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霞 金靜
摘要:當前,消費主義把對物質的過度占有和無限消費作為人生的最高追求,這一迷霧模糊了人們的價值觀。而市場經濟的不完善、新興媒體的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位、大學生自身的身心特點等諸多原因使得消費主義思潮波及高校,從而扭曲了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稀釋了社會價值觀,沖擊了大學生的生態價值觀,因此,新時代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發揮整合社會的作用;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發揮主渠道作用;借助網絡傳播優勢,提高社會聚合能力,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理性的消費觀,自覺抵制消費主義荼毒。
關鍵詞:消費主義 大學生價值觀 影響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4-0138-02
改革開放以后,消費主義在我國迅速滋生和蔓延,不斷沖擊著人們的消費觀和價值觀,高校作為社會思潮的集散地和意識形態的前沿陣地,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加之新興媒體的推波助瀾、思想政治教育的缺位、大學生自身身心不成熟等原因,使大學生成為消費主義思潮的嚴重受害者。青年作為祖國的未來,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探究消費主義思潮對大學生價值觀的沖擊及其破解之道,無論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還是中國夢的實現都至關重要。
一、消費主義浸染下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
在消費社會,對物質的虛假追求致使理想信念逐漸隱退,人們在消費的海洋里越陷越深。大學生作為思想尚未成熟的青年人,在消費主義的浸染下產生了一系列不良影響。
1.消費主義思潮的擴散扭曲了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
消費主義思潮一味強調消費至上,主張通過消費來凸顯身份、獲得地位,將人生最大的追求和最幸福的事歸結為消費帶來的虛假快樂。在這一思潮浸潤下,社會出現了一股“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邪風,大學生逐漸淪為消費的附庸,受到消費主義的支配,從而失去了對思維質量、精神世界的關注,在消費帶來的快感失去之后,人生就開始變得迷茫彷徨,找不到出路和方向。
2.消費主義思潮的蔓延稀釋了大學生的社會價值觀
在消費主義思潮的沖擊與感染下,物欲的追求逐漸侵蝕了大學生內在的思維與行為方式,一些大學生在處理個人與社會關系時,更易把個人要求的滿足和個人理想的實現放在首要位置,對社會疏于奉獻卻熱衷于索取,對主流文化和價值觀不假思索地批判和排斥。自我意識的迷失、理想信念的缺失、社會責任意識缺位,使得大學生的精神世界受到了物欲的折磨而日漸消沉。
3.消費主義思潮的侵襲沖擊了大學生的生態價值觀
消費主義思潮的蔓延扭曲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在無休止的欲望消費中,很多人鼓吹消費的一次性,“用后就扔,即刻滿足”體現了人們消費的即時性,這勢必導致各種一次性消費所帶來的對資源的極大浪費,造成環境污染,破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特別是對于當前我國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推進“中國夢”的局勢下帶來了嚴峻挑戰,產生一系列危機。
二、破除消極影響,因時而新推動大學生價值觀建設
面對消費主義的日益膨脹及此觀念對大學生價值觀的沖擊與戕害,我們應積極尋找應對策略,破解消費主義給大學生帶來的種種消極影響,推動大學生價值觀建設研究。
1.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整合作用,著力引領大學生的思想
一是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課堂教學,抓好思政課理論教育主陣地,發揮人文社科類課程的作用,同時在各專業的公共課、網絡課課程教學中潤物細無聲地滲透價值觀教育。
二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來。高校校園文化是大學生的精神智庫,引領著大學生的精神和靈魂,因此,高校文化建設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引導大學生形成健康的消費心理,培養大學生健康消費習慣,促進良好校風的塑造,并形成良性循環。同時,高校必須樹立“五大認同”“四個自信”,加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思踐悟,必須強化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宣傳教育,努力筑造抵制不良社會思潮的防護屏。
三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校園網絡建設。微媒體成長起來的一代大學生更容易受到網絡的影響,因此高校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宣傳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充分發揮官方媒體或紅色資源網站利用率,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以圖文音頻形式呈現給大學生,使大學生在視聽盛宴中強化“五個認同”、堅定“四個自信”,樹立正確消費價值取向。
四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學校管理服務工作。第一,高校應建立一套獎懲機制,表彰優秀管理干部,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同時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再教育和再考核,提升服務意識。第二,高校設立一個學生指導中心,定期開展師生、生生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容的交流分享大會,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提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第三,高校要嚴格對學生進行管理,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能力,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中達到自育,真正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外化為實踐行動。
