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科學教育在新時代小學教學中越來越重要,優質的科學教育不但能傳授基本的科學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1]。小學是教育的啟蒙階段,情感和意識的獲得尤為重要,正確的教學方法能使小學生快樂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完整的科學知識與價值觀。目前小學生的科學教學存在比較多的問題,本文將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科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對小學科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探討研究。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6-0167-02
1.小學科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主體地位的缺失。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學習過程一定是以學生為主的,學習不可能被他人取代[2]。目前很多小學科學教師沒有正確意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模式仍采取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忽略學生的實際需要。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大數據背景下,多媒體的運用越來越受老師的青睞。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多媒體課件來代替板書之繁,僅僅只是將實驗過程或觀察內容用課件演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率低,師生之間的互動很少。多媒體課件的容量大,內容呈現的方式快捷,導致很多學生根本還來不及理解就進行下一個知識點的學習。學生在課堂上無法進行切實的觀察,對知識點的不理解不能及時的提出,對科學知識的學習和科學態度的養成都是不利的。
(2)教師專業水平有待提高。根據調查顯示,現階段的小學科學教師很少有專業的科學教師,科學教師普遍不專業化。首先,大部分的教師在教師公開招聘中沒有受到重視,教育部門招聘的科學教師比較少,在開學之后由于崗位的缺少由其他專業教師代替,或者由頂崗教師代替。其次,學校對科學教學不夠重視。目前小學主要以語文、數學、英語為主,小學科學課程少,課時不夠,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占的比重少,學校對科學教育的開展力度遠遠不夠。最后,教師自身的素質有待提高。非專業化的科學教師在教授科學時顯得力不從心,對教學內容的不熟悉,對教學目標的不明確,都將造成學生學習的困惑。專業的科學教師缺乏職后教師培訓和自我進修,教學方法過于老化,與時代的發展和學生的現實需要不符,造成教學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2.提高小學科學教學的有效策略
(1)改變教學方法,創新教學,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育要與時俱進,教師應該秉承終身學習的態度,不斷完善自身的綜合素質,提高教學效率。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式學習,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參與評價過程,進行自我評價。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分組合作學習。在進行分組時要依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利用分組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在實驗過程教師應該避免過多的干涉,把實驗的秩序和安全管理好,在課堂上多走動,學生在有困難時及時解決。
(2)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進行專業化發展。要解決小學科學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提高教師隊伍的力量是關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承擔著育人解惑的重要作用,只有教師的隊伍越來越壯大,才能使學生的發展更加快速。要解決目前小學科學教師非專業化這一問題需要社會各界共同的努力。首先,教育行政部門在公開教師招聘中,要從政府層面設置更多的科學教育專業崗位,吸引更多的科學專業人才投入到小學科學教育中,加大專業教師的比例。其次,高等學校應該注重科學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在大學教育中滲透正確的科學核心素養,為專業科學教師注入年輕的血液。再次,校方應重視科學實驗課,招聘專業的科學教師,在科學課程設置上加大比重,不用其他學科課時占用實驗時間,不擠壓實驗時間。最后,科學教師應注重自身教學水平的發展,積極參加教師培訓,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專業提升。在生活中養成閱讀的好習慣,使自身的教學水平跟上時代的腳步。在提高能力素質方面,應該學習名師,揚長避短,與本校、本地區優秀教師共同探討教學新觀念,繼而進行科學實驗教學上的創新。
3.總結
教書與育人并重是千萬教師追求的理想教學效果,雖然小學科學教學中遇到了頗多的問題,但是我相信只要每位教師潛心學習,鉆研教學,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小學科學教學也能更加順利。
參考文獻:
[1]邢春光.淺談小學科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赤子(上中旬),2016(16):234.
[2]史愛芹.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探究性學習存在問題及對策——以小學三年級科學《蝸牛》一課為例[J].亞太教育,2015(05):94-96.
作者簡介:
夏建新(1979年1月7日-),男,漢族,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