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中偉
摘? ?要:瀝青公路作為路面最常用也是最經濟適用的材質,一直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國公路建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瀝青路面的使用壽命在10年之后就會變得易損耗,研究瀝青路面再生技術對于部署資源合理利用、節省費用投入、增加使用期限有著正面直接的作用。本文就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的原理進行分析,研究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的應用。
關鍵詞:瀝青路面? 再生技術? 原理? 應用
中圖分類號:U416. 217?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10(a)-0038-02
近年來,我國公路發展速度迅猛,瀝青路面作為最常見的使用材料,一直存在于歷史的長河之中。但瀝青路面的使用壽命有限,近幾年已廣泛進入修復階段,創面大的甚至要重新挖開翻修,造成大量資源浪費。因此對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的探究迫在眉睫。
1? 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的原理探究
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的出現,主要解決了過去舊路翻修過程中對大量廢舊材料的浪費問題。在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的施用過程中,通過翻挖、回收、加熱、破碎、分篩等工序,使舊料具備了與新瀝青、新集料、再生劑等混合形成新料的基本條件,且形成的新料性能完全能夠適用于道路建設的需要。在現階段國家大力推行可持續發展,努力實現資源節約的大環境下,瀝青路面再生技術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協調方面具備了突出優勢,屬于比較先進的公路科學技術范疇。
1.1 瀝青路面材料的老化
因瀝青本身的性質,在瀝青路面使用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發生路面硬脆老化開裂等現象。所謂的“瀝青結合料”,就是瀝青路面老化的本因所在。瀝青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瀝青組分會隨之發生變化,加之氣候因素的不確定性和車輛荷載的作用,更是加速了瀝青材料質量的縮減。輕質部分會自然揮發掉,還有部分會在自然光照和磨合過程中氧化掉。氧化縮合,是瀝青路面材料老化最主要的原因。
一般情況下,針對瀝青路面材料老化問題,可以采用新舊瀝青調和再生、再生劑再生和混合再生的方式進行處理,經過上述方法處理后的瀝青路面材料,往往能夠在性能方面實現對老材料的超越。
1.2 老瀝青材料柔韌性不足
瀝青會因使用時長的原因發生老化,大量的瀝青通過擠壓縮合,析出瀝青質,既而使瀝青的濃度增大,加快加重其老化的速度。與此同時,配比發生質變之后,失調將會引起瀝青膠體的結構變化,破壞其原有的穩定性,最終導致瀝青性質發生變化。這也就是老舊的瀝青會有韌性不足、粘性過大等現象的原有所在了。
1.3 瀝青再生技術性質標準控制
瀝青路面再生技術首先就是要對其標準做好控制,在充分了解瀝青各個標準范圍之后,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就可以通過調整瀝青內在組分,另其不再變質并可獲得再生瀝青,然后將整個過程采樣數據存檔便于之后的分析。分析得出,舊瀝青的再生方式通常有以下幾種方式。一是舊瀝青的粘度要調節到適中的程度,最好是數據要求的范圍之內,這樣的粘度是最有利于瀝青再生的。二是在穩定瀝青結構的基礎上,瀝青的流變標準適當提高,這樣流變性質就會作用于舊的瀝青之上,使舊的瀝青也能擁有良好的流變性。通常對瀝青再生性能標準的認定即為瀝青的粘稠度,粘稠度能夠恢復成正常的狀態,那么舊瀝青的性能則是可以得到提升的。
2? 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的應用探究