2.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教育和引導大學生的價值觀
一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自身要厘清消費主義思潮的本質,科學對待消費主義思潮,同時洞悉大學生當前消費的特征,對癥下藥,抵制消費主義思潮的侵蝕。要抵制消費主義思潮,就要深刻認識到它的本質,因此,思政課教師一方面要充分研讀社會思潮的相關書籍,把握消費主義思潮產生的歷史背景、主要原因、基本特征及其影響,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大學生消費的基本特征,探究大學生消費的相關問題及其原因,明了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在這個基礎上,深刻揭露消費主義思潮的本來面目,倡導學生投資智力性消費、利于個人長遠發展和自我實現的消費,從而有效提升消費結構中的教育和文化內容的比重,實現消費的長遠效益。
二是在課程設置上,適當增加金錢觀教育、綠色消費觀教育等內容,以實現主動應對。第一,進行金錢觀教育。教師應教導學生金錢只是價值體現的形式之一,而人生價值的實現,是要通過個人對社會的奉獻得到體現;人生價值的大小在于個人對社會貢獻的大小。大學生應學會處理物質獲得感與精神獲得感的內在關系,新時代要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這種獲得感并非一味消費所帶來的暫時滿足感和刺激感,更多的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長久幸福感。同時大學生也應該自覺提升思想覺悟,培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培育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第二,進行綠色消費觀教育。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座山”論,深刻地傳達出綠色消費方式的重要性。因此,一方面,培養學生綠色消費理念,思想觀念對行為的指導作用是顯著但卻是難以養成的,這就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多方發力,共同培育大學生的綠色消費觀念,養成綠色消費習慣。另一方面,學校組織大學生參觀被污染的河流土地、垃圾回收站等場地,感官的感觸將會進一步刺激學生反思自己日常行為,進而鼓勵大學生參加綠色消費行為,這樣將會收到巨大的教育效果。第三,學校應該在每年寒暑假組織大批學生前往貧困地區體驗為期半個月的憶苦思甜生活,深入當地,與老百姓一起干農活、吃農家飯,這能促使大學生深刻反思自己的奢侈消費習慣,從而提高自身的消費意識,更能增強感恩意識、節約意識及其社會責任感。唯有如此,大學生才能堅持只有必需物品才購買的原則,做到合理消費、適度消費。
三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通過采用多種方式生動活潑地講述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將馬克思主義價值觀、財富觀教育與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合起來。對于非專業學生而言,單純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理論,可能會出現困惑、疲乏,如果輔之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國元素、中國味道,教育效果就會事半功倍,從而樹立理性科學的消費觀。
3.借助網絡的傳播優勢,提高媒介文化的社會聚合能力
一是提升大學生的媒介素養。一方面在面對各種網絡輿情危機時,要及時幫助大學生認清事件的真相,避免人云亦云無理無據地進行追評,增強科學妥善處理輿情事件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媒介消費知識、消費觀念和消費規范教育,從時代精神角度指導大學生的媒介消費,使大學生在媒介消費過程中,領略到媒介節目所代表的文化品位,為追求和諧、幸福的生活提供健康向上的動力。
二是發揮網絡意見領袖的引導作用。在現實面前,網絡意見領袖敢于發聲,樂于介入社會熱點問題,關注老百姓日常生活,反映網民合理訴求。因此,積極發揮網絡意見領袖的積極引導功能。第一,網絡意見領袖要加強法治化責任意識。政府要時刻掌握網絡意見領袖的思想動態,給予其適當的空間進行情感宣泄,但一定要把好關、設好度,同時網絡意見領袖也要加強自律意識,不隨意發布有違國家和民族利益的帖子,不消極引導受眾。此外,在重大熱點問題和突發社會事件中,要與政府同心協力、共同發聲。第二,網絡意見領袖要處理好“民主與集中”的關系,在網絡評論中,既要尊重差異的聲音,又要在適當的時候站出來進行關鍵性的批駁和總結,及時點醒廣大網民,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價值觀。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網絡意見領袖與時俱進豐富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技能,理論只有徹底,才能說服人。第三,網絡意見領袖要自覺組建成一支精英隊伍。對內,定期或不定期地展開經驗交流會,同時與政府人員合作交流,多聽多看多思官方媒體新聞,優化隊伍建設;對外,獨具慧眼善于發現一些網絡積極分子,將其吸納進來擴大隊伍建設并逐步將其培養成一名合格的網絡意見領袖,從而達到“一方陷入言論困境,八方來支援”的局面,從而加強社會輿論引導,嚴控社會思潮的侵蝕。
三、結語
面對消費主義思潮對大學生價值觀造成的沖擊,我們應該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整合功能、用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借力網絡媒體的傳播優勢,破除消費主義思潮的負面影響,為大學生價值觀的養成構建安全和諧的氛圍。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