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俊,許東晴
?
上海市朱涇社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BMI、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癥流行現狀及關系分析
李 俊,許東晴
上海市金山區朱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201599。
了解上海市朱涇社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體質指數(BMI)、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癥的流行現狀,探討BMI與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脂血癥的關系,為今后更好地制定轄區老年人健康促進策略提供依據。2017年對該鎮7,690名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體檢,其中男性3,611名,平均年齡為(70.95±5.40)歲;女性4,079名,平均年齡(72.94±5.97)歲。體檢內容包括BMI、血壓、空腹血糖、血脂等。應用描述性流行病學對體檢結果進行分析。7,690名65歲及以上老年人平均BMI為(24.03±3.49)kg/m2,超重、肥胖、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脂血癥的檢出率分別為35.70%、11.78%、45.47%、11.61%和25.85%。超重、肥胖、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脂血癥檢出率均是女性高于男性、城鎮高于農村。隨著年齡的增長,超重和肥胖的檢出率呈逐步下降的趨勢,而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脂血癥的檢出率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BMI在超重、肥胖范圍內人群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脂血癥的檢出率高于BMI在正常范圍內人群。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超重、肥胖、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脂血癥檢出率仍處于較高水平。應加強轄區老年人健康生活干預,控制體重,尤其是針對城鎮中的女性,應作為重點健康教育干預對象加以干預,從而達到預防慢性病的目的。
體質指數;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癥;關系分析
目前,中國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斷上升,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據統計預測,到2050年這一比例還將上升30%[1]。為全面了解和掌握轄區內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制定相關的健康促進策略顯得尤為重要。體質指數(BMI)屬于臨床檢測較為容易且預測性較好的指標[2]。根據國內外研究顯示,肥胖癥與許多疾病有關,是引起高血壓及其他心腦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之一[3],同時也是高血壓致病率高、并發癥多的常見原因和誘因,也成為影響著人類生命健康的全球化問題[4]。此次研究通過對朱涇社區7,690名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體檢資料統計分析,目的在于掌握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BMI、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癥的流行現狀,探討BMI與血壓、血糖及血脂之間的關系。
資料2017年4—8月對上海市金山區朱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690名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橫斷面調查。所有體驗人員均在知情狀態下配合本次調查。
1.2.1 體檢項目
根據醫院體檢相關程序進行體檢。所檢項目有身高、體重、血壓(BP)、空腹血糖(FPG)、血清總膽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1.2.2 判定標準
BMI判斷標準[5]:依照2001年我國成年人肥胖與超重BMI標準,BMI<24 kg/m2為正常,28>BMI≥24 kg/m2為超重,BMI≥28 kg/m2為肥胖。本研究將超重和肥胖定義為BMI異常。血糖判斷標準[6]:FPG≥7.07 mmol/L,或餐后任意時間血糖水平≥11.17 mmol/L,或OGTT試驗中2 h血糖值≥11.17 mmol/L,均為高血糖。血脂判斷標準[7]:TC>5.18 mmol/L或TG>1.7 mmol/L為高脂血癥。血壓判斷標準[8]:采用套袖式血壓計,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判定為高血壓。
7,690名65歲及以上老年人平均BMI為(24.03±3.49)kg/m2,其中男性為(23.84±3.29)kg/m2,女性為(24.19±3.65)kg/m2。女性BMI略高于男性。男女平均BMI比較有統計學差異(=4.40,<0.05)。BMI在正常、超重、肥胖范圍的分別占52.52%、35.70%和11.78%。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癥的檢出率分別為45.47%、11.61%和25.85%。
不同性別BMI分布中,男性正常比例略多于女性(χ=7.141,<0.01),女性肥胖比例率高于男性(χ=17.087,<0.05)。不同年齡段BMI分布中,66~75歲組超重比例較其他兩組高,隨著年齡段的上升,超重的比例有一定的下降趨勢(趨勢χ=33.514,<0.01)。不同地區BMI分布中,城鎮地區超重和肥胖比例高于農村地區(χ分別為6.718和11.903,P均<0.05)。見表1。

表1 7,690名65歲及以上老年人BMI分布情況 [n(%)]
不同性別的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癥的檢出情況顯示,女性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癥的檢出率略高于男性,其中高血糖和高脂血癥男女比較有統計學差異(<0.05)。不同年齡段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癥檢出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高血壓、高血糖的檢出率逐步升高(趨勢χ分別為22.682和236.594,均<0.01)。不同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癥檢出顯示,城鎮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癥的檢出率高于農村地區,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2。
BMI在超重和肥胖范圍內的人群中的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癥的檢出率均高于BMI在正常范圍的人群。其中以肥胖人群檢出率為最高。三者的檢出率比較均有統計學差異(<0.05)。見表3。