瀝青路面再生技術應用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回廠熱再生技術、回廠冷再生技術、現場熱再生技術、現場冷再生技術和深層冷再生技術。而在具體施工中對不同瀝青路面再生技術進行選擇的標準是道路基層損壞情況以及舊瀝青材料面層的鋪筑厚度。
2.1 回廠熱再生技術應用
瀝青路面表面損害、裂紋、凹槽時,通常采用回廠熱再生技術,因為此項技術能夠將舊路面的瀝青材料有效匯合,方式也靈活便捷,是瀝青表面再生利用的有效方式。具體的操作形式是先要將路面完全刨銑干凈,通過回廠熱技術進行破碎、篩選、細分等方式,結合瀝青路面的損害程度、老化的嚴重與否,進行科學的配比。將新的瀝青料和集料加入其中制成混合料,在混合的過程中嚴格遵守規范規定,保證配比的合理性以及符合標準,使得再生瀝青具有一樣完備的質量。在重新鋪設瀝青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重鋪要求進行添加,做好過程的把控,保證瀝青公路再生的順利開展。
2.2 回廠冷再生技術應用
回廠冷再生技術區別于傳統的瀝青公路修補工藝,量級更輕質,也更加節省資源,能夠充分將原材料加以運用,在節約處理的同時把對環境的污染控制到了最小程度。回廠冷再生技術是將需再生的瀝青路面運回,同樣需要經過破碎、篩選、細分等方式,將其作為穩定原材料。然后通過合理配比,加入穩定劑如水泥、砂漿、煤粉、乳化瀝青料、集料等在常溫下攪拌混合。通過回廠冷再生技術的材料,鋪設在破損的瀝青路面上能夠大大修復裂縫、干裂等問題,并且充分利用了舊的資源,是處理瀝青路面細小問題的有效方式。但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回廠冷再生技術會受到多數條件限制使其無法達到最大效果,例如施工的條件、氣度、氣候等,都會增加回廠冷再生技術的時間。
2.3 現場熱再生技術應用
現場熱再生技術,顧名詞義就是在瀝青路面現場,通過對原料的加熱、攪拌、碾壓、鋪設等工序,以實現對瀝青路面的再生目的。此技術更適用于市內瀝青公路、舊混泥土瀝青公路等地面的小型損壞,印記修復,裂縫填補。區別于需要回廠的冷熱再生技術,現場熱再生技術能夠減少作業時長,降低運輸成本,在目前被廣泛采用。但在實際過程中,現場熱再生技術對施工的空間要求比較高,故瀝青路面再生效果也比較局限。
2.4 現場冷再生技術應用
現場冷再生技術同樣不需要將材料運輸回廠,即在現場即可開展瀝青路面的再生項目。現場冷再生技術需要通過再生機器,將舊的瀝青路面現場刨銑后,經過破碎、篩選、細分等方式,將其作為穩定原材料。然后通過合理配比,加入穩定劑如水泥、砂漿、煤粉、乳化瀝青料、集料等在常溫下攪拌混合。將材料作用于瀝青路面基層,對路面裂縫、裂痕等可以起到很好的修補作用,相比于現場熱再生技術更加靈活方便。
2.5 深層冷再生技術應用
深層冷再生技術是一項新興的瀝青再生技術,它是通過在瀝青表面建立起一個新的基層,并加鋪磨損層,對于瀝青公路路面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為了確保質量,在鋪設前需要對瀝青路面進行耐受試驗,包括抗壓測試、冷熱測試、彎度測試以及破壞性測試等,通過之后方能正式施工。因此,深層冷再生技術對于技術要求含量較高,養護方面時間較長,造價普遍偏高,但保護能力也相對較強。
3? 結語
瀝青路面再生技術,在對瀝青材料的充分利用、節約國家資源、保護環境等方面都有著長足的重要性,未來勢必會成為重點探究的瀝青路面再生技術。充分了解每一項再生技術的特性,因地制宜的加以使用,方能有效開展瀝青路面的保養和維護工作,真正起到瀝青路面再生技術在保障瀝青路面性能和安全使用方面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蘭玉.公路改造施工中廠拌冷再生技術的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17):2823.
[2] 高業興.探討公路工程瀝青路面熱再生施工技術[J].建材發展導向(上),2017,15(3):166-167.
[3] 趙杰.道路養護中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的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2):573-573.
[4] 尹曉坤.瀝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技術及其應用[J].交通世界(下旬刊),2016(6):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