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萍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進步,森林資源頻繁地被使用,我國森林資源越來越少。為了實現我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將保護森林的觀念和林業可持續發展的觀念融合在一起。本文分析目前我國森林資源和林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探究森林保護和可持續林業發展間的關系,提出了森林保護和可持續林業共同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森林保護;可持續林業發展;關系;發展方式
為了促進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滿足我國經濟方面對林業資源提出的要求和保證自然界中人們的生存及發展,迫切需要我們把森林保護的觀念和可持續林業發展的觀念融合在一起,不斷探索森林保護觀念和林業可持續發展林業觀念的關系,最終實現2種觀念的融合來推動林業建設的進一步發展,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動力。
1 目前我國森林資源和林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從我國傳統的經濟發展形式來看,通過林業促進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式,就是大量使用森林資源來促進經濟的發展,這種方式直接導致我國森林資源總量越來越少,已經嚴重地影響了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在此前提下,為了合理地促進經濟發展,我國需要將森林資源和林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研究和解決。目前,我國森林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還沒有完全實現,加上受到國家經濟利益最大化觀念的影響,促使林業不斷地進行發展,但卻忽視了對森林資源的保護,這兩者在發展中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為了促使森林保護觀念和可持續林業發展觀念的融合,需要我們采取有效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2 探究森林保護和可持續林業發展間的關系
2.1 森林保護觀念是可持續林業發展觀念中最重要內容
森林保護的主要內容就是保護森林系統中的植物、動物以及河流、土壤,在森林系統遭到人為破壞和自然災害時,要求做到及時發現和治理,最大程度地減少森林資源的損失。而可持續發展林業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式,保護森林系統中的資源,并通過合理地使用森林資源,提高經濟利益,促進經濟的發展。從內容上來看,可持續林業發展觀念的內容包括森林保護觀念,這主要是通過我國林業的發展實際情況來決定的。在傳統的森林保護觀念中,只對一小部分的森林進行了保護,主要是針對亂砍亂伐樹木的居民。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于森林資源的需求也逐漸變大,從而提出了可持續林業發展觀念,森林保護也成為了可持續林業發展觀念的主要內容,實現對森林資源的保護作用。
2.2 可持續林業的發展促進了森林保護發展的步伐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開始重視可持續林業的發展對于國家經濟的促進作用,對林業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管理人員來促進可持續林業的發展,還讓相關的地區政府人員和林業管理部門共同配合可持續林業的發展,使我國的森林資源得到了有效的管理,還開始大量地種植樹木,擴大了森林的面積,森林的生態系統日益恢復,從而提高了森林保護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因此,可持續林業發展觀念的落實,進一步實現了森林保護想要達到的目標。
2.3 森林保護觀念是創建可持續林業發展觀念的基礎
森林保護觀念促進了可持續林業發展觀念的形成與完善,進而推動了可持續林業的發展,盡管傳統的森林保護觀念已經不適合當今保護森林資源的工作,但是傳統的森林保護觀念本質上還是保護森林資源,其核心觀點是正確的,對保護森林資源起著促進作用。所以,為了能夠形成一種全新的觀念適應當今林業的發展,在我國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需要結合傳統的森林保護觀念中積極正確的內容和其他適應發展的內容,從而形成全新的可持續林業發展觀念。
2.4 森林保護和可持續林業發展相輔相成
為了適應我國目前的林業發展,森林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應當形成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系,將可持續林業發展觀念作為我國林業目前的發展方向,森林保護觀念作為可持續林業發展觀念的重要內容,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在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的資源需求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森林保護和可持續林業發展沒有矛盾,在理念上也沒有沖突,在可持續林業發展的過程中,合理地種植樹木來恢復森林資源生態系統,并進行嚴格的管理和保護,這同樣也實現了森林保護想要達到的目標,共同促進了林業的發展。
3 森林保護和可持續林業共同發展的策略
3.1 引進高超技術,實現高效管理
在經濟飛速發展和科技發展的社會中,只有不斷地更新技術,才能不被社會所淘汰。因此,在森林保護和可持續林業發展共同發展的大前提下,需要不斷地更新科學技術,實現森林保護和可持續林業發展的統籌發展與管理。所以在林業的發展進程中,需要根據實現情況引進高超技術,例如將計算機技術、監控技術等高超技術應用于林業的發展中,將森林保護工作和林業的發展工作交給計算機進行管理,減少了工作人員的使用,還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對森林保護和可持續林業共同發展的高效管理。
3.2 優化林業經濟結構,落實可持續林業發展觀念
制定可持續林業發展最初的目的是為了能解決人們對林木資源的高需求,同時也是為了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所以林木的市場需求量離不開可持續林業的經濟結構,這同樣也影響著可持續林業發展觀念的落實情況。只有不斷地優化林業經濟結構,不斷地進行市場調整,在保障森林系統平衡的同時,還需要對森林資源類型實現合理化,這樣才能實現對森林的保護,落實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觀念。
3.3 豐富林業的種類,增大森林面積
通過林業和農業的結合,一方面豐富了林業的種類,具體地實現了以林養林;另一方面,隨著樹木數量的增加,當地的居民也提高了經濟收入。除此之外,國家還讓當地的政府和林業管理部門配合林業的發展工作,對造林工作進行指導,增加了造林面積,還發展了苗木基地等工作,平衡了林業資源系統,促進了森林保護和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統籌發展,創造了林業經濟利益,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發展。
4 結語
在當今的林業發展進程中,林業成為了我國經濟發展中主要的資源來源。森林保護和可持續林業發展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相發展的關系,只有將森林保護觀念和可持續林業發展觀念結合在一起,促進林業的不斷發展,才能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國林業生產與管理在方式方法上逐步得到了完善,在我國林業今后的發展道路中,還需要通過實際情況引進新技術,實現對林業的高效管理,進一步完善可持續林業發展的觀念,以促進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段雁青,余艷.加強森林資源保護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綠色科技,2017(23):150-151.
[2]袁再杰.淺談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及其對策[J].安徽林業科技,2016,42(03):30-32.
[3]張澤彬,王衛東,梁學義.森林保護與森林資源開發之間的平衡關系研究[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05):132-133.
[4]李偉.建設生態和諧社會的森林資源保護[J].現代園藝,2016(02):169-173.
[5]吳波.淺談可持續林業與森林保護[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1(02):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