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從明末清初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瓷畫的消費情況看世俗文化的影響力

2019-04-02 11:58:52··
明清小說研究 2019年1期
關鍵詞:戲曲小說

··

內容提要 明末清初,戲曲小說等通俗文學藝術蓬勃興盛,世人對此具有極高的消費熱情。民窯業在這一時期發展迅速,能夠從容應對社會風氣的演變,生產出類型豐富的器物以滿足世人新興的審美趣味和消費需求。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瓷畫也因此而再度盛行。從購買能力和欣賞趣味這兩個方面來考慮,商人應是此類瓷畫最主要的消費群體。此類瓷畫體現了一種世俗的審美趣味和價值取向,與文人士大夫所崇尚的“雅”正相對立,因而為文震亨等人所排斥。然而世俗之風和商業浪潮已席卷而至,并以其不容抗拒之勢滲透到文人士大夫的生活領域中,而以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圖像及相關曲文、詩文作為裝飾紋飾的瓷質筆筒即是重要的例證。

由金元至明清,以戲曲小說等通俗文學藝術中的人物故事為題材的瓷畫經歷了由盛至衰再盛的發展演變。總體而言,此類瓷畫盛行的時期均是城市經濟、市民文化和通俗文學藝術的繁盛期。商品經濟的發達、城市規模的擴大,以及人口的增加共同推動了市民階層的壯大。物質生活的富足和購買力的增強刺激了精神層面的需求,從而促使市民文化的勃興。“市民文化從一誕生起,便顯示出一種野俗的活力與低下、廣闊的普及性。”①商業的繁榮和交通的便利十分有利于市民文化的廣泛傳播,其在傳播的過程中對其他階層的文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同時也積極吸納和仿效上層精英文化,而后者的主動介入亦使之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發展態勢。在這些因素的推動之下,戲曲小說等通俗文學藝術逐漸發展成熟,并成為普及度高、受眾面廣的文化消費品。作為商品進行流通的民窯瓷器之所以大量繪刻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正是為了迎合這種消費需求,以期在世俗性文化引導的商品市場中獲得認可并被接納。明末清初,戲曲小說等通俗文學藝術持續繁榮,以其表現內容為題材的瓷畫在經歷了明前期的沉滯之后,逐漸步入了新的興盛期。本文擬以明末清初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瓷畫為切入點,探討這一時期戲曲小說等的消費情況,從而進一步論述世俗文化的滲透力與影響力。

一、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瓷畫盛行的消費文化背景

“器物,作為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在社會變遷中,始終是最活躍的因素,十分直觀而敏感地反映出各個歷史時期的時代性。”②在各類器物中,最貼近社會生活、最能反映世態人心變化的無疑是民間日用器物。因瓷器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范圍逐漸擴大,其紋飾便具有了更為普遍的社會意義。明中后期官窯日趨衰落,民窯競起,官搭民燒逐漸成為常態,更在清康熙朝變為定制,民窯的生產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與此同時,明前期關于民間器用以及民窯器物的種種限制幾成具文。這一時期的民窯不僅能創制出更多的新器型,亦能較為自由地繪制各種紋飾,可以非常自如地應對城市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風氣的變化,生產出類型豐富的器物以滿足世人新興的審美趣味和消費需求。與此前同類瓷畫相比,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圖像幾乎可見于明末清初各種形制的瓷器上,在某種意義上呈現出一種泛濫之勢。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直接原因,乃是明中期以后戲曲小說等通俗文學藝術的蓬勃興盛,以及世人對其持續高漲的消費興趣。

曹溶在其《流通古書約》中曾說道:

近來雕板盛行,煙煤塞眼,挾貲入賈肆,可立致數萬卷,于中求未見籍,如采玉深崖,旦夕莫覬。③

以此觀明中期以后,尤其是晚明時期的民間出版業,可知其十分發達,清代出版業承此余緒,亦頗為繁盛。明清時期,民間書坊的出版物種類繁多,從經史到民間日用類書,從教育類書籍、科舉參考書到通俗文學,可謂包羅萬象。而在這種商業化的出版風潮中,“經史的權威已經大為弱化,子部、集部的份額則大為加強;更為重要的是,無論經史子集各部之中,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原典巨著比重已經很少,通俗、普及讀物則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尤其是市民文學的崛起,生機勃勃,蔚為大觀,極大地沖擊和改變著傳統的知識體系和圖書結構”④,如晚明吳興凌氏刊刻經典時疏于校讎,對小說戲曲等書籍卻是精雕細琢,謝肇淛因此大為感慨:“近時書刻,如馮氏《詩紀》、焦氏《類林》,及新安所刻《莊》《騷》等本,皆極精工,不下宋人,然亦多費校讎,故舛訛絕少。吳興凌氏諸刻,急于成書射利,又慳于倩人編摩其間,亥豕相望,何怪其然。至于《水滸》《西廂》《琵琶》及《墨譜》《墨苑》等書,反覃精聚神,窮極要眇,以天巧人工,徒為傳奇耳目之玩,亦可惜也”⑤。

民間書坊標新立異、爭奇斗巧地大量刊刻戲曲小說等通俗讀物,皆因有利可圖。上至帝王士大夫,下至販夫走卒,均會購買、傳抄戲曲小說等書籍。明末太監劉若愚《酌中志》載:“神廟天性至孝,上事圣母,勵精勤政,萬幾之暇,博覽載籍。每諭司禮監臣及乾清宮管事牌子,各于坊間尋買新書進覽。凡竺典、丹經、醫、卜、小說、畫像、曲本靡不購及。先臣陳太監矩凡所進之書必冊冊過眼,如《人鏡陽秋》《閨范圖說》《仙佛奇蹤》等類,每歲之中,何止進數次,所進何止數十部哉!”⑥明錢希言《桐薪》亦載:“武宗南幸,夜忽傳旨取《金統殘唐記》善本,中官重價購之。肆中一部售五十金。”⑦文人士大夫們也喜好閱讀、購買戲曲小說等書籍,如《金瓶梅》便使得袁宏道之輩爭相傳覽,王肯堂就曾以重金購得此書的“抄本二帙”⑧。除此之外,普通百姓亦是此類書籍的讀者和購買者。明東山主人《云合奇蹤序》即說:“田間里巷自好之士,目不涉史傳,而于兩漢三國、東西晉、隋唐等書,每喜搜覽。”⑨明葉盛在《水東日記》中也曾提及“小說戲文”在民間過于泛濫:“今書坊相傳射利之徒偽為小說雜書,南人喜談如漢小王光武、蔡伯喈邕、楊六使文廣,北人喜談如繼母大賢等事甚多。農工商販,鈔寫繪畫,家畜而人有之;癡女婦,尤所酷好,好事者因目為《女通鑒》,有以也。”⑩

.相比于閱讀戲曲小說文本,觀看或欣賞戲曲表演和說唱曲藝是一種更為簡單的接受方式,同時也是一種更為普遍的消費方式,并逐漸演變為一種生活方式。不論是人生禮儀、節日慶典、迎神賽社等重大場合,還是一般的賓朋宴聚,常會有戲曲及說唱曲藝的演出。以明清時期的戲曲表演為例,從神廟宗祠到家宅廳堂,從酒樓茶館到樓船江畔,到處都有固定或臨時的演出場所,職業戲班活躍于城市與鄉村各地。然而在明清時期的官方敘述和主流評價中,民間的這種消費行為往往被視為奢侈,亦被認為是世風墮落的表現:

吾鄉先輩……貴家巨族,非有大故,不張筵,不設彩,不用歌舞戲。間有一焉,用歌舞戲,則里中子弟皆往觀之,談說數日,不能休。今鄉里之人,無故宴客者,一月凡幾。……每用歌舞戲,優人不能給,則從他氏所襲而奪之,以得者為豪雄。此何禮義哉!

