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摘要:《電工基礎》這門課程是電氣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學習這門課程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由于這門課程具有抽象性、復雜性特點,學習難度較大,在新的教學環境下,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本文重點分析電工基礎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并提出了幾點相關策略。
關鍵詞:電工基礎;教學方法;淺析
《電工基礎》是中等職業學校電氣自動化專業培養技術人才必須具備的理論基礎,同時也是本專業的核心課程。該課程具有理論抽象、實驗復雜等特點,近年來隨著中等職業學校生源質量的逐漸下降,學生普遍感到這門課程枯燥難懂,實驗操作困難,于是厭學、畏難情緒油然而生。如何上好這門課,調動好學生學習積極性是我們必須思考的一個課題。在結合本人幾年的教學經驗,同時經過反復的思考和探尋,分析了《電工基礎》難教又難學的多種原因,提出了解決問題的一些相關策略。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欲望。”那么在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呢?
(一)以現實生活為教學入切點
任何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它的使用價值,電工基礎作為一門技術理論課,它是學生進一步學習技能的基礎。然而中職學生的文化基礎普遍薄弱,他們對課程的學習無法進入"未雨綢繆"的境界。對此,在電工基礎課的教學中多以現實生活作為切入點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第一次上《電工基礎》課程時,先不急于把書本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在教室里做了兩個與本課程相關的電路:一個是家用日光燈的電路連接;一個是手電筒電路。這兩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簡單的電路,但學生并沒有親自動手安裝過。當電路一接通,燈管發光的瞬間,教室里的氣氛頓時變得熱烈。學生們興致勃勃,相互討論,沒有人因為電路的簡單而不以為意。此時再開始介紹本課程的學習內容和在電工專業中的地位。又如,在講授電功和電功率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工作,那就是統計自己家中所有的用電設備的功率和用電時間。到了正式上課的時候,先講解電功和電功率的一些基本知識,然后教學生怎樣計算電功率和用電量,再引導學生自己計算家中一天的用電量和一個月的電費,讓學生通過這些與生活密切聯系的事件來理解和運用“電功與電功率”這兩個概念。電工基礎與現實生活聯系很多,我們不妨盡可能多的把教材中的內容與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在體驗和感知實際事物的同時,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他們就覺得學有所用,從而可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二)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
《電工基礎》是一門抽象性學科,課程的內容比較難以理解,教師用語言不易描述。在教學中,往往有許多圖景難以被學生想象,實驗又無法進行,而這對于學生的理解,掌握概念和規律有重要作用。有些實驗雖然可以演示,但其反應過程無法看到,可信度小,學生難以理解。如果能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制作模擬課件,使演示實驗全體可見,增強實驗效果,就可以幫助學生擺脫這些認識障礙,從而達到掌握知識點的目的。例如:電源內部電子和離子的移動,電動勢的方向,電容器充放電,交流電的產生,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控制等。在教學中,電場與磁場在實驗中是看不到的,學生感到很抽象,如采用多媒體技術模擬該過程,學生就能夠很清楚地看到電場線、磁感線的整體分布及動態變化過程,變抽象為形象。
二、類比教學,化難為簡
在《電工基礎》課程中,有許多基本理論和概念都具有類似之處,相互間往往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教學中,采用類比法進行教學,同時強調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有利于知識點的縱向鞏固和橫向聯系,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通過磁路與電路的比較,利用電路中電流、電動勢、電阻的關系來幫助學生理解磁通、磁動勢和磁阻的關系;通過電壓與電位的比較,便于學生對這兩個抽象物理量及其相互關系的理解和記憶;對于交流電路中純電阻電路、純電容電路、純電感電路三種電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對純電阻電路比較容易理解,而對純電容電路和純電感電路很難掌握,因此在教學中可通過列表從電路結構、阻抗、電壓與電流的數量關系、相位關系、功率幾個方面進行分析比較,從而找出共同、相似之處,找出不同、差異之點,方便學生理解記憶,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三、項目教學法,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
當前在教學中教師多采取一支粉筆一本書,“以教師講授為重心”的教學方法,其根本缺陷在于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對學生潛能的挖掘。反觀在教學中應用項目教學法,將會促使枯燥乏味的知識興趣化、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將深奧的理論形象化。不但可以減少教學的難度,更能使教學內容更直觀、易懂,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拓展他們的思路,培養他們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例如在講《照明電路安裝》這一項目時,教師可布置安裝照明電路,測試相關功能的任務,完成這些任務必然要用到諸如照明電路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認識電路圖并能按照電路圖安裝電路、電路檢測、判斷并排除電路故障等一系列理論知識。一邊動手實踐,一邊講解理論,學生必然樂意接受,促使他們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充分發揮“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作用,培養和提高他們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這一項目實踐中,還會用到萬用表電阻測量的使用、掌握各種開關接插件結構與使用等相關聯的知識,使學生所學得的知識得以反復鞏固,加深了他們對專業理論的理解。培養了實踐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使他們能夠相互協作、共同面對任務中遇到的困難,從而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
總之,在《電工基礎》的課程教學中,教學方法多種多樣。為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以現代教學思想為指導,結合實際學情開拓新思路、探究新方法,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的教學條件,選擇最適合的教學方法,綜合加以運用,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遼西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