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亞峰 陳寧琛
摘要:新生教育是大學教育的起點,始業教育是大學生涯的第一課。高校進行始業教育旨在幫助新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增強學習動力,幫助他們了解大學生活特點和基本要求,順利完成從中學到大學的角色適應和角色轉變,從而為將來的成長、成才打下堅實有力的基礎。高校始業教育關系大學生能否實現從高中到大學的順利過渡,同時也是高校讓大學新生早日適應高校新環境、新生活而準備的教育形式。新時代需要新的始業教育模式,以此來適應當前階段大學生的身心特點。素質拓展就是在新時代的發展下應運而生的始業教育新模式,這種方式的普及與發展對于新時代的青年培養自強、自立、團結協作的品質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素質拓展 始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4-0159-02
一、高校始業教育開展現狀探析
始業教育作為新生進入高校的第一課,需重新定位功能、設計內容,從而發揮其在學生進行專業再選擇時的功效。[1]通過對高校的始業教育開展情況調查發現,大多數高校并沒有將始業教育的真正價值體現出來,這表明許多高校并不理解始業教育的功能。根據楊軍誠的調查,存在一系列諸如高校重視不夠、內容針對性待加強、評價體系實效性不足等弊端。[2]筆者根據查閱文獻、實地調研等途徑總結出以下幾點。
(1)模式固化。據調查,許多高校對于新生的始業教育都是集中在一個月之內進行完畢,確切地說是在國慶節前結束。在內容方面,基本上都是國防教育與實踐(簡單說就是軍訓)、校園文化歷史熏陶、禁毒消防安全、文明寢室建設等。這樣做的效果就是,大學新生收起了自己的好奇與沖動,機械呆板地學習校規校紀,對于想做的事情首先想到的是“可以”還是“不可以”,而不會想“是什么”“為什么”。這樣統一模式下調教出來的大學生,只會在固定模式下簡單地服從指令,卻失去了大學生應該有的創新意識。
(2)性質單一。目前所了解到的始業教育的工作,基本上都是由高校學生工作部門統籌安排的,這樣所樹立的出發點便是“思想教育”。而從教務部門來說,大學生在不同的專業都有自己的人才培養方案,這種人才培養方案所體現的便是“專業授課,系統培養”。如果把始業教育當作一門課程來看,顯然它并沒有專業的課程設置以及過程評價和效果反饋等機制。因此,目前的始業教育僅僅就是一個階段性的宣講形式,連基本的課程都不能算。
(3)收效甚微。名校貸發布的國內首份《校園貸詐騙數據報告》顯示,自2016年4月份到2017年6月份,被切實記錄在案的校園貸詐騙案件便有41起,這里面受害者大多數是新生。這些大學都進行過始業教育,特別是校園安全教育,但是取得的效果卻并不理想。這里面除了信息時代金融媒體入侵校園的外部因素之外,也不能忽視始業教育效果不佳的內部原因。高校開展的始業教育形式單一,內容枯燥,讓學生索然無味。正如講臺與學生課桌之間的距離,教師走不下講臺,學生離不開課桌,師生之間往往缺乏進一步的溝通與交流,教師不了解學生真實的想法,學生也不愿意向教師吐露心聲。
二、將素質拓展訓練引入始業教育的探索
(1)素質拓展訓練能讓新生迅速“破冰”。高校始業教育是銜接高級中等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環節。[3]素質拓展訓練比一般性的主題班會、講座和報告更能發展其人際交往能力。比如開展“大風吹”“緣分面對面”等一些破冰游戲,可以在短時間內營造輕松愉快的氣氛,使原本陌生的群體打破僵局。在團體中,通過團體成員間的一系列互動,新生可以觀察各種微妙的人際反應,體驗人際關系的形成與發展,學習人際交往的技巧,從而促進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2)素質拓展訓練能更有效地增強新生的歸屬感。在素質拓展訓練過程中,運用團隊建設,將單一的個體逐漸組建成一個團隊,小到隊名、口號,大到理想、目標,加之個人在團隊中所扮演的角色,這種體驗式的游戲會讓剛入學的大一新生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他們在這個陌生的地方不會再感到孤獨和無助,他們會找到這樣的一個團隊,并意識到自己在這個團隊中的角色,而且也會愿意承擔這個角色的責任。這種集體的歸屬感對于班集體的建設是有著積極的促進意義的。
(3)素質拓展訓練能全面健全新生人格。劉湘提到,高校改革要實事求是,不斷豐富拓展新生始業教育的內容。[4]素質拓展訓練卻無形中為新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人際交往場所,在教練的啟發和引導之下,他們很容易沉浸到這個信任、溫暖、支持的氛圍中,久而久之,對于學生們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都是有著促進作用的。如果能把這種態度潛移默化地融入到生活當中,能夠使學生較早地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健全新生人格。
三、素質拓展訓練在始業教育中的應用探析
(1)大學生個人輔導。新一代的大學生所表現出來的特點非常明顯,他們自信心不足,對于團隊沒有概念。而素質拓展訓練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實踐性特點”[5],在那種環環相扣的體驗游戲當中,最能激發大學生應對挑戰、提升自信的勇氣。這種從內心生發出來的意識和思維,在今后的效能體現方面是無與倫比的。這等于是通過拓展訓練,讓新生由內而外地發生變化,隨著量的積累,最終是質的改變。
(2)班集體建設。大學生班集體是學校教育工作者即輔導員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與管理工作的重要陣地,是大學生汲取文化知識、培養自身素質的重要平臺,這樣看來班級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完善班級建設,一方面能構建一個具有良好班風和優良學風的文明班級,另一方面也能為大學生提供一個積極健康的成長環境,在提高大學生自身素質的同時,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素質拓展訓練的核心便是塑造團隊精神,這也是新時代被眾多成功人士所推崇的理念。如“過電網”“同起同坐”“人椅沙盤”等典型游戲,體驗者從籌劃到實施到目標達成,無一不是體現團隊協作的道理。
(3)對學生干部進行團體輔導。學生干部是輔導員和班主任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輔助力量和重要抓手。魏書生曾說過,“要堅信每一個學生心靈深處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一位學生的助手。”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對于整個班級的管理以及學生輿情的控制,都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對學生干部團體輔導,在同樣的主題之下,通過素質拓展訓練的方式,讓學生干部首先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加強溝通,提高工作效率,強調自我管理,提升工作高度,從而更好地塑造自己。
四、結語
始業教育開展數十年來,單一枯燥的灌輸模式已經不適合當下的新青年。要想真正上好大學新生的“第一課”,需要密切結合新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需要,結合始業教育內容,精心組織安排,積極開發、挖掘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使新生始業教育更有現實意義和效果。筆者所提出的素質拓展訓練只是眾多新興教育模式中的一種,其成效還有待檢驗,權當拋磚引玉,以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陳晶晶,馬松華.基于轉專業背景下新生始業教育的運用和實踐[J].麗水學院學報,2018,40(3):115-119.
[2]封鵒,楊軍誠.我國大學新生始業教育課程構建的研究[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5,33(4):14-18.
[3]陳軼甄,趙國陽.淺談新時代高校始業教育體系的構建[J].廣東蠶業,2018,52(8):61-62.
[4]劉湘,賀書偉.基于自媒體平臺的大學新生始業教育研究[J].林區教學,2017(12):114-117.
[5]曾曉江.淺析新媒體時代高校新生始業教育的前移[J].決策探索(下),2018(7):70.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