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穎 于曉黎
摘要:今年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努力實現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過程中,把擴大內需、推動結構調整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全面貫徹落實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堅定不移推進工業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和企業兼并重組,著力加強企業技術改造,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工業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本文從產業公共服務和工業技術改造的定義和特點出發,分析了工業技改和轉型升級對產業公共服務的內在需求,梳理了目前國家層面在推動產業公共服務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方面所做的工作,提出了下一步利用產業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產業;公共服務;技術改造;轉型升級
前言
產業公共服務是指政府、非營利性組織、公立機構等為促進企業發展而提供的公共服務,它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是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促進工業轉型升級,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基礎。工業技術改造是指工業企業在現有基礎上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提高裝備水平、優化生產流程、改善管理,提高資源能源綜合利用和安全生產水平,實現創新能力產品化,增加品種、提升質量、提高效益和競爭力的投資活動。
“十一五”以來,我國工業發展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經濟發展、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黨中央關于科學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部署對企業技術改造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廣大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對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的公共服務需求日益增大。尤其是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技術改造和工業轉型升級的內涵不斷擴大,已經由單個企業的改造發展到整個產業鏈的配套改造,由單純的生產制造環節改造發展到向研發、設計、營銷、服務等領域延伸,由對分散布點企業的改造發展到促進工業專業化、規模化、集聚化。在這樣的背景下,與企業技改和工業轉型升級相關的產業公共服務需求的內涵也在不斷延伸和擴展,日益體現出更加綜合化、集成化和專業化的特點,并日益與區域產業布局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鏈整合等戰略融合,這對產業公共服務機構的服務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國家歷來重視產業公共服務機構的發展,采取各種措施,扶持各類產業公共月及務平臺建設。例如,2009年9月18日,《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國發〔2009)36號)明確要求:“加快推進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加快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支持在輕工、紡織、電子信息等領域建設一批產品研發、檢驗檢測、技術推廣等公共服務平臺。”2010年4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從目的作用、條件要求、主要功能、保障措施等方面全面指導全國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以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等重要文件又進一步強調了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性。2011年初,國發4號文的實施進一步加強了對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及相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支持。2011年9月,張德江副總理在部省市技術改造工作座談會上提出,要準確把握技術改造工作的新內涵,由對企業個體的支持發展到對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支持,由使用掌握技術向控制關鍵技術、核心技術轉變。工業和信息化部根據領導指示精神,牽頭制定了《關于加強新時期工業技術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支持工業園區的研發設計、試驗檢測、質量認證、信息服務、“三廢”集中處理設施等公共平臺的升級改造,整合相關資源,面向重點行業,建設一批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建立和完善一批小型微型企業公共服務平臺。2012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十二五”工業轉型升級規劃宣貫工作會議暨第三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授牌大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宣布正式啟動了主題為“立足公共服務,聚焦能力提升一,推動轉型升級”產業基地公共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推動工業轉型升級規劃的落實。
國務院和工信部領導的講話和文件精神為我們利用產業公共服務平臺促進企業技術改造和工業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作為國家軟件與集成電路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者和運營者,多年來,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大力支持下,CSIP(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承建國家軟件與集成電路核心平臺建設穩步推進,共性技術、戰略咨詢、知識產權、人才培訓、投融資咨詢、科技成果轉化與合作交流等專業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包括國家平臺、地方政府、產業園區等在內的全國性產業公共服務體系日漸完備,為服務企業技術改造、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伴隨新形勢、新任務提出的新要求,CSIP將發揮平臺專業化優勢和信息化優勢,不斷完善產業公共服務能力,拓展產業公共服務的內容和范圍,著力為企業技術改造、工業轉型升級提供優質服務。
一是深化行業信息技術應用,促進工業企業轉型提升。以國家軟件與集成電路公共服務平臺為載體,加強信息技術行業研究和推廣應用。深化信息技術在工業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營銷管理等環節的應用,支持企業普及企業資源計劃、供應鏈、客戶關系等管理信息系統,推進生產裝備的數字化和生產過程的智能化。輸出國家平臺資源,支持面向企業、區域和行業的信息化平臺建設,推動兩化深度融合,促進工業企業轉型升級。
二是搭建公共云服務平臺,整合資源,助力中小企業信息化。與信息化廠商合作,以國家中小企業信息化公共云服務平臺為基礎技術支撐和應用運營服務平臺,在全國各省區建設運營中心、SaaS模式的呼叫中心、體驗中心、培訓中心、人才服務中心等服務中心,構建覆蓋全國的信息化云服務網絡體系。緊緊抓住中小企業最真正、最緊急、最重要的需求,建立相應的技術架構和服務體系,與各地政府部門合作,制定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計劃,采取資金政策支持等方式,加強資源共享,逐步引導企業自動自覺投入到信息化建設中,不斷提高企業研發、設計、營銷、服務等環節的信息化水平。
三是搭建工業嵌入式系統平臺,促進軟硬融合發展,助力工業企業轉型提升。嵌入式軟件是信息產業中發展最快、應用最廣的計算機技術之一,并被廣泛應用于網絡通信、消費電子、醫療電子、工業控制和交通系統等領域。
當前,軟硬融合已經成為企業技術改造、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的基礎和方向。硬件通過軟件來提升功能,軟件通過硬件來找到新的市場,嵌入式軟件已經成為軟件和其他系統融合的載體。CSIP將通過“中國芯”、“華夏擎”等工程的實施,聯合軟硬件廠商,以國產軟硬件整體解決方案推廣應用為抓手,以軟件產業共性技術支撐和服務為保障,以行業信息化推廣應用為目標市場,以工業嵌入式為橋梁,大力推進工業企業精益制造和綠色制造,推動企業采用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設備儀器和系統,提高裝備水平,優化生產流程,提高檢驗檢測能力,加快淘汰落后工藝技術和設備,助力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和轉型提升。
小結
嚴格執行節能、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和法律法規,抓緊建立完善淘汰落后產能退出機制和配套政策。進‘步強化淘汰落后、節能減排的目標責任制。更好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加快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加強對工業節能減排、淘汰落后、兼并重組等重點工作實施情況的跟蹤、監督。.
參考文獻
[1]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等.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
[2]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與發展研究報告(2012年)
(作者單位:1青島市即墨區工業和信息化局2.青島市即墨區金口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