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若琳 岳玲真 左琳
《長腿叔叔》是美國作家簡·韋伯斯特于1912年創作的一部長篇書信體小說。整部小說由女主人公喬若莎·艾伯特(茱蒂)寫給資助她讀大學卻素未謀面的孤兒院理事“長腿叔叔”史密斯先生的信件組成。作者巧妙地刻畫了女主人公茱蒂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反映了茱蒂的成長經歷。本文將簡要介紹作者、創作背景和故事情節,然后對女主人公茱蒂的人物性格及成長過程進行分析。
一、作者簡介
小說《長腿叔叔》的作者是美國著名小說家簡·韋伯斯特(Jean Webster)。1876年,她出生于紐約州的佛雷多尼亞,于1916年因難產逝世。簡·韋伯斯特,原名愛麗絲·簡·韋伯斯特,在一個文學氛圍濃厚的家庭環境中成長,母親是《湯姆歷險記》作者馬克·吐溫的侄女,父親是Charles L. Webster出版公司的合伙人。1987年,她進入瓦薩學院學習,在瓦薩學院的學習經歷為她創作小說《長腿叔叔》提供了靈感。1912年,她出版了小說《長腿叔叔》。《長腿叔叔》是簡·韋伯斯特眾多出版書籍中最受讀者喜愛和支持的小說,也被廣泛列為必讀的經典兒童書目,被多次改編為戲劇、電影和卡通作品。
二、創作背景
簡·韋伯斯特出生于19世紀末,在這個年代,美國女性的社會地位地下。在家庭與社會中,女性地位都遠低于男性。20世紀初,女性的社會狀況得到較大的改善。這是一個女性權力逐漸崛起的時代,也是一個新舊思想融逐漸融合的時代。因此,在這樣的時代和社會背景下,涌現了許多用寫作表達內心需求與愿望的女作家,她們用自己的作品反映著渴望提升女性地位,爭取女性與男性平等權利的愿景。而通過閱讀她們的作品,女性讀者也進一步了解了世界,產生了提升家庭地位和社會地位的想法。因而,這些作品促進了女性解放與平權運動的發展。不僅如此,因受其家庭及教育的影響,簡·韋伯斯特是一名活躍的政治及社會活動者,她不僅積極支持女性選舉權及女性受教育權,對社會問題也十分關注。在大學期間,她積極參加大學社會中心的活動,并為紐約的窮苦人民提供幫助。與此同時,這為她的寫作提供了素材,小說《長腿叔叔》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三、故事梗概
《長腿叔叔》是一部書信體小說,小說整體由書信構成。書信體小說可以是一個人寫給別人的信件,也可以是兩個人相互間的通信,還可以是幾個人通信的合集。《長腿叔叔》是一部由女主人公茱蒂寫給“長腿叔叔”的單向書信體小說,它以第一人稱“我”為主人公,用“我”的敘述將故事情節從茱蒂的視角鋪展開來,使讀者感受到親切、自然與真實。女主人公茱蒂從小在一家古板的孤兒院長大,在那里,孩子們完全依靠慈善救濟生活,他們穿著其他人丟棄的衣服。喬若莎這個名字是孤兒院的女管理員從墓碑上看來的,她的姓艾伯特是李皮太太隨意從電話簿中選的。喬若莎高中畢業后仍在她長大的孤兒院宿舍做雜事,直到她寫的一篇的題為《憂郁的星期三》的文章被孤兒院的一名董事認可。這位董事覺得她未來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作家,所以愿意支付她在大學期間的費用。但這位董事命令茱蒂上大學以后要定期寫信匯報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按照理事的要求,茱蒂開始把自己生活的瑣事和思想情感以及內心的秘密都寫信告訴他。茱蒂不知道這位董事的名字,只偶然瞥見過墻上他被車燈拉得又細又長如長腿蜘蛛般的投影,因此稱他作“長腿叔叔”。作為一個孤兒,茱蒂沒有任何親人,所以長腿叔叔就是她一切親人的化身,有時是慈祥的祖母,有時是英俊的哥哥,但最終還是定位為叔叔。雖然她自始至終從未得到長腿叔叔的回信,但在每一次的信里,茱蒂還是向這位未曾謀面的叔叔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在大學中,她與貴族出身的同學朱莉婭的叔叔,大自己十四歲的杰維相遇并相愛。茱蒂畢業后杰維向茱蒂求婚,但因為自己出身卑微,也因為不愿辜負長腿叔叔對自己的培養,茱蒂拒絕了他的求婚。在給長腿叔叔的信中,茱蒂向其傾訴了自己對杰維的愛以及拒絕的理由。這次,長腿叔叔提出與她見面,雙方見面后,茱蒂才終于發現長腿叔叔原來就是杰維少爺,并最終收獲了與杰維真摯的愛情。
