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琳婧 張培先 龍軼 丁萬寶 李巖 林墾(通訊作者)
(1昆明市延安醫院腫瘤科 云南 昆明 650000)
(2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鼻咽癌發病初期臨床癥狀表現并不明顯,主要以流涕表現為主,常與感冒等病癥混淆,不易引起患者重視。通常患者發現時,鼻咽癌已經發展至中晚期,此時放療為主要治療手段,放療后患者可產生極為明顯的不良反應,因此,治療依從性較低[1]。經過大量臨床實踐證明,放療后鼻咽癌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營養不良,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生存率,通過給予營養支持治療,可使患者預后得以改善,減輕放療所帶來的不良反應,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2]。本文主要探究全程營養支持治療對鼻咽癌急性放療反應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效果,報告如下。
將昆明市延安醫院腫瘤科接診的88例的鼻咽癌的患者作為研究主體,依據奇偶法將全部鼻咽癌患者均分為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組患者44例采用全程營養支持,對照組患者44例采用日常飲食干預。實驗組患者中,男性患者為22例,女性患者為22例,患者的年齡為35~75歲,平均年齡為(54.58±3.63)歲,其中,鱗癌患者為28例,腺癌患者為16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為21例,女性患者為23例,患者的年齡為34~74歲,平均年齡為(53.62±3.86)歲,其中,鱗癌患者為27例,腺癌患者為17例;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上述一般資料比較,年齡、癌癥類型差異性不顯著,統計學意義不存在(P>0.05)。
兩組患者的均采用相同的放療手段治療。
對照組患者僅進行日常飲食營養補充,除此之外,不給予任何營養支持。實驗組患者采用全程營養支持治療,實施全程營養支持前,護理人員應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并根據飲食習慣制定個性化飲食方案,保證患者每日營養攝入量均能夠滿足機體需求,若患者能夠自主進食可選擇口服營養劑,若患者不能自主進食,則以鼻飼營養劑為主,使用營養劑均為瑞能(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20589,2010-09-30,生產單位:華瑞制藥有限公司),使用劑量根據25~30kcal×(1.2~1.3)基礎代謝能量消耗公式計算。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血紅蛋白(Hb)、白蛋白(ALB)指標變化情況。治療依從性=完全依從性率+一般依從率。
本次研究的88例鼻咽癌患者所有數據均行SPSS17.0軟件處理,用(±s)的形式表示Hb、ALB指標變化,行t檢驗,用率(%)的形式表示治療依從性,行χ2檢驗,當數據對比呈現為P<0.05的差異性時,統計學意義存在。
實驗組患者的Hb、ALB指標變化情況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Hb、ALB指標變化對比(±s,g/L)

表1 兩組患者的Hb、ALB指標變化對比(±s,g/L)
組別nHbALB實驗組44132.64±10.3441.73±5.22對照組44127.56±6.5238.49±4.14 t值-2.75663.2258 P值-0.00710.0018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對比 (例)
惡性腫瘤患者常伴有營養不良等并發癥,放射療法治療鼻咽癌可使患者自身的能量被消耗,影響患者的吞咽功能,最終導致患者出現營養不良等并發癥,可引起嘔吐、味覺改變等應激反應,使患者治療依從性相對較低,應將全程營養支持治療作為輔助治療手段[3]。
全程營養支持治療主要為給予患者瑞能腸內營養乳劑治療,使患者體內的能量得以提高。血紅蛋白和白蛋白是評價患者營養狀態的重要指標,敏感性極高。當患者血紅蛋白以及白蛋白下降較為明顯時,可預示著鼻咽癌患者預后并不理想,若白蛋白濃度急劇下降,則可導致患者死亡。給予患者全程營養支持治療后,可使患者營養不良狀況得到有效改善,降低因放射治療而帶來的不良反應,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得以提高[4]。通常情況下,急性放射反應主要以黏膜炎為主,鼻咽癌患者的放射劑量與粘膜炎病情程度呈正相關,放療劑量加大時,可加重黏膜炎,導致患者營養不良現象更為嚴重,因此,對患者實施全程營養支持干預和有效保護患者的黏膜組織,降低放射治療對機體造成損傷,使放射療法的安全性得以提高[5]。
綜上所述,全程營養支持治療可有效降低鼻咽癌急性放療反應,該種治療方式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