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美印 黃星 陳惠禺 劉芳欣
(廣州市番禺區中心醫院婦產科 廣東 廣州 511400)
盆底功能障礙主要包括盆腔臟器脫垂和壓力性尿失禁,以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壓力性尿失禁、排便障礙及性功能障礙等為主要臨床表現[1]。雖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卻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產后盆底功能障礙逐漸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點[2]。目前,常以肌肉訓練、陰道啞鈴、生物反饋電刺激等對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患者進行康復訓練[3]。本研究中,予49例產后盆地功能障礙患者陰道啞鈴盆底康復訓練聯合生物反饋治療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盆底肌電壓及疲勞度變化(±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盆底肌電壓及疲勞度變化(±s)
注:*表示與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n盆底肌電壓Ⅰ類纖維Ⅱ類纖維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A組496.38±1.5224.57±2.07*8.34±0.923.27±0.68*8.92±1.053.46±0.63*B組496.14±1.4914.43±1.54*8.51±1.025.42±0.47*9.10±1.136.46±0.85*t-0.78927.511-0.866-18.207-0.817-19.848 P-0.4320.0000.3880.0000.4160.000
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98例產后盆底功能障礙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A組,49例)和對照組(B組,49例)。選入標準[4]:所有患者均為產后42d復查發現并確診為盆底功能障礙者。除外:(1)合并心、腦、肺等重要臟器嚴重病變者;(2)合并腫瘤者;(3)合并心身疾病無法配合治療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均予陰道啞鈴康復訓練,以陰道啞鈴(廣州杉山醫療器械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生產批號2012121301)進行訓練,啞鈴由大到小開展訓練,1/日,每次訓練時間15~20min,連續治療3個月。在此基礎上,予A組生物反饋電刺激訓練輔助治療,選用PHENIX USB 8神經肌肉治療儀開展訓練,由經驗豐富的醫師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調節治療參數,每次治療時間30min左右,每周2次,連續治療10次[5]。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盆底肌肉肌力、疲勞度及盆底肌電壓情況。以PHENIX USB 8神經肌肉治療儀測定治療前后患者盆底肌肉肌力、疲勞度及盆底肌電壓。疲勞度以每秒肌力下降百分比表示。
治療前,兩組肌力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肌力均較前顯著增強,A組增強效果更佳(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盆底肌肉肌力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盆底肌肉肌力比較(±s)
注:*表示與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nⅠ類纖維(級)Ⅱ類纖維(級)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A組491.18±0.524.59±0.67*1.12±0.474.45±0.68*B組491.14±0.493.57±0.54*1.09±0.513.42±0.45*t 0.3928.2970.3038.842 P 0.6960.0000.7630.000
治療后,兩組盆底肌電壓及疲勞度均較前顯著改善,A組改善效果更佳(P<0.05),見表3。
產后盆底功能障礙多與妊娠及分娩過程中盆底肌肉組織持續受損相關[6]。常見的臨床表現有壓力性尿失禁、子宮脫垂及性功能障礙等,如不予以及時有效的處置,盆底肌肉往往會呈現損傷后適應甚至進一步加重損傷,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研究證實[7],在產后進行及時有效的康復訓練可有效緩解盆底功能障礙情況。目前,常用的盆底康復訓練方法有盆底肌肉訓練、陰道啞鈴、生物反饋電刺激等。本研究中,我們主要分析陰道啞鈴盆底康復訓練聯合生物反饋對產后盆底肌力及疲勞度的影響。
生物反饋電刺激通過不斷調節的低頻電刺激患者陰道組織以恢復期功能受損的本體感受器,提高肌肉組織興奮性,從而達到被動的進行肌肉收縮的目的。研究證實,生物反饋電刺激可顯著改善產后盆底肌肉張力[8]。本研究中,予A組陰道啞鈴盆底康復訓練聯合生物反饋,不僅能增強產后盆底肌肉觸覺敏感性且陰道啞鈴訓練可顯著增強盆底肌肉收縮力。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盆底肌肉肌力、疲勞度及盆底肌電壓均較前顯著改善(P<0.05);相比于B組,A組盆底肌肉肌力、盆底肌電壓顯著升高,疲勞度顯著降低(P<0.05)。表明兩種治療方案聯用可顯著增強對盆底功能障礙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陰道啞鈴盆底康復訓練不僅顯著改善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患者盆底功能,還降低疲勞度,與生物反饋電刺激訓練聯用可顯著提高其治療效果,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