方夫趁舶風轉,寶貨塞途。家家歌舞賽神,鐘鼓管弦,連飚響達。十方巨賈,競鶩爭馳,真是繁華地界。然事雜易淆,物羶多覬。釀隙構戾,職此之由。

衣食之原,在于勤儉。三吳風尚浮華,不安本分。……又有優觴妓筵,酒船勝會,排列高果,鋪設看席,糜費不貲,爭相夸尚。更或治喪舉殯,戲樂參靈,尤為無禮。

即使是在明末清初政權交替、經濟蕭條之際,民間演劇依然盛行:

(戊子二月)十一日……平湖郊外,盛作神戲,戲錢十二兩一本。國難未紓,居然忘用夷之變。人心之盡,豈止賈太傅之哭哉!

我蘇民力竭矣,而俗靡如故。每至四五月間,高搭臺廠,迎神演劇,必妙選梨園,聚觀者通國若狂。

世人對耳目愉悅和聲色享樂更加積極主動的追求,推動了戲曲小說等通俗文學藝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傳播,使之引導了大眾文化消費市場,且進一步刺激了人們的感官欲望。受此影響,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瓷畫盛行于世。從某種意義上說,購買以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圖像為裝飾的瓷器,同樣屬于對戲曲小說的消費行為,但與購買書籍和觀看表演不同的是,這種消費方式相對間接,大多數時候更是無意識而為之。盡管戰爭和朝代更迭對戲曲小說等通俗文學藝術及其瓷畫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隨著社會的日益穩定和經濟的逐漸恢復,世人的消費熱情必然會再度膨脹,因為這種消費行為已然內化為一種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就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瓷畫而言,在筆者目前所搜集到的材料中,即以清前期的數量最多,種類最為豐富,品質也最高,而康熙朝的更是其中的翹楚。這與民窯業尤其是景德鎮民窯在這一時期的恢復和迅速發展,并在康雍乾三朝達到巔峰密不可分,而戲曲小說等俗文學藝術的再度繁榮則是更為關鍵和直接的原因。

二、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瓷畫的消費群體

明清時期,許多歷史演義、英雄傳奇和神魔靈怪的故事既以小說的形式出現,亦以戲曲的形式流傳。諸如《三國演義》《水滸傳》《楊家將》《西游記》《封神演義》等世代累積型的小說,其中許多的故事情節原本就是由戲曲改編演化而成,當被吸納進入大故事體系之后,又會被改編成戲曲進行傳播。三國、水滸、西游和楊家將等題材乃是明末清初的瓷畫熱衷表現的對象,其為瓷畫所選取的情節幾乎均有相對應的時代相近的戲曲小說作品。因此,將這一時期的戲曲演出劇目與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瓷畫題材進行對比分析,便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后者的消費群體的構成。

