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繼峰 孫偉偉
【摘要】? ? 相對于其他學科教學,高中物理較之初中難度增加,內容繁多,重難點不易攻克。初高中物理知識銜接的梯度過大,導致學生都形成了:物理難學,厭學,甚至排斥的情緒。但由于物理知識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理科學習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針對學生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顯露出的問題進行分析思考,進而尋找解決對策。
【關鍵詞】? ? 高中物理? ? 教學改革? ? 教學問題? ? 理性思維
一、高中物理教學問題
高中物理難度增加,學生的學習方法和以往的學習經驗難以適應高強度的高中學習生活。加上初中時期學生的物理課大多以觀察、實驗為主,而學習內容也大多是基礎知識,對于物理的學習不夠深入和透徹。
在高中時期,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思維能力不足以解決物理難題,應對物理現象。所以導致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能夠聽懂看會,但是自己實踐中總是會出現紕漏,導致自己做題時錯誤率較高。
高中物理知識內容多、難度大、知識原理抽象不易理解,加之學業壓力大,課程密度多等重要因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遇到挫折和坎坷,而物理難題的出現則更會打擊學生學習的自我效能感。再加上高中物理各部分知識互相串聯,一個不會就都不會的現象非常普遍。這樣就導致了學生對物理學科產生了深奧難懂的刻板印象,從心理上產生了對物理的排斥。
針對這種學習物理的問題,教師要放平心態,不急不躁、循循善誘地教導學生學習物理。可以通過分享自身的學習物理的經驗,教給學生適合的方法,在短期內通過一定的成績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自我效能感。
多鼓勵學生,進而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有利于促進學生初高中物理課的銜接。
教師還可以通過物理實驗,自行操作或者讓學生親身體驗,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求知欲,更有利于學生在理解物理學科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形成理性思維的習慣,促進物理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物理題一聽就懂,一學就會,一做就錯
由于物理學科自身的特點和新課標對高中物理的要求,在物理教學中,需要學生較多的運用數學知識來分析物理問題,解決物理難題。所以在教學內容中也更多地涉及數學知識。
例如在高一的牛頓動力學(F=ma),天體運動,高二的靜電場(qE),恒定電流與電磁感應切割產生電動勢(E=BLv)等,都需要數學知識的結合。
不僅僅是算數法,代數法,而且還要運用到函數、圖像和導數極值等數學方法來解決物理問題,因此物理思維與數學思維密不可分。
同時,高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掌握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即邏輯思維能力。然而很多學生在這方面的鍛煉和學習程度各不相同,有些學生更習慣于形象思維,而缺乏抽象思維的能力,但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又能夠迅速地在頭腦中形成抽象的物理形象。因而才會形成“物理題學生聽過就懂,看過就會,講解過就明白,然而自己實踐操作時則發生錯誤”的現象。
例如在初中物理學習過程中:水平狀態下壓力等于物體的重力,許多學生就形成了在任何情況下,“壓力都等于物體的重力”的思維定勢,這種逆向遷移直接導致了高中物理學習的困難。
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立足于“理解基礎概念,掌握物理意義”的教學目標,不僅在知識講授過程中轉變學生的思維方式,更要在平時練習中多多強調。排除學生的錯誤認知。
例如在《力的合成》這一課中,重點要讓學生掌握分力、合力、力的合成等多重物理概念,掌握平行四邊形法則的物理意義。
并通過課題學習、隨堂練習、課后測驗等方式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和物理意義的掌握。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物理教學的核心是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培養理性思維,進而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針對現代高中物理教學的主要問題,教師只有認真思考,嚴謹治學,正確引導,創新實踐,才能有的放矢地在教學中解決問題,加深數理邏輯的培養,從而促進學生思想發展和理性認識。
參? 考? 文? 獻
[1]王亞平. 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存在問題和策略研究[J]. 高考,20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