表2 7,690名65歲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癥檢出情況

表3 BMI與血壓、血糖、血脂的關系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如何改善老年人的生存質量有特殊意義,是關系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的重大問題[9]。及時了解和掌握社區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并加以正確的干預,對改善其生活質量有極大的幫助。
本研究顯示,上海市朱涇社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超重和肥胖檢出率分別為35.70%和11.78%。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癥的檢出率分別為45.47%,11.61%和25.85%。與工業區社區報道的結果較為接近,處于全市的中等水平[10-11]。女性超重和肥胖的檢出率高于男性,與國內相關報道的男性超重和肥胖的檢出率高于女性有所不同[12-13]。可能由于不同的生活地理位置和生活習慣造成了人群超重和肥胖的分布不同。女性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癥檢出率高于男性。這可能與65歲以后女性在絕經后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有一定關聯,國內大量的研究資料顯示,雌激素水平對預防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脂血癥有一定的影響[14]。不同的年齡段研究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超重和肥胖的檢出率呈現下降的趨勢,而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癥的檢出率卻呈現上升趨勢,提示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年齡與超重和肥胖呈負相關,與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脂血癥呈正相關。導致此現象的原因可能與機體的進一步衰老,新陳代謝進一步的降低等多維度因素有關[15]。城鎮地區的超重、肥胖以及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癥的檢出率均高于農村地區,這與國內相關報道相一致[12]。可能由于農村地區居民體力活比城鎮多引起。從整個BMI分布與血壓、血糖、血脂的關系來看,BMI在超重和肥胖范圍內的人群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脂血癥的檢出率均高于BMI在正常范圍的人群,這與國內大多相關研究一致[2-3],提示維持正常的BMI可有效預防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脂血癥的發生。
綜合上述,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超重、肥胖及慢性病的防控工作仍然嚴峻,為此,我們要長期不懈得定期開展社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并結合體檢結果制定科學可行的行為干預措施。尤其是針對城鎮女性,從適量運動、合理膳食、良好的生活習慣等幾個方面入手,借助家庭醫生團隊的力量,逐步通過各種途徑的健康教育,行為干預,切實的去提升老年人的自我防病意識,改正原有的不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進一步控制自身體重,預防慢性病的發生,從而真正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質量。
[1] 孫江超. 我國人口老齡化及農村養老保障體系的構建[J]. 特區經濟, 2011(5):182-184.
[2] 董強. 中年人體質量指數與高血壓、血脂及血糖的關系探討[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3, 6(10):99-100.
[3] 朱治省, 金輝華. 健康體檢人群體質量指數與血壓、血脂及血糖關系的研究[J].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4, 35(7):936-937.
[4] 李銀山, 張靜虹, 潘俊海, 等. 10003例在崗人員體質量指數與血壓、血脂及血糖關系的研究[J]. 寧夏醫學雜志, 2015, 37(1):76-78.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疾病控制司. 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3:3.
[6] 萬學紅, 盧雪峰. 診斷學[M]. 8 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3:334-526.
[7]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修訂聯合委員會.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訂版)[J]. 中國循環雜志, 2016, 31(10):937-950.
[8] 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1, 39:579-616.
[9] 嚴蓓蓓. 泰州市某社區60歲以上老年人體檢結果分析[J]. 實驗與檢驗醫學, 2014, 32(6):786-787,796.
[10] 劉銳, 楊旦紅. 上海市金山工業區65歲及以上老人健康體檢結果分析[J]. 上海醫藥, 2017, 38(8):46-49.
[11] 趙西芳, 黃學. 上海市某社區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結果分析[J]. 中國社區醫師, 2017, 33(12):102-103.
[12] 王婷, 谷多, 荊淑杰, 等. 長春市某社區60歲以上老年人體檢結果[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 35(19): 5614-5615.
[13] 王麗敏, 楊春生, 王達, 等. 中年人體質指數與高血壓、血脂及血糖關系的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 2011, 14(5):503-505.
[14] 劉昭璐. 中國成年人群不同肥胖指標的變化趨勢及對高血壓的影響因素研究[D]. 濟南: 山東大學, 2016.
[15] 葛亮, 王樺, 張艷芳. 老年醫學研究現狀與發展[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 33(19):4927-4930.
Epidemiological Status and Relationship Analysis of BMI, Hypertension, Hyperlipidemia, and Hyperglycemia Among the Elderly Aged 65 or Older in Zhujing Community of Shanghai
To understand the prevalence of body mass index (BMI), hypertension, hyperglycemia and hyperlipidemia among the elderly aged 65 and over in Zhujing Community of Shanghai.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MI and hypertension, hyperglycemia and hyperlipidemia, so 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better formulation of health promotion strategies for the elderly in Zhujing community.In 2017, 7,690 the elderly aged 65 and over in this town were examined, including 3,611 males with an average (70.95±5.40) years old, and 4,079 females with an average (72.94 ±5.97) years old. Physical examination included body mass index (BMI), blood pressure, fasting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s and so on. The result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The average BMI of 7,690 the elderly aged 65 and over was (24.03±3.49) kg/m2. The detection rates of overweight, obesity, hypertension, hyperglycemia and hyperlipidemia were 35.70%, 11.78%, 45.47%, 11.61% and 25.85%, respectively. The detection rates of overweight, obesity, hypertension, hyperglycemia and hyperlipidemia were higher in female than in men. The city was higher than the countryside;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the detection rat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showed a gradual decline, while the detection rate of hypertension, hyperglycemia and hyperlipidemia showed a trend of gradual increase. The detection rate of hypertension, hyperglycemia and hyperlipidemia in the overweight and obesit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rmal group.The detection rates of overweight, obesity, hypertension, hyperglycemia and dyslipidemia among the elderly aged 65 and over remained at a high level. the health life intervention should been strengthened for weight control, in order to enhance their physical quality, especially for the town of women, should be the focus of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pre Objective of 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s.
BMI; Hypertension; Hyperglycemia; Hyperlipidemia; Relationship analysis
10.16117/j.cnki.31-1974/r.201901013
李俊,男,主管醫師,主要從事全科醫生工作,lijunjs_cdc@163.com。
許東晴,masterxken@126.com。
2018-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