趙山林在《中國戲曲觀眾學》一書中對比分析了《迎神賽社禮節傳簿四十曲宮調》《樂府紅珊》和《永團圓·會釁》這三份劇目材料,并將這些劇目分為九類,《樂府紅珊》中數量較多的是“宴會喜慶”“訓誨功名”和“風情離合”這三類,其所占比例大致相當;《禮節傳簿》中比重最高的是“豪俠征戰”類,其數目超過一半,“風情離合”類雖是第二,但僅占百分之十三;至于《永團圓》所提及的江南農村賽社劇目,“豪俠征戰”類將近一半,“仙佛神話”類和“風情離合”類則次之。《樂府紅珊》所選劇目的主要觀眾乃是官商士紳,而另兩份劇目的觀眾則是以農民為主的廣大城鄉人員,由此便可知不同階層和不同地域的觀眾在審美趣味上的差異。田仲一成在《中國戲劇史》一書中按照演劇環境將戲劇分為鄉村、宗族和市場三類,其中宗族戲劇又可分為家禮戲劇和賓禮戲劇。明代鄉村祭祀劇目和家禮劇目相近,以忠孝節義功名類為主,而官紳社交宴會所用的賓禮劇目多為風情類。至于迎神賽會時演出的市場戲劇,其劇目以豪俠類最多,其次為仙佛類,再次則為風情類。清代的演劇情況亦與之相近。明末清初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瓷畫所表現的題材,以歷史題材和婚戀題材的數量為最多,前者包括了忠孝、節義、功名和征戰演義各類,后者則對應“風情(離合)”類。其中征戰演義與英雄俠義等故事均屬于“豪俠(征戰)”類,而大多數以此二者作為表現對象的瓷畫都可歸類為聞名中外的“刀馬人”紋飾。因此單從題材內容來講,無論是官僚士紳還是普通百姓,都有可能成為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瓷畫的消費者。若從瓷器的價格及當時人們的購買能力來考慮的話,則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以確定此類瓷畫主要的消費人群。

葉夢珠在《閱世編》中詳細記錄了明末清初瓷器價格的變動情況:

磁器,除柴、定、官、哥諸窯而外,惟前朝之成窯、靖窯為最美,價亦頗貴。崇禎初時,窯無美器,最上者價值不過三五錢銀一只,丑者三五分銀十只耳。順治初,江右甫平,兵燹未息,磁器之丑,較甚于舊,而價逾十倍。最丑者四五分銀一只,略光潤者,動輒數倍之,而亦不能望靖窯之后塵也。至康熙初,窯器忽然精美,佳者直勝靖窯,而價亦不甚貴,最上不過值銀一錢一只而已。自十三年甲寅之變,江右盜賊蠭起,磁器復貴,較之昔年,價逾五倍,美者又不可得。大概移窯于近地,工巧與泥水,種種不同,匪但遷乎其地,而弗能為良也。是時,民間復如順治之初,富者用銅、錫,貧者用竹、木為制,然而所盛饌肴,不堪經宿,洗滌亦不能潔,遠不如磁器之便。至二十七年戊午,豫章底定,窯器復美,價亦漸平,幾如初年矣。

這一段材料主要描述的是松江地區所售景德鎮窯瓷器的價格,江南其他地區的瓷價應與此相差無幾。以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為裝飾內容的瓷器較為耗材費工,其中精美的即使不是“最上者”,也可算是佳器、美器,價格自然不低,而一些大型觀賞器的售價更是相對高昂。即使是繪制工藝相對粗糙的,亦不致淪落為“最丑者”。因此在正常情況下,這一時期此類瓷器的價格應在中等及以上。

另據日本學者岸本美緒對晚明至清前期江南地區工價的研究可知,崇禎至順治年間湖州農業勞動者一年的工價為3到5兩;疏浚河一天的官定工價,崇禎十三年(1640)嘉定縣為2分銀,十六年(1643)昆山縣為140文,順治十四年(1657)太倉、嘉定為7分銀,康熙二十年(1681)常熟、太倉為4分銀;順治年間蘇州的瓦木匠和小工一天的收入分別為28文和14文;康熙八年(1669)鄞縣建墓一天可得40文;雍正二年(1724)松江府修海塘一天的官定工價為5分銀。若以家庭單位計,其收入所得則不止于此。因這一時期婦女從事紡織業和其他手工業的收入對于家庭生計來說,不僅是一種補充,更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經濟來源,這在江南地區表現得尤為明顯。家庭收入的提高,購買力的提升,對消費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滿足基本生存所需之余,人們也有條件追求更為精致的生活,甚至是進行奢侈性的消費。明末清初人姚廷遴在《歷年記》中記載:

余幼年到郡(指松江府——引者注),看城中風俗,池郭雖小,名宦甚多,旗桿稠密,牌坊滿路。至如極小之戶,極貧之弄,住房一間者,必有金漆桌椅、名畫古爐、花瓶茶具,而鋪設整齊。無論大家小戶,早必松蘿芫荽,暮必竹葉青狀元紅。毋論貴賤男女,華其首而雅其服焉;飲食供奉,必潔其器而美其味焉。

由此可知,經濟較為寬裕的一般市民或鄉民,亦有能力購買繪刻有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圖像的瓷器。當然他們還無法大量和經常購買此類瓷器,只有具備一定經濟實力的官商士紳才有如此的消費能力。而作為城市新貴的中上層商人本身即浸淫于市民文化之中,既深受其影響,亦推動其不斷地發展興盛,他們更容易為此類瓷器所吸引,而且也擁有較強的購買力,故應是最主要的消費者。至于文人士大夫,雖然他們會積極地改編和創作戲曲小說,但并不表示他們會認可或接受以其中的情節和人物作為裝飾內容的瓷器。明清之際,許多文人在其編撰的生活指引之類的書籍文章中,將器物進行了雅與俗的區分,而新興的景德鎮青花、五彩器幾乎都被認為是俗物,其中自然包括了繪刻有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圖像的瓷器。然而在這些不無優越感的描述之中,我們卻發現世俗之風和商業浪潮已席卷而至,正以其不容抗拒之勢滲透到文人士大夫的生活領域中,如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圖像就不僅附著在碗碟等生活用具之上,更因文房用具的瓷質化而成為此類器物的一種裝飾紋飾。

三、從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瓷畫看商業文化和世俗文化的影響力

(一)瓷畫泛“俗”與文人崇“雅”

在傳統社會中,器物的形制、紋飾一般被賦予了明身份、別等級的功能,瓷器也不例外。然而對于普通民眾來說,王室貴族、上層文人的生活方式和喜好品味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世人在好奇、羨慕、向往之余,紛紛乘機效仿,逐漸推動了奢侈之風的盛行,這種行為便被認為是“以下僭上”的不當之舉。與之相對應的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大眾文化亦會滲透進貴族文化和精英文化之中,使之在某種程度上顯現出世俗化的特征,即所謂“上下無辨”。這些現象在明中期以后愈演愈烈,原有的社會秩序、等級結構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包括瓷器在內的各種器物往往是最先且最直接地展現社會風氣演變的事物之一,故其“變異”通常會被許多正統人士視為不祥的征兆。就這一時期的瓷器而言,除了器型種類更為豐富、覆蓋面更廣之外,其紋飾正如肖豐所說呈現出一種“泛俗化”的傾向。這種“泛俗化”的現象一直延續至清代,主要是指御用紋樣出現在普通民用瓷器上,文人畫的題材和構圖被瓷畫大量復制和模仿,以及具有世俗審美趣味和價值取向之紋飾的泛濫。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瓷畫在明末清初的高度發展,正是瓷器紋飾“泛俗化”的一種具體表現。與龍、鳳等原本為帝后所用的典型紋飾不同的是,戲曲小說類紋飾并不為特權階層或某一社會階層所專用,因此使用繪有此類紋飾的瓷器并不會被認為是僭越違禮的行為。部分文人之所以排斥此類紋飾及其附著的瓷器,主要是因為它們體現了一種世俗的審美趣味和價值取向,而這與文人士大夫所崇尚的“雅”正相對立。

