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3月31日文章,原題:中國足協希望歸化球員培養“愛國主義情懷”并了解黨的歷史和基本理論按照中國足協要求,希望代表中國參賽的外國足球運動員僅僅宣布放棄原來國籍并加入中國國籍還不夠。如今,其所在俱樂部應培養這些球員的愛國主義情懷,并每月向足協提交書面報告,跟蹤其思想、生活、訓練、比賽的狀態。這是中國足協近日發布的入籍球員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中作出的規定。
在國際賽事中表現一再令人失望后,中國足協開始吸引具有華人血統的年輕外國球員參加中超聯賽并加入中國國家隊。目前,中國僅為在國內頂尖俱樂部效力且父母或祖父母為華人的外國球員辦理入籍手續,這些球員必須愿意放棄原國籍并申請歸化為中國公民。
如今中國足協作出進一步要求,根據上述管理暫行規定,與此類球員簽約的俱樂部除了培養其愛國主義情懷,還應對其進行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了解中國歷史和現實國情,制訂中文學習計劃。不僅如此,入籍球員還應能識國旗、認國徽、唱國歌。他們應了解中國政治,俱樂部所在基層黨組織應對入籍球員進行黨的歷史、基本理論的普及教育。
今年2月,原挪威籍球員侯永永成為中國首名歸化球員,并效力于北京中赫國安俱樂部。在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歸化后,其他一些外國球員也正加入中國國籍,包括來自英格蘭的前阿森納俱樂部球員李可等。另一名英格蘭球員布朗寧加盟廣州恒大淘寶俱樂部并正在辦理歸化手續。此外,還有另外3名外國球員申請中國國籍。
為推動國內足球運動發展,中國已采取各種措施,包括歸化外國球員并在全國開辦足球學校等,以實現中國舉辦世界杯比賽并最終獲得世界杯的夢想。▲
(作者莊屏卉,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1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