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燕
【摘要】在石油石化行業整體進入生產經營“寒冬期”的形勢下,企業文化建設和員工的能力素質是企業戰寒冬,求生存的重要保障,卓越的文化建設是激發員工創業創效最有效的方式,做好培訓工作是提升員工能力和人才成長最有效的手段,當前嚴峻形勢下,油田基層的文化建設和培訓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該文對新形勢下油公司文化建設和培訓工作近況進行總結,總結基層在信息化管理模式運行后,如何變危機為動力,圍繞生產經營,在企業“匠心”文化引領下,創建“四點式”培訓法,完善“六個一”工作法,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一流員工,打造一流采油團隊,助推企業和員工實現共同發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油公司;“匠心”文化;培訓創新;人才成長
一、實施背景
近幾年來,隨著油田機構改革的不斷深入,采油管理區逐步改造成為精干高效的”油公司”,傳統的管理模式升級為信息化管理模式。新的管理體制要求員工職能從以前的單一專長型向”一專多能,一人多崗”的復合型轉變;如何圍繞企業生產經營充分發揮文化引領和培訓工作的關鍵作用?這是擺在采油區面前的一個需要不斷探索、創新的重要課題。
文留采油廠文南采油管理四區成立于201598月,由油藏經營管理四區與注氣站合并改制形成。該區地處黃河北岸的文南油田東南部,2014年3月,實施信息化試點,2015年7月底,該區“信息化”建設基本到位。“信息化建設”給該區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實施油公司體制下,員工的生產經營壓力較以往大大增大,崗位職能對員工的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要求更高,如何充分發揮企業文化和培訓工作的關鍵作用,與目前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相適應,該區進行了積極的創新與實踐。
二、“匠心”文化內涵
(一)干部踐于行帶隊伍強核心
倡導每名管理干部發揚“走在前、干在先”的作風,身體力行當好表率,通過開展“聯系匯談”、“三找三送”、“四好干部”,評選等舉措,促進干部主動到一線班組了解情況,掌握實情,各項工作安排更加貼近班組,更加貼近實際,更加貼近群眾,變“領導”為“服務”,解決班組提出的實際困難問題,建設一流的干部隊伍,更好地發揮領導干部的以身作則、團結協作、求真務實的示范作用,帶動員工立足崗位,積極貢獻。
(二)支部精于工固堡壘筑基石
充分發揮油公司新體制下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完善制定支部“聯系匯談”、黨員“五在前”、“一諾三評一公示”“五高五看”,等考核機制,突出支部“進攻型”和“屏障型”堡壘作用,發揮在生產經營中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創效益型黨組織,全力構建黨建生產一體化格局。一年來持續推進黨員立項攻關,完成重點項目4項,創效160萬元。借助“走基層、訪萬家”活動,做到“三找三送”,即找問題送服務,找困難送溫暖,找亮點送激勵。干部主動到一線班組了解情況,掌握實情,各項工作安排更加貼近班組,更加貼近實際,更加貼近群眾,變“領導”為“服務”,一年來人戶169家,探望生病住院21人,幫扶困難家庭及個人13人,送慰問金2.3萬元,不斷增強
三、創新培訓做法
(一)創新“四點式”培訓法,實現員工技能增強
確立“以需求為導向”的培訓理念,開展“四點式”培訓法,即點餐式技能培訓:員工依據自己的培訓需求,自行選擇學習內容,培訓項目。在崗前培訓、考前培訓、賽前培訓時提出培訓需求。點人式導師帶徒:員工轉崗、考前、賽前需提升技能水平的,可以自行選擇認可的導師,簽訂師帶徒協議,納入年度考核。點井式解決問題:油水井遇到現場生產難題,集中現場協調解決。點題式技術攻關:對崗位員工反映的各類瓶頸問題,共性問題、進行立項攻關,集中智慧解決問題。通過開展“四點式”培訓,員工由原先的督促培訓積極向主動培訓轉變,使培訓更加有重點、有實效、有延展,全區員工技能大幅提升。為了滿足外部市場需要,該區主動做好外部市場需要的“孵化器”和“充電樁”,積極培養采油、注水、注氣各類專業人才,兩年來累計輸送90人次外出創效。
(二)創新“六個一”工作法,實現員工崗位增值
年初為每名員工制訂一份個人能力提升目標書,圍繞崗位技能和工作業績,做好本年度的提升規劃,同時安排相應的督導人來進行幫扶提升;班長為在崗員工排出每日一項訓練題目,要求提升人答題過關;每周團隊組織一堂培訓課,要求提升人做到以練促升;每月經營室組織一項專業考試,做到以考促升;每季度區部組織一場技能比賽,以賽促升;年終為每名員工進行一次達標考評,對效果好的提升人和督導人考核激勵,形成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近年來先后培養出設備副經理趙俊剛、政工大咖董建華等一批優秀的管理人才,培養出主辦佟建成、王中、田龍、劉國恒等一批優秀技術、技能人才,在管理、技術、操作等崗位上實現價值增值,積極為企業爭光創效。一年該區參與研制成果、論文榮獲部級三等獎1項,局二等獎一項,廠二等獎三項,上報經營管理建議廠采納78條,解決生產難題46個,創效182萬元。注氣站成效尤為突出。該站負責采油四廠文88塊高壓注氣項目,是中石化唯一的超高壓注氣站,管理著美國進口設備52兆帕和國產35兆帕注氣壓縮機組2臺,該站17人,強化團隊學習,開展技術公關,連續兩年自行開展設備維修保養,兩年來解決生產難題26項,增效82萬元,節約外部維保費用110萬元,2017年獲得“全國青年安全示范崗”榮譽稱號。
四、幾點建議
在當前油田進入生產經營“寒冬期“的形勢下,各級行政、業務領導要正確認識和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和培訓工作的軟效益,大力持續完善文化建設體系和員工培訓體系,體系構建和開展效果決定了企業發展的未來,決定了員IT作的積極性和工作效率,決定了能否造就高素質的員工,有了高素質員工必然會給企業帶來很高的經濟效益,才能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助推油田從“油少人多、效益差的陰影中走出來。
緊緊圍繞目前的油公司改革需要,各單位要營造卓越的企業文化,大力優化技能人才成長環境,不斷創新和豐富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充分發揮高技能人才的骨干核心作用,用工匠精神打造一流企業團隊,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