四、人物性格分析
相較于其他許多同題材的以女性角色的刻畫為主,突出強調女權意識的作品而言,茱蒂具有典型的這一類作品女主人公的人生經歷及性格特點。她出身貧寒,在孤兒院中被撫養長大,成長過程中缺少關愛與照顧。孤兒院資助她完成初高中的課程,她則要在孤兒院照顧小孩子,做雜活回報孤兒院,還要忍受刻薄古板的李皮太太的責罵。在這樣的環境下,她卻保持著堅強、樂觀的心態,充滿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這一點作者在第一章也是唯一一章的第三人稱敘述中向讀者直接展現了出來:茱蒂被通知去找李皮太太,本以為自己是犯了什么錯誤要被責罵十分擔憂,但她看到一名身材修長的董事被車燈投影在墻上手腳都被拉得修長,她覺得十分有趣還在心中暗暗稱他為“長腿叔叔”,完全忘記了煩惱。而在進入大學后,沒有了孤兒院和李皮太太的束縛,茱蒂這種樂觀自信的天性得到了解放。她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在籃球隊招新時她知道自己個子小不占優勢,但她覺得自己反應敏捷,身體強壯,可以在別人跳到半空中的時候從她們腳下穿過搶到球,所以仍舊積極地爭取機會。茱蒂的拉丁文課沒有過,她雖然說著她很抱歉,但她其實不太在意,因為她這學期讀了十七本書和一堆詩,這比死讀拉丁文要學得多。茱蒂就是這樣一個天性樂觀的女孩,即使在在壓迫的環境中也能發現生活的樂趣,處于劣勢也積極地爭取,不過多沉溺于失敗帶來的沮喪。
除了積極樂觀,這一類女性角色還具有強烈的女性意識,這也符合女性作者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想要提升女性地位,為女性爭取到更多平等權益的寫作訴求。茱蒂無疑是獨立自強的,她有很強的自尊心和平等意識,她也更像是一個女權主義者。在第一章中,李皮太太告訴茱蒂,一位董事想要資助她上大學繼續她的學業,而這位董事以往只會挑選孤兒院中上進的男孩子繼續資助他們進入大學深造,無論女孩子的表現有多優秀都不會考慮,但他這次破例挑中了茱蒂。李皮太太原本是想突出茱蒂有多幸運,想讓她懷有感恩之心,可茱蒂在給這位“長腿叔叔”的第一封信中就稱呼他為“親愛的恨女人先生”以表達她對董事這種具有性別歧視的行為的不滿。進入大學后,她努力地在各處嘗試發表作品,想要盡快拿到稿酬償還“長腿叔叔”的資助。有一次,在信中,茱蒂提到了她跟同伴去紐約買春裝,看到商店中漂亮的帽子十分心動,她不禁感慨如果有錢能夠隨意買下自己喜歡的帽子該有多好。“長腿叔叔”在看到這封信后給茱蒂寄了一張五十元的支票來滿足她的愿望。可茱蒂并沒有感到高興,反而生氣地退回了支票并寫了一封簡短的回信表明自己無意乞討。茱蒂這種看似有些過激的行為實則源于她的獨立意識,她將自己看作為一個獨立平等的個體,任何額外的金錢資助都讓她感到負擔。所以,她想要盡快掙錢還清“長腿叔叔”的資助,擺脫目前這種不平等的關系,贏得完全屬于自己的獨立和自由。
但茱蒂也有與典型“貧民女主”在性格上不同的一點,她并不是總是積極樂觀、充滿單一正能量的,相反茱蒂有著多方面,多層次的負面情緒。許多同體裁女主人公無論遇到何種境遇都始終積極樂觀,充滿感恩敬畏之心,逆來順受、以德報怨讓她們的善良無限放大。而茱蒂就顯得沒那么“善良”,她憎恨給她童年帶來太多束縛與壓制的孤兒院,討厭冷漠刻薄的李皮太太,在信中這一點時時可見。教授說她的寫作具有不尋常的創造力,茱蒂感慨這似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過去的十八年在孤兒院接受的訓練就是要把她們全部九十七個孤兒變成一模一樣的人。她希望“長腿叔叔”在她說孤兒院壞話的時候不要不高興,雖然茱蒂知道這聽起來有些粗魯無禮,但孤兒院不是訓練淑女的地方,所以也不能指望她有禮貌。在進入大學后的第一個暑假里,李皮太太來信說茱蒂如果暑假無處可去,孤兒院可以收留她,讓她用工作來賺取報酬,支付她在大學的開銷。但茱蒂非常明確地拒絕了這個提議,因為她恨透了孤兒院,死也不要再回去。她對孤兒院的不滿從不掩藏,總是以一種最直白的方式袒露出來,這種直率大膽的表達方式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展現了茱蒂對于孤兒院給她童年帶來壓迫的深深恨意。
