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云南 昆明 650033)
本次研究100位泌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患者均來于我院。這100位患者在我院的治療期間是2018年2月—7月,將100位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對照組有50位患者,男患者31名,女患者19名;患者年齡在29到71之間,平均年齡(46.2±7.8)歲。患者的類型以及與之對應的人數分別為:腎盂癌15名、嗜鉻細胞瘤8名、腎上腺皮質腺瘤27名;舒適組有52名,男患者29名,女患者21名;患者年齡在30到69之間,平均年齡(45.5±7.5)歲。患者的類型以及與之對應的人數分別為:腎盂癌17名、嗜鉻細胞瘤11名、腎上腺皮質腺瘤2名。泌尿外科患者在年齡差方面、性別方面與疾病方面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對照組與舒適組采用的護理方式可從以下方面詳細展開。對照組:對照組護理方式相對簡單,對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患者采用常規類型的護理方式。舒適組:對照組護理方式相對復雜。對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患者的護理方式按照護理時間劃分為三個階段。(1)術前:大部患者容易對手術產生恐懼心理。對于醫院相關人員來講,他們就需要著力疏導患者心理,減少患者心理壓力。例如,醫院相關人員可以為患者講解后腹腔鏡手術的優勢,提高患者治愈自信心。(2)術中:術中是后腹腔鏡手術成功的關鍵時期,醫院相關人員需要安慰患者。如,醫院相關人員告訴患者在手術在時間、創傷、瘢痕、治愈的效果等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以便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同時醫院相關人員需要為患者提供貼心的服務,如醫院相關人員需要幫助患者擺好合適麻醉體位。在手術時,醫院相關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適當的安慰。醫院相關人員需要專心的做手術,避免在手術室之中與他人進行不必要的交流,保證手術的順利開展。在手術結束后,醫院相關人員需要為患者處理身體上消毒液、血漬等。同時醫院相關人員需要平穩的把患者放入到相應病房當中。(3)術后:術后是患者恢復身體機能的關鍵時期。術后患者肩背部會出現疼痛感覺,這是常見的術后常見的癥狀,對手術恢復并沒有太大的影響。同時這種疼痛感通過持續低流量吸氧等方法能夠得到有效緩解。因此,醫院相關人員需要提前告知患者,減輕患者心理壓力。此外,醫院相關人員需要告知患者在術后要盡早下床活動。
應用SAS與SDS判斷對照組與舒適組對泌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患者心理和應激反應收獲的效果。同時相關人員需要對比兩組患者在SBP和心率的變化。
本次實驗主要是應用SPSS17.0軟件分析所得出的兩組患者的心理與應激反應的數據。計量資料均數的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護理前,兩組SDS和SAS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SDS和SAS評分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比較 (±s,分)

表1 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比較 (±s,分)
和護理前護理后SDSSASSDSSAS舒適組46.26±5.9842.37±5.7632.39±5.0933.51±4.82對照組47.31±6.1142.41±5.1942.13±6.0343.01±5.38 P>0.05>0.05<0.05<0.05
兩組入院時血壓、心率無顯著差異,入院護理后,兩組血壓、心率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血壓和心率比較 (±s)

表2 兩組護理前后血壓和心率比較 (±s)
血壓(mmHg)心率(次/分鐘)入院時120.29±10.2979.23±8.15舒適組麻醉前122.67±12.5181.31±8.32手術結束1天122.71±11.3780.14±8.34入院時122.21±10.5979.35±8.62對照組麻醉前142.27±14.2492.12±8.24手術結束1天142.28±13.4289.41±8.74
由于患者對后腹腔鏡手術了解的相對較少,患者往往對手術感到驚慌。例如,患者的心情會比較低落。在心理的影響之下,患者的身體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影響術后健康。例如,患者的機體紊亂,身體各大系統運作能力降低。這時手術的護理工作具有必要性。不同的護理方式對患者的心理和應激反應的具有不同的影響本次把100名患者分為了對照組與舒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舒適組采用舒適護理。舒適組在 SAS、SDS、以及在入院后、麻醉前、手術結束一天之后SBP(mm Hg)與心率(次/min)效果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醫院應該積極對后腹腔鏡泌尿系統手術患者運用舒適護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