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書才,楊永,岳亞萍
(國家環境保護污染物計量和標準樣品研究重點實驗室 環境保護部 標準樣品研究所,北京 100029)
分光光度法測定水中硼,操作簡單、方便快捷,是化學檢測實驗室普遍采用的方法。國標法主要有姜黃素光度法(HJ/T 49—1999)和甲亞胺-H光度法(GB/T 5750.5—2006、GB/T 8538—2016)[1-3]。在實際應用中,兩種方法的技術指標差異顯著,對測定結果影響很大。以往對上述方法的比對實驗,多涉及到方法的應用、測定數據的比對、敘述方面[4-14],深入性技術因素分析、評價的研究少有報道。
本研究對兩種方法多次重復性實驗,從校準曲線的質量、方法的測定下限、測定靈敏度和測定范圍以及應用價值和技術性因素影響等方面,進行深入的剖析、論述和評價,以期達到對方法選擇的指導作用。
硼標準溶液A(1 000 μg/mL,CAS7440-42-8,美國AccuStandard公司);硼標準溶液B(1 000 mg/L,GSB G 62003—90,國家鋼鐵材料測試中心);硼標準使用液(1.00,10.00 μg/mL,由硼標準溶液 A稀釋而成);水中硼標準物質(編號 GSB 07-1979-2005,206802,環境保護部標準樣品研究所);姜黃素、無水乙醇均為優級純;甲亞胺-H、草酸、鹽酸、乙酸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冰乙酸、抗壞血酸均為分析純。
Cary300UV-Vis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AE240型電子天平。
1.2.1 姜黃素+草酸溶液 稱取0.040 g姜黃素和5.0 g草酸,溶于80 mL乙醇中,加入4.2 mL濃鹽酸,如有不溶物,可用濾紙過濾于100 mL容量瓶中,并用乙醇稀釋至刻度。用時配制。
1.2.2 乙酸銨緩沖溶液(pH 5.6) 稱取75 g乙酸銨和5.0 g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溶于110 mL水中,加入37.5 mL冰乙酸。
1.2.3 甲亞胺-H 顯色劑(5 g/L) 0.25 g甲亞胺-H和1 g抗壞血酸溶于50 mL純水中,現用現配。
1.3.1 用甲亞胺-H光度法制備校準曲線 以硼標準溶液 A為檢測標準,按照《硼的測定 甲亞胺-H分光光度法》(GB/T 8538—2016飲用天然礦泉水檢測方法)規定的條件,制備校準系列溶液并進行測定,繪制校準曲線。
1.3.2 用姜黃素光度法制備校準曲線 以硼標準溶液 A為檢測標準,按照 《水質 硼的測定 姜黃素分光光度法》(HJ/T 49—1999)規定的條件,制備校準系列溶液并進行測定,繪制校準曲線。
1.4.1 甲亞胺-H光度法 吸取樣品1.0~10.0 mL(硼含量不超過10 μg),按照1.3.1節步驟進行操作,將吸光度帶入1.3.1節校準曲線,查得硼含量。
1.4.2 姜黃素光度法 吸取樣品1.0 mL(硼含量不超過1.0 μg),按照1.3.2節步驟進行操作,將吸光度帶入1.3.2節校準曲線,查得硼含量。
以硼標準溶液A為工作標準,配制10.00,1.00 μg/mL 的標準使用液,按照1.3.1和1.3.2節的方法,繪制甲亞胺-H光度法和姜黃素光度法的校準曲線,結果見圖1、圖2。
由圖1、圖2可知,甲亞胺-H光度法和姜黃素分光光度法制備的校準曲線,線性回歸系數分別為0.999 7和0.998 1(經重復性實驗均得到近似結果),線性質量相去甚遠,其中甲亞胺-H分光光度法的校準曲線不僅線性好,而且曲線的精密度高。相比之下,姜黃素分光光度法校準曲線的線性較差,各個標準點相對趨勢線的離散度較大;同時,由于姜黃素法校準曲線沒有設置零濃度點,也沒有設置近零濃度點,曲線的斜率必然受到影響,所以它在y軸上的截距,只能是由曲線上部向下的延伸線而得到,只能作為指標的參考。從這一問題點上考量,也是該標準方法的一個欠缺。

圖1 甲亞胺-H光度法校準曲線Fig.1 The calibration curve of methylenimine-H spectrophotometry

圖2 姜黃素光度法校準曲線Fig.2 The calibration curve of curcumin spectrophotometry
按照《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導則》[15]的技術要求,根據對甲亞胺-H光度法和姜黃素分光光度法校準曲線的測定結果,可以計算出兩種方法的檢出限MDL=0.01/b,測定下限為4 MDL,計算結果見表1。

表1 檢出限和測定下限Table 1 The detection limit and the lower limit of measurement
由表1可知,姜黃素分光光度法檢出限和測定下限都比甲亞胺-H光度法低了1個數量級以上,但實際上只是一個表面現象,并不能說明實質性問題。由于姜黃素光度法在測定時,取樣量的最大限值是1.0 mL,無法通過調整取樣量來控制樣品的絕對量取值大小,對于中低濃度樣品,都或將無法用調整取樣量使樣品落在校準曲線的最佳測定區域。對于高濃度的樣品,也同樣由于取樣量的限制,也往往只能通過稀釋樣品后再進行取樣。因此,姜黃素光度法檢出限和測定下限低的優勢,在苛刻的取樣量限制下無法體現。
姜黃素分光光度法及甲亞胺-H分光光度法校準曲線的檢出限和校準曲線斜率見表2。

