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妍 李湘嬡

關鍵詞:立體書籍 科普書籍 書籍設計 發展意義
引言
科普即科學技術普及推廣的簡稱,指通過不同媒介以淺而易懂的形式向普遍受眾傳輸科學知識的過程。長久以來,科普圖書作為指導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書籍之一,在書籍市場中一直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信息時代背景下人們愈發膨脹的精神文化需求必然促使我國圖書行業規模迅猛擴增,書籍市場上的科普圖書也愈發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好似一派繁華景象。實則不然,雖說市場上的科普圖書銷售量呈上升趨勢,但實際可供受眾挑選的國內原創性科普圖書卻屈指可數,吸引受眾購買的多為國外引進科普圖書。且近年來新興媒介不斷推陳出新,逐步實現功能性和美觀性的有機統一,大大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這無疑導致了國內傳統科普書籍市場深受重創,而探索科普類立體書設計則成為了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科普圖書和立體書設計發展概況
立體書因周期、成本、工藝等因素在發展上受到極大的限制,可即便如此歐美地區的立體書還是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發展體系。但相較于歐美地區,國內的立體書則發展得較為緩慢。起步慢、起點低、技術落后加之原創人才不足使得國內立體書普遍存在涵蓋領域狹隘,發展片面以及結構不成規模等問題。
(一)國內現狀。發展的滯后必然使得國內與立體書相關的文獻著作十分貧瘠,可供研究參考的甚為稀缺。從現有著作來看,由劉楊和袁家寧聯合編著的《現代插畫與書籍裝幀設計》從立體書的發展、定位、形式、功能、構成與制作流程等角度進行了籠統的介紹,概念相對模糊;臺灣林訓民的《立體書研究》雖對玩具立體書進行較為全面的探索,但對每個方面研究領域的探索都是淺嘗輒止,理論結構不成體系,不具備學術研究的權威性;而在期刊論文中,車思漫的《立體書視覺造型設計研究》中雖對立體書的造型結構特征進行了探索,但分類較為雜亂,且對于方法論的研究未作出明確的定義,缺乏實際案例依據;再者洪纓和李朱的《中國立體出版物的發展研究及其前景展望》一文雖提出立體出版物對我國的出版業具有重要意義,并分析了立體出版物在國內外的當前現狀,但對于解決現狀問題的方法論研究尚未深入探索。由此可見我國現有的立體書相關研究文獻主要集中于種類結構造型、兒童的玩具書研究、發展前景、未來市場趨勢等方面,具備有全面深入研究的文獻資料尚且處于空缺狀態。
(二)國外現狀。國外的立體書籍不僅在技術上發展的較為完整,且相關的書籍著作和文獻資料也頗為豐富,具有較大的參考研究價值。首先,《立體書制作指南》一書對立體紙藝結構作了詳細的分析和介紹,且書籍本身就以立體書籍的形式呈現,書中每處涉及到的紙藝結構都像教具一樣直觀呈現,便于讀者直觀接收訊息以及理解記憶相關知識點,可學習性較為完整。而由保羅.杰克遜編撰的《跟大師學做由美國立體紙藝立體書》則增設了大量實景操作照片和案例分析,且在書中加入具有切割、壓痕的圖紙,極大程度上提高了書籍的實用性;且書中除了對基礎白模結構的介紹,還對單獨的結構如何相互組合以及制作工具也進行了系統闡述。其次英國的《創意立體賀卡大全》一書更是包含數百件作品的具體教學和分解演示,且更為人性化的是書籍的相關教程都根據工藝的復雜程度統一排序,便于讀者學習制作。從當前市面立體書籍著作不難看出大多優質參考書籍是出于國外的設計師編撰整合,這些相關著作不僅對當今紙藝結構的發掘和立體結構的再創新具有重要意義,更為當代立體書籍設計散發新的活力打下基礎。
(三)國內科普圖書發展。我國科普類書籍設計主要問題:科普圖書版式設計與信息復雜冗長上的沖突,專業知識的嚴謹性和內容表達的生動性上的沖突,復雜化知識體系和立體結構結合上的沖突。這就要求作者在匯編圖書時在注重科學性的同事也需通俗易懂,且生動有趣。加之科普書的專業性也大大增加了書籍出版的難度,許多冷門知識點的搜集和整合加劇了出版的難度。在這種形式下科普圖書每年出版自然呈現出有量沒有質的現象。且市面上的科普書普遍連專業性知識的更新換代都十分不充分,知識陳舊和語言生硬的圖書更是濫竽充數,更不用說版式設計和營銷方式上的創新性探索了,在這種困境下國內的科普類書籍急需尋找一條發展之路。
二、科普類立體書設計理論意義
(一)基于科普類書籍角度分析。據數據統計我國小說類、教育類、文藝類等書籍的銷量要遠遠大于科普類書籍,作為市場占額比重最少的書籍,其形式岌岌可危。原因可歸結為兩點:第一,社會主義文化事業逐步推進,人們對于精神消費的渴求迅速擴張。審美水平的不斷提升使人們對于書籍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瀏覽閱讀,視覺的美感也是必不可少的考量因素。當下的科普類書籍版式中規中矩,內容枯燥乏味,其用戶體驗極為不佳。第二,科技的創新使得電子閱讀設備廣泛普及,為人們的閱讀搜索提供了極大便利。且目前市場上的科普類書籍排版擁擠而混亂、信息分散而冗長,查詢繁瑣而復雜。從直觀性、便捷性乃至于信息量等方面都無法滿足受眾的需求,必然導致市場滯銷。而立體書籍可以將科普書籍以立體結構呈現出來,實現了科普知識可視化展現,有利于讀者直觀獲取信息和理解復雜抽象的知識。故科普類立圖書籍設計研究有利于視覺傳達設計與科普知識融合,為科普書籍的發展提出了新出路。
