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媛媛
(安徽省池州市人民醫院血透室 安徽 池州 247000)
終末期腎病屬于不可逆性腎衰竭,早期部分患者無明顯不適感,但隨著腎功能的逐漸下降,致毒素在腎臟內不斷積累,可引起惡心嘔吐、胃納差、貧血等一系列癥狀。尤其對于老年患者而言,常伴有多種基礎病,更加不利于患者身體健康,并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1]。既往針對該疾病所采取的常規治療手段療效欠佳,而近年來,隨著血液凈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愈來愈多的患者傾向于選擇血液透析來延續生命。本研究試探討血液透析在老年終末期腎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接收的60例老年終末期腎病患者,并隨機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均3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63~82歲,平均(72.62±6.35)歲;病程2~8個月,平均(5.03±1.28)個月。觀察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64~81歲,平均(72.49±6.22)歲;病程2~7個月,平均(4.86±1.15)個月。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即對高血壓、糖尿病等原發病進行控制,并使用藥用炭將患者腸道內毒素清除。觀察組實施血液透析治療,方法:采用碳酸氫鹽透析液行血液透析,透析過程中將血流量設定于200mL/min,透析液流速一般調控在500mL/min,并給予低分子肝素治療,劑量在30.11mg左右。為患者設置動靜脈內瘺,若患者不適合做內瘺時,可于其頸內靜脈長期留置雙腔管道,4~5h/次,每周治療頻次為3次。
于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采用森美康JCA-BM6010/C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兩組患者血紅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并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測定其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
顯效:臨床癥狀均消失,患者無不適感;有效:癥狀有所改善,患者不適感較輕微;無效:癥狀無任何改善,患者不適感明顯。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對照組30例患者治療后顯效、有效、無效各9(30.00%)例、13(43.33%)例、8(26.67%)例,總有效率達93.33%,觀察組30例患者治療后顯效、有效、無效各21(70.00%)例、7(23.33%)例、2(6.67%)例,總有效率達73.33%,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兩組治療前Hb、ALB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Hb、ALB水平均有增高(P<0.05),對照組與治療前比較無顯著變化(P>0.05);觀察組治療后Hb、ALB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營養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s,g/L)

表1 兩組患者營養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s,g/L)
組別nHbALB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3085.41±13.8495.21±11.53 33.49±7.28 36.16±5.04對照組3085.25±13.4788.64±10.36 33.61±7.03 32.58±7.24 t-0.0452.3220.0652.223 P-0.9640.0240.9480.030
兩組治療前CRP、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RP、TNF-α水平均有下降(P<0.05),且觀察組下降程度更為顯著(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s)

表2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s)
組別n CRP(mg/L)TNF-α(ng/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3011.23±3.368.84±1.96 92.47±8.63 79.71±6.85對照組3011.55±3.17 10.03±2.54 92.84±8.41 87.53±7.15 t-0.3792.0320.1684.326 P-0.7060.0470.8670.000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平均壽命顯著延長,人口老齡化問題變得日趨嚴峻,也使得患慢性腎病的老年人逐漸增加。終末期腎病是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等各種慢性腎病的終末階段,其概念與尿毒癥較為相似,只是在診斷標準上存在著一些細微差別。一般當患者腎小球濾過率降至5mL以下時便可判定為終末期腎病,且在這一過程中,往往導致患者腎病進行5期[2]。根據該疾病的臨床特點,患者通常會出現大量毒素在人體內蓄積的情況,同時其可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水腫、惡心嘔吐、口腔氨臭等癥狀,使患者生命健康受到極大影響。
通過使終末期腎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療,可有效清除患者體內多余體液,使水鈉潴留得以解除;可降低患者容量負荷,緩解或消除患者體內炎癥,并能增強患者對促紅細胞生成素的敏感性,有效糾正患者貧血[3]。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有效率93.3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33%;觀察組治療后Hb、ALB水平均有升高,且高于對照組;觀察組CRP、TNF-α水平均下降,且低于對照組。說明采用血液透析治療可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營養狀況,減輕其炎癥反應。另外,與青壯年相比,老年患者常合高血壓、糖尿病等原發性疾病,使血液透析的風險系數及難度大大增加。故針對老年患者,在血液透析過程中應合理控制血流量、透析液流速,并結合其病況、身體多方面因素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以避免發生醫療事故[4]。
綜上所述,老年終末期腎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療,臨床療效顯著,患者營養狀況及微炎癥狀況改善作用明顯,不失為一種理想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