署。兩組經一般資料對比未出現明顯差異,統計學意義不存在,P>0.05,兩組可比。
1.2 主要方法
對照組給予來氟米特片(國藥準字H20000550,蘇州長征一欣凱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規格:10mg*8片*2板)口服治療,1次/d,50mg/次,治療3d后,10~20mg/次,持續治療1個月。
觀察組給予烏頭湯辯證治療,基礎組方為:當歸9g、甘草10g、芍藥20g、麻黃20g、制川烏9g、黃芪20g。風濕阻絡癥患者加青風藤20g、防風20g;寒濕痹阻癥患者加桂枝10g、干姜10g;畸形患者、關節腫脹患者以及屈伸不便患者加伸筋草50g、千年健50g,同時取追地風30g、透骨消30g置入清水中,并煎煮,于早晚進行熏洗;活動不便、肌肉萎縮患者加杜仲30g、地鱉蟲15g、穿山甲20g、鹿角片30g;下肢疼痛嚴重患者加木瓜15g、川牛膝20g;上肢疼痛嚴重患者加干姜15g、威靈仙30g;僵直腫大患者加漢防已20g、桂枝10g;關節腫大且血虛患者加雞血藤30g,以上組方1劑/d,用清水煎煮至300ml,并在藥劑中加入白蜜30g,于早餐和晚餐30min后服用,1劑分兩次服用,持續治療1個月。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選擇的觀察指標為總體有效率[2]、類風濕因子、血小板計數、血沉以及C反應蛋白。
1.4 統計學方法
在數據統計方面使用的軟件版本為SPSS20.0,以(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當顯性差異出現時,統計學意義較為突出,P<0.05。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如表1所示,觀察組的總體有效率相較于對照組更高,兩組有顯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臨床各指標對比
如表2所示,觀察組經檢測,其類風濕因子、血小板計數、血沉以及C反應蛋白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有顯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風濕痹癥屬于臨床常見多發病癥,主要是因風寒濕熱導致外邪乘虛入體,造成氣血滯行、經絡閉塞,臨床主要以麻木、屈伸不便、肌肉及筋骨酸痛等癥狀為主,嚴重者可出現關節灼熱腫大[3]。“痹癥”一詞源于傳統中醫學,以現代醫學來講屬于慢性自身免疫系統類疾病。例如,肩周炎、骨質增生、關節炎、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西醫對風濕痹癥的治療雖然有一定的療效,但治療后患者病癥容易復發,從而給患者帶來嚴重的身心影響,并使患者產生經濟壓力。而傳統中醫學認為此癥由體質虛弱、微循環紊亂、臟腑失調、風寒外邪入侵等原因所致[4],烏頭湯中的芍藥、黃芪以及麻黃均具有活血化瘀、生筋通絡等功效;而仙靈脾、千年健則能夠益腎壯督;青風藤能夠祛風除濕、舒經痹痛;桂枝、干姜能夠止痛;甘草可對諸藥進行調和,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5]。烏頭湯應用于風濕痹癥的臨床療效也經過很多研究人員認證。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通過烏頭湯治療,其總體有效率以及類風濕因子、血小板計數、血沉以及C反應蛋白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有顯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烏頭湯能夠改善微循環,提升治療效果,使痹癥得以消除。
綜上所述,風濕痹癥患者應用烏頭湯進行治療,能夠提升臨床療效,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肖智, 許亮. 烏頭湯加味治療風濕痹癥臨床分析[J]. 亞太傳統醫藥, 2015, 11(7):131-132.
[2] 熊振華. 烏頭湯加味治療風濕痹癥的臨床療效[J]. 醫學信息, 2016, 29(26):256-256.
[3] 邱銪滇, 蘇燕芬, 鄭銳堅. 烏頭湯治療風濕痹癥43例臨床觀察[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7, 26(18):111-112.
[4] 劉衛紅. 烏頭湯加味治療風濕痹癥的療效[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16(6):149-149.
[5] 李萬紅. 烏頭湯治療風濕痹癥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 實用中醫內科雜志, 2015, v.29(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