(二)基于立體書籍角度分析。近年來立體書籍因獨特的藝術手法、巧妙的立體結構和多感官、多維度的交互式閱讀體驗,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和追捧。但國內的立體書籍發展相對較晚,且受困于各種因素,導致國內的立體書籍在制作、設計、營銷、推廣等多方面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國內現有的立體書大多面向于已有兒童的繪本,而其他領域的立體書尚未得到開發,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國內的立體書籍的發展。為尋求國內立體書籍更廣闊的發展渠道,就必須拓寬立體書籍的市場經營范圍,推進立體書籍與不同學科、不同行業的創新性結合,將內容復雜且難以通過文字或平面圖形來解釋的知識點以立體結構直觀展示,化難為簡的同時寓教于樂,適用于廣大的群體。故科普類立體書籍設計研究對于推動國內立體書籍在各領域的應用和發展具有一定積極影響。
(三)基于設計研究角度分析,首先從立體書籍的結構形態上看,科普類立體書籍設計研究有利于進一步分析立體書籍中的結構設計解構和空間拓展,促進多元空間下的結構合理化研究,推導結構優化方法論;其次科普類立體書籍設計研究為歸納符合時代的立體書籍藝術審美、客觀規律的要求以及初步構建起人性化和系統化的立體書籍設計理論體系提供了更為豐富的理論點和實踐案例;且科普類立體書籍設計研究為其實踐研究奠定深厚的基礎理論依據,同時也為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好前期準備。
三、科普類立體書設計實踐意義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有兩對主要矛盾,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故生產力、生產關系以及上層建筑這三者的聯系和作用都是雙向的。上層建筑包括了政治上的上層建筑和思想上的上層建筑,科普類立體書籍設計研究作為思想上的上層建筑,一定程度上對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具有影響。
(一)生產力是由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勞動者三個基本要素構成,且包括了科學技術。探索科普類立體書籍設計研究有利于推動印后加工技術的發展,加速立體書籍的印刷出版,帶動立體書籍的市場生產力;其還有利于研究多元空間下的結構優化技術,促進我國立體書籍的原創技術的發展,挖掘具有中國特色的原創型技術人才。如圖1-3的《深航帶你去飛行》立體書。這本立體書是由深圳航空公司在2016年首次出版社及,并在2018年推出了2.0版本,這本立體書作為一本機上讀物成功地吸引了廣大受眾的注意,書籍本身以深航員工和深航飛機作為原型設計參考,將飛機的機主結構、飛行原理以及安全隱患融入故事腳本,在推廣公司文化的同時還受眾科普了飛機成績知識和航空安全理念,具有品牌影響力。這本立體書作為國內民航業的領頭羊一定程度地上促進了國內科普類立體書籍的應用和發展,也推動了國內立體書籍原創人才的誕生。
(二)廣義的生產關系指代人們在再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在書籍市場的生產和消費過程中,消費群體的作為核心受眾,對其具有一定的影響,而當代受眾對書籍的購買程度取決于書籍本身的價值,因此書籍本身的價值是影響其生產和消費不可或缺因素。呂敬人先生在其《書藝問道》中提出了對當代書美學價值的評估標準,他說:“現代書籍美學的價值標準,是致力于傳統書卷美與現代書籍形態相同的探索過程,創造具有主觀能共性的設計產物,啟發讀者在閱讀中尋找并得到自由感受,萌發豐富的想象力。”對生產而言,科普類立體書籍設計研究是基于視覺傳達設計和科普知識的融合,有利于促進設計的生產應用;科普類立體書籍設計研究是通過對書籍本身視覺形象的美化使其以具有欣賞性、審美性、收藏性的藝術品形式呈現出來,有利于促進藝術的生產加工;科普類立體書籍設計研究是基于立體書籍在科普圖書領域發展的探索性研究,有利于于促進科學文化知識的生產傳播。對消費而言,科普類立體書籍設計研究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對傳統科普書籍進行的設計研究探索,有利于促進人們的精神消費;且科普類立體書籍研究設計是針對國內立體書籍的多領域應用的研究,使國內的立體書籍品種更加豐富,市場更為廣闊,促進立體書籍市場消費。如圖4.6的《嫦娥探月立體書》,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科普類立體書籍,《嫦娥探月立體書》在2018年被國家科技部列為“全國優秀科普作品”,并獲得了國家各部門機關的肯定,響應了科技強國的政策,在社會上得到了廣泛推薦閱讀,同時這本立體書也被列入了2018年中國出版30本好書。這兒立體書包含70余組互動機關,通過小冊子、翻翻頁以及大立體等多種結構形式的互動機關,使受眾在參與互動的過程的同時獲知中國探月工程整個發展歷程,斬獲宇宙奧秘和航天知識,實現寓教于樂且促進科普書籍發展的同時,推動了國內立體書籍市場的發展,帶動了書籍市場經濟的回升。
總結
探索科普類立體書籍設計研究意義是基于科普類書籍的探索。科普類書籍作為功能性書籍不僅要承擔起引導群眾掌握相關知識的責任,更要幫助群眾形成科學意識、銘記科學精神,并學會以科學方法思考問題。且科普類書籍是國家推進科普戰略發展的核心要素,探索探索科普類立體書設計研究意義一定程度上也可謂是響應國家科普戰略。且探索科普類立體書籍設計研究是以立體書的形式呈現,國內現在的立體書主要是面向低幼兒童的玩具書,對于其他領域的應用開發較少,本文從理論上、實踐上對立體書籍設計在科普類圖書領域的應用意義進行總結歸納,有利于國內推進科普立體書籍設計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