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
大學精神作為大學文化積淀的根本,它給大學帶來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同時校園的很多文化創意還涵蓋著學生對本校的認同感,而這種認同感來源于長時間的積累和鍛造,所代表的更多的是這所大學負有的內涵精神。品類眾多的校園文化創意產品也形成了一道獨特的商業風景,融入到校園的生活和學習中,還能借以體現學校的精神內涵。很多學校甚至利用這樣的文化創意,給自己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比如,UCLA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最開始是加利福尼亞大學為學生提供的一個校園服飾品牌,結果在用心經營之下,慢慢發展成為一個社會文化品牌,實現了由校園文創到社會文創的拓展。由此可見,校園文創只要用心經營和發展,一樣能夠成為為社會服務的文創品牌。
一、相關概念界定
(一)校園文創的相關理論
從文化行業來講,校園文創屬于其中一類次文化催生的創意產品,它是校園文化在長期積淀中形成的創意,具有明顯的時代文化烙印。
早些時候,校園文創產品更多的是紀念品,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需要將更多的內涵注入文創產品中。因此,人們需要創新,要有校園文化的創造力,著重要求藝術同校園文化的支撐以及引領,發揮創造的作用。它主要仰賴校園內部人員的思想和創造力,利用校園平臺,實現藝術和創意的有機融合,創造更多極富校園特色的文化產品。
(二)社會文創的相關理論
社會文創的內容多種多樣,包括廣播影視、動漫、音像、傳媒、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工藝與設計、雕塑、環境藝術、廣告裝潢、服裝設計、軟件和計算機服務等方面的創意群體。中國近幾年在文化藝術市場蓬勃、公共展演場地加大建設,如國家大劇院、798藝術區等,積極找尋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而校園文創,正是基于社會文化的開拓思維而發展起來的一個子行業。
二、校園文創的設計方式
(一)校園文創形態的構建
校園文創形態的構建,歸根到底體現在產品的形態構建上。設計產品時,首先必須考慮的是,產品是為了滿足什么目的,換句話來說是要求怎么樣的機能。這里所說的機能,不只是指物理層面的機能,更指的是心理層面機能的附加作用。所以,校園文創的出發點一開始必須注重于其物理機能,這也是商品設計的目的,必須先考量到其運用的場所和經濟效益,同時還必須考量其外表的美觀,實現藝術和實用化的統一。
(二)我國校園文創商品的現狀分析
目前,校園文創的開發運作其實還處于萌芽時期,總體來講水平不高,同歐美相比,我國還有很大的差距。一是校園文化商品有很多相似性,沒有很大的創造力,沒有同高校文化內涵很好地融合,沒有把商品需求同校園文化進行完美融合。二是商品的品種形式簡單,沒有突出個性化和創造性。校園文創的商品種類老舊,沒有創造性,競爭水平不高。商品同商品之間沒有一定的聯系,無法構建成為一個完整的類目,不能引起顧客的二次消費。三是校園文創的創設制造太過粗糙,同高校自己獨具的莊嚴、高雅、沉穩的內涵格格不入。
四是校園文創的開發手段十分落后。就現在來講,許多文創產品的設計和制作都有點閉門造車,很多制作者并沒有經過校園市場的調研,了解市場和顧客的實際需求以后再進行有針對性的生產。同時,許多開發者都是被動化地等待顧客上門購買,缺乏主動地朝市場發展,融合校園文創進行研發。五是校園文創研發理念滯后。校園文創在進行研發時經常出現資金短缺的情況,一旦學校資金出現中斷,文創發展也會同時出現中斷。目前,我國很多高校也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一些高校也開始了校園文創的探索,廈門大學附近的“廈大時光”精品店就是其中一個例子。通過書屋同廈大建筑沿革的有機融合,顧客在進入書店時仿佛進入一條長長的時光隧道,讓顧客見證廈大的發展和變革。而我國校園文創朝社會文創的開拓,恰恰可以借助這種校園文化和社會產品的有機融合,對一些國外校園文創成功的例子進行模仿,將其中的感受凝聚成一系列蘊含高校精神元素的物質載體——文化創意產品,它將是一所高校最好的形象表達。
三、如何實現校園文創到社會文創的拓展
(一)形成一系列商品系列,用商品來述說故事
高校都可以有體現其歷史沿革以及教育方式的標志。不過,部分在視覺核心元素的使用上并不明顯,沒有彰顯自己的獨特性。所以,很多高校的文創產品大同小異。其實,每個大學在空間的布局方面都能夠顯示其獨特性。
設計師可以針對需要的差異,運用數字、文字、顏色以及各種圖案等,結合同環境的分布情況、空間框架、綜合理念等,進行有意識的提煉和藝術化的加工,把高校地理環境元素融入校園文創產品中,設計出衣物、日用品、裝飾品等商品,講述高校的變革故事。
(二)規范化經驗,利用合理的運作方式
根據我國校園文創的管控途徑,高校可以運用授權運作的方式,篩選幾家比較有口碑的產家進行合作,設計各種獨具學校特色的紀念品。所有企業要保障商品質量,同時自覺接受質量監督。企業同學校簽署合作協議后,給學校支付授權生產費用,學校可以將其投入到文創產品的進一步開發中,為做出卓越研發貢獻的師生頒發獎金,提高師生研發校園文創產品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學校必須制定一系列合理的文創產品設計和制作規范,讓每項工作有法可依。
(三)多渠道展開,推出更豐富的校園文化產品創意
高校文創的設計和創造,無法全部依托高校,高校師生是最活躍、最有想象力的一個群體。所以,高校必須充分挖掘他們的智慧,組織創新比賽,這樣既能豐富學校生活,又能完善校園文創產品市場。高校也可以設置文創產品征集信箱,廣泛吸收校友和旅游者的意見,融合校園文化,設計出有特色的文化產品。而紀念品購買者大都來自不同地區,所以,可以考量各類顧客群體的需要,設計出不同的文創產品,規避校園文創產品的單一化,讓其具有更高的社會價值。
(四)提高宣傳推廣力度,采用實體和網店同時運作的方式
現在,很多高校愈加關注校園文創的設計和展示,不過因為這不是學校發展的主要目標,其宣傳推廣經常受到忽略。所以,在推進高校文創產品的發展時必須提高宣傳推廣水平,完善推廣途徑,提高校園文創產品的經濟投入。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友、學校官網,加大推廣力度。設計時,融入對文化內涵的理解,提高開發力度。目前,只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以及復旦大學等幾家大學銷售紀念品,不過銷售方式單一,銷售時間也只限于國慶和五一等節日。因此,必須對銷售方式進行全方位改革,加大銷售力度,綜合運用網絡和實體兩種方式展開銷售,借助淘寶、京東等互聯網商業平臺優勢,同時創建品牌進行獨立銷售。
四、結語
校園文創是一個特殊產業,也是社會文創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必須堅持校園文創的特色,結合有型產品設計,同時將無形的設計融入其中,最后實現校園文創到社會文創的良好過渡,讓校園文創在新時代蓬勃發展,提升校園文化內涵。
(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教育與
藝術學院設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