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艷
摘要:文化作為民族的脊梁,國家的靈魂,對社會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在新時期隨著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此同時,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斷提高,為此必須要積極加強社會文化的宣傳與推廣從目前來看,人民群眾最直觀的獲取文化的途徑就是參觀博物館,所以必須要積極發揮出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本文通過對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的。特點進行分析,總結了相應的措施促進博物館的建設水平得到全面增強,促進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迅速提升。
關鍵詞: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探析
社會教育能夠傳遞出更多的文化信息,而博物館作為收集陳列人與自然文化遺產的公共場所具備極其豐富的文物館藏,而博物館作為精神文明的重要載體,也能夠促進基層文化建設的質量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通過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到歷史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能夠真切的感受到時代發展的變化,促進基層文化建設的總體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真實的情感經歷,可以說博物館在社會教育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優化博物館文物陳列的方式,增強文物與人民群眾之間的互動
為了能夠確保藏品和文物與觀眾之間進行有效的互動,必須要增強文物的吸引力,所以博物館必須要積極轉變陳列方式是有現如今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審美變化,只有通過加強對陳列方式的布置和溝通,才能夠適當的引起人民群眾的注意,在陳列內容方面,最主要的就是與當今社會熱點進行有效結合,根據受眾的角度進行考慮,由于大多數博物館的館藏內容都非常的陳舊,所以很難提起人們的興趣,為此必須要針對產品進行恰當的劃分,盡可能的選擇,具有特色的文物,幫助人民群眾提高參觀的興趣,另外在博物館文化館藏展覽時還應該積極展示國家和當今社會的熱點內容,增強參與感的情景體驗,很容易引起人民群眾的共鳴。
博物館的文物藏品也應該與當地的人文環境自然科學等保持高度一致,提高對于區域地區熱點的關注。對于其他的人文地理和自然科學方面的文物藏品來說,應該最大限度上的通過精簡的介紹來吸引公眾的目光,尤其是可以為文物起一個非常具有想象力的標題,既能夠擴大對人民群眾的宣傳教育功能,也能夠幫助受眾更加自然的接受這些富有新鮮感的文化內容,從而實現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
二、增強博物館文物展陳的觀賞性
對廣大博物館來說,由于展品的陳列形式能夠直接決定著文物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距離,所以必須要通過恰當的展陳形式增強對人民群眾的吸引,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人民群眾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接受文物的熏陶,從而實現社會教育的功能,通過對展陳形式進行更改也能夠保證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得到全面落實,吸引更多人的眼球,感受博物館獨一無二的魅力,現如今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所以博物館也可以充分運用現代的互聯網和信息技術,通過新媒體平臺來增強對文物內容的傳遞,由于博物館中的大多數藏品可能形式過于陳舊,為此必須要將豐富的多媒體技術與厚重的歷史文物相結合,保證歷史文物和藏品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讓古代的文物與現代的技術完美融合給群眾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所以在博物館展陳設計時必須要積極主動的應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通過對文物藏品進行。立體式的掃描并且在室內通過利用LED顯示屏進行循環播放,展示出濃厚的地域風情和歷史情懷讓人民群眾身臨其境的感受到這些來自古代的藝術魅力自覺的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三、創新陳列展示手段
為了能夠盡可能的增強博物館社會教育的功能,并且讓廣大參觀者對展陳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文物陳列和展示手段方面,必須要不斷的改進技術措施,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展覽形式注入新的生機,例如。通過文字圖片聲光電等多樣性的展覽方式,建立更加逼真的原始場景,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真實的感官情感享受幫助人民群眾更好的理解文物藏品的歷史文化內涵,從而實現社會教育功能的目的。
博物館的教育形式必須要通過展覽來實現,但是又不僅僅局限于展覽,為此博物館必須要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通過定期更換展品的方式,保證參與者的新鮮感,而且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博物館的社會教育職能也在不斷提升,通過從單一的館內陳列到館外流動展覽等能夠有效的促進博物館自身的教育活動得到全面提升,另外博物館能夠通過收藏研究陳列等方式,為廣大人民群眾展現具有真實歷史價值的場所,所以藏品的科學價值研究程度越高,所獲得的物品教育價值也就越深刻,而且博物館的社會教育職能也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為此必須要加強對博物館中的每一件藏品,都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內涵,保證社會教育職能的啟發性得到全面增強。
四、完善服務設施
博物館作為公共場所其自身都應該完善自身的服務質量,這樣才能夠增強受眾的好感,所以除了需要對展示文物和產品方面多下功夫,還應該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整體服務質量,只有為廣大人民群眾搭建滿意的文化服務平臺,才能夠保證觀眾在參觀的過程中獲得舒適的體驗,如果沒有這些相應的配套服務設施,也很難促進博物館自身的社會教育功能得到發揮,所以博物館必須要通過硬件和軟件的結合。將整個服務館的建設質量從目前來看,博物館可以通過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講解人員的專業素養,組建一支文化思想過硬的服務型團隊,能夠進一步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增強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服務意識在服務的過程中,急人民群眾之所急,想人民群眾之所想,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宣傳推廣傳統文化,例如對講解人員來說要提高自己的普通話水平,并且適當的掌握各種主流的外語,這樣才能夠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清晰流暢的介紹幫助人民群眾更好的理解文物的內容,另外在講解的過程中要時刻面帶微笑,增強自己的親和力,做好文物與群眾之間的橋梁,讓廣大群眾通過講解員的介紹對文化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實現博物館的教育功能,此外在博物館硬件設施管理方面,可以通過設置多語言自助服務體系,幫助人民群眾自主選擇。提高自己的參觀瀏覽體驗,在硬件設施方面可以通過增加休息空間或者綠色植物等,促進整個博物館的環境。另外還可以為廣大兒童設置專門的游樂場所通過運用文物模型的方式讓廣大兒童更好的接觸歷史感悟,歷史博物館也必須加大投入力度,保證硬件設施更加完善,增強整個博物館質量體系的建設水平促進廣大群眾對博物館的認知和了解。
結論:
本文通過對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的發揮策略進行分析,能夠明確當前博物館在社會教育方面的主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尤曉光.淺談如何充分發揮蘇步青勵志教育館的社會教育功能[J].溫州文物,2018(01):104-107.
[2]趙夢薇.論城墻博物館與青少年社會教育實踐——以南京城墻為例[J].常州文博論叢,2018(00):118-121.
[6]周珊珊.博物館社會教育資源均等化的實現及應用指導[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23):121-123.
[4]謝云虎,鄢志武,尼瑪,旦珍.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探討——以西藏博物館為例[J].西藏科技,2018(11):13-17.
[5]舒晨.淺論博物館教育對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以韓美林藝術館校共建項目為例[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8,17(09):42-44.
[6]朱廷水.如何進一步加強基層博物館的宣傳教育功能——以福建省龍巖市14家國有基層博物館為例[J].中國民族博覽,2018(09):230-232.
(作者單位:湖北省荊門市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