表2 分析方法的靈敏度參數Table 2 The sensitivity parameters of analysis method
由表2可以看出兩個方面的問題:①檢出限,姜黃素光度法比甲亞胺-H光度法低了近10倍之多,應表明姜黃素光度法的靈敏度遠高于甲亞胺-H光度法,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對于甲亞胺-H分光光度法,由于取樣量(最大至10 mL)可控范圍大,高濃度樣品減小取樣量,低濃度樣品時增大取樣量,使得樣品的絕對量可以盡量控制和靠近在校準曲線的最佳測定區域。同時,在最大取樣量上,也正是由于甲亞胺-H光度法是姜黃素光度法的10倍,使得兩種分析方法在檢出限方面體現出的靈敏度,應該是基本相當的;②測定靈敏度,甲亞胺-H光度法和姜黃素光度法的校準曲線斜率分別為0.482 1和5.774,表面觀察,姜黃素光度法的靈敏度極高,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這種高靈敏度,是最終把顯色后的樣品顯色反應物轉移到25 mL比色管內換算得到的,并不是真正實際取樣量達到的指標,樣品相當于在最后被稀釋了25倍,使得樣品濃度小了25倍,最終使方法的相關技術參數造成靈敏度高的表象;而最初始樣品操作體積的最大空間只有1 mL,無法用取樣量大小控制樣品的絕對量,使得校準曲線制備及樣品取樣量無法達到常規和理想狀態。因此,這種表面上的高靈敏度,沒有給實驗測定提供可操作性,缺少實際意義。
按照兩種分析方法的校準曲線,甲亞胺-H光度法的實際測定范圍是0.071~0.71 mg/L,姜黃素光度法的實際測定范圍是0.004 0~0.040 mg/L。可見,姜黃素分光光度法的測定范圍不僅濃度低,且測定范圍相對非常狹窄,使用1 cm比色皿,測定上限的吸光值只有0.24左右;即使整個測定換成2 cm的比色皿,測定上限的吸光值也只有0.4多,離實際測定上限也相去甚遠,無法為分析測定提供較好的技術條件。
對于甲亞胺-H光度法而言,實際測定范圍相對較大。無論是方法校準曲線的制備操作,還是被測樣品的取樣量上,有10 mL的樣品取樣的可操作空間,為分析測定的可操作性提供了較好條件。
用硼校準溶液 B 制備低濃度(接近檢測下限)的硼樣品,分別用甲亞胺-H分光光度法和姜黃素分光光度法進行測定,各自測定6個平行樣品,用以考察兩種檢測分析方法的精密度指標。檢測結果列于表3。

表3 精密度檢測結果 Table 3 The determination result of precision
由表3可知,甲亞胺-H光度法的測定均值與配制值一致性良好,優于姜黃素光度法;姜黃素光度法和甲亞胺-H光度法測定的標準偏差分別為0.034和0.001 4,前者是后者的24倍以上,說明甲亞胺-H分光光度法的精密度遠遠高于姜黃素光度法。相對標準偏差RSD的數據也同樣顯示出,甲亞胺-H光度法的測定精度明顯優于姜黃素光度法。
依照《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導則》中方法準確度檢驗的技術要求[16],以水中硼標準樣品為檢測樣品,分別用甲亞胺-H光度法和姜黃素光度法進行測定,測定結果列于表4。

表4 準確度檢測結果Table 4 The determination result of accuracy
由表4可知,甲亞胺-H光度法和姜黃素光度法的測定均值為1.02,1.04 mg/L,均在標準值的不確定度范圍內。用t檢驗法分別對兩種測定方法的測定均值與標準值檢驗,甲亞胺-H光度法檢驗值為t實驗= 1.06 姜黃素光度法在實驗條件方面比較苛求,需要在無硼磁質等器皿中無水條件下進行,且要求在 (55±3)℃水浴完成顯色反應。反應過程樣品的蒸發速度、蒸發時間及脫水條件的一致性要求較高;樣品易在前處理過程中造成損失,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實驗失敗。整個實驗操作復雜,周期較長;反應后顯色基團的穩定時間較短,不利于批量樣品的測定。相比之下,甲亞胺-H光度法具有實驗器皿簡單、試驗周期短、簡單快捷、可操作性強的特點,有利于大批量樣品的分析測定。 分析誤差,由于姜黃素光度法取樣量限制為1 mL,取樣量很小,易在取樣過程造成誤差;若有1滴樣品損失,僅由取樣問題就會對實驗造成5%的分析誤差。當測定低濃度樣品時,同樣是由于1 mL的取樣限制,易造成低濃度樣品無法檢出的問題。對于高濃度的樣品,也往往只能通過稀釋樣品后再取樣,徒增了稀釋樣品帶來的誤差。同時由于無法通過調整取樣量來調整被測成分的絕對量,也就無法用調整取樣量來把樣品濃度控制于最佳測定范圍內。 綜上所述,無論從各種技術指標,還是技術性條件因素方面,甲亞胺-H光度法都優于姜黃素光度法。 對我國現行光度法測定水中硼的標準方法實施了分析比對,結果表明,在方法校準曲線的精密度、檢出限和測定下限、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和準確度等各項技術指標,甲亞胺-H分光光度法都比姜黃素分光光度法有明顯優勢。在實驗條件、分析測定的可操作性、實驗效率等方面,甲亞胺-H分光光度法都優于姜黃素光度法,是測定水中硼的優選分析方法,尤其適于批量樣品的測定,建議優先采用。2.7 兩種方法的技術性條件因素分析
3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