茱蒂同時也是脆弱敏感、自卑猶疑的。在大學中,她始終隱藏著自己是孤兒的身份,也從未對任何人提到自己來自孤兒院。她剛入學分配宿舍時,她的另外兩個同學分到了同一間房,而她自己分到了一件單人房,她嘲諷自己能夠分到一間單人房是因為注冊組的人認為將孤兒與在正常家庭中長大的人分到一起住不妥當。茱蒂總是敏感地將生活中的一些不同之處牽強地與自己孤兒的身份聯系在一起,用冷嘲熱諷表現過往的心酸,掩蓋自己苦澀自卑的心緒。這種自卑脆弱看起來與她性格中的樂觀自信十分矛盾,但這種矛盾基于茱蒂的成長環境與成長經歷又是合理的,這種矛盾的性格也讓茱蒂的人物形象更加飽滿而真實。
五、人物成長分析
《長腿叔叔》整部小說可以說是女主人公茱蒂的成長史,小說展現了茱蒂從離開孤兒院,依靠著“長腿叔叔”的資助進入大學到最后大學畢業完全取得獨立并收獲愛情的成長歷程。這種成長在茱蒂的信中逐步而全面地得到了展現。
在大學生活中,茱蒂狹小的交際圈得到了拓展,她從一開始只有與長腿叔叔的單方通信關系到后來擁有自己穩定的社交圈;她的學識更為廣博,她在大學接受的教育讓她對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都形成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也開始讓她思考自己在社會中的作用和地位;她的思維模式更加成熟,這四年在文學上的學習和實踐讓她堅定了自己成為一名作家的職業理想。茱蒂也從剛進入校園完全依附于長腿叔叔的資助,到自己慢慢投稿做家教掙錢償還長腿叔叔的資助,再到最后完全償還請長腿叔叔的債務,擁有絕對的獨立和自由。
在人格獨立和思維模式不斷成熟的同時,茱蒂內心來自童年時期在孤兒院受到的情感創傷也在不斷愈合。茱蒂剛進入大學時期的信件總是可以看到她對自己孤兒身份的冷嘲熱諷和對孤兒院不加隱藏的深深厭惡與憎恨。她同時也對這種身份感到自卑,所以她小心翼翼地在與同學的交往中掩蓋自己過往的痕跡。她將李皮太太隨意從墓碑上看到的名字喬若莎改為了茱蒂,這讓她聽起來像在精心呵護、嬌生慣養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女孩子;她隱瞞自己來自孤兒院的身世,說自己雙親去世,是由一位好心的老先生資助她上大學的;她在收到新衣服的時候會忍不住回想起高中只能穿救濟箱中的舊衣服,被同學嘲諷的經歷。但伴隨著她在大學的生活一步步發展,茱蒂的這種負面情緒帶給她的影響不斷地削弱。她給長腿叔叔的信中,那些帶有生活傷痛的冷嘲熱諷越來越少,信中流露出的情緒更加地健康平和。對于過往孤兒院中的悲慘回憶越來越少,她開始感恩生活中中的點點滴滴。甚至她開始不再憎恨過往孤兒院的經歷,開始將過往的經歷當成一種財富。她拜托長腿叔叔向孤兒院傳達自己的愛,因為她在過去四年中在大學里感受到的暖意融化了她在孤兒院中感受到的冷漠。她坦誠地表示自己剛到大學中因為錯失了其他女孩所擁有童年而感到憤怒不公,可現在她將孤兒院的那段經歷視為“一段冒險的旅程”,這段旅程賦予了她別人所沒有的世界觀。茱蒂得到了對過往傷痛的治愈,在成長中對童年的缺失釋懷,她接納了自己的缺陷,與過往的自己和解,茱蒂最終蛻為自尊自強、視野開拓、價值觀完善的獨立女性。
(河北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
作者簡介:趙若琳(1998-),女,河北保定人,本科,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