明清時期的一些文人執著于高雅的生活情趣,拒絕為商業性和世俗性的文化所同化,更試圖通過區分器物之雅俗來肯定和維護自身的品位與身份。他們將各種器物分門別類,極其詳細甚至是繁瑣地規定或限制每一類的材質、形制、裝飾和使用方法,以凸顯自身卓越超群的品位和精致風雅的生活。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對器物雅俗的劃分憑借的是相對私人且感性的經驗,而不是具有普遍適用性的標準。因此這些文人的觀點會出現分歧,甚至產生矛盾。盡管如此,對于器物的“瓷質化”和紋飾的“泛俗化”,他們卻持相同的排斥態度。因此許多瓷質的器物通常都不會被他們列為首選,文房器具則更是如此。即便選用瓷質器物,亦以官窯、哥窯、定窯、龍泉窯和宣德官窯等生產的器物為上,而這些窯器或為釉色器,或無過多繪飾,其外觀頗為清淡素凈,正與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瓷畫的華麗繁復形成鮮明的對比。“花紋太繁”,便“近鄙俗”。除此之外,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圖像乃是敘事性的,其風格多寫實,且具有普適性、可復制性和世俗性等特點,一般不會像文人畫那樣熱衷于表現高雅的志趣和強調個人情志的表達空間。當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圖像被繪制在主要供市場交易的民窯瓷器之上,便會轉化為商品的附加價值,成為一種商業性的、可重復的、受眾面廣的裝飾紋飾,因而也被風雅之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

在明末清初的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瓷畫中,有一部分采用了“詩畫結合”的構圖模式,這是世俗大眾追慕和迎合文人審美情趣的一種表現。然而因其為“賤工”所繪,只是一種機械模仿而非藝術創作,故這些瓷畫不僅無法博得文人的好感,甚至還被冠以褻瀆文字之罪。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曾如此說道:“碗碟中最忌用者,是有字一種,如寫《前赤壁賦》《后赤壁賦》之類。此陶人造孽之事,購而用之者,獲罪于天地神明不淺。……有字之廢碗,堅不可焚,一似入火不熱、入水不濡之神物。因其壞而不壞,遂至傾而又傾,道旁見者,雖有惜福之念,亦無所施,有時拋入街衢,遭千萬人之踐踏,有時傾入溷廁,受千百載之欺凌,文字之禍,未有甚于此者。”“東坡游赤壁”乃是明末清初常見的一種瓷器紋飾,亦屬于人物故事瓷畫,圖畫之余通常還附有《赤壁賦》的長文(圖1),而“詩畫結合”的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瓷畫之性質正與此相類似。

(二)文房器具上的戲曲小說:商業文化與世俗文化的滲透

文房器具因與文人關系密切,故通常被認為是文人身份的一種特殊標志物。此類器物不僅是書房用器,具有實用的功能,更被當作清供賞玩之物,十分集中地彰顯著主人的審美旨趣和生活品位。因此文人十分重視其材質、裝飾、布置和使用方法,明清時期大多數的清賞品鑒類書籍或文章對此均有專門的論述。以筆筒為例,高濂曾在《高子書齋說》中較為詳細地描述了他理想中的書房,其中書桌上陳設的物品須包括一件“斑竹筆筒”。此外,他在《論官哥窯器》一文中將官哥二窯諸器按形制分為妙品、上乘品和下乘品三等,其中筆筒即屬上乘品,可見他對官哥窯筆筒亦頗為推崇。而屠隆卻只欣賞斑(湘)竹所制的筆筒,他在《考槃余事》中曾如此說道:“湘竹為之,以紫檀烏木稜口鑲坐為雅,余不入品”。文震亨在其《長物志》中則謂:“湘竹栟櫚者佳,毛竹以古銅鑲者為雅,紫檀烏木花梨亦間可用,忌八稜菱花式。陶者有古白定竹節者,最貴,然艱得大者。青冬磁細花及宣窯者,俱可用。又有鼓樣,中有孔插筆及墨者,雖舊物,亦不雅觀。”由此可見,雖然文氏所認可的筆筒材質較屠隆所好更為寬泛,但仍以湘竹或毛竹等竹制筆筒為上品,這與高、屠二人的觀點相近。他們如此推崇湘竹筆筒,或與傳說中王獻之的一件名為“裘鐘”的斑竹筆筒有關。除此之外,木制筆筒亦深受文人喜愛,被奉為高士的明末清初人陳淏子在傳授其堂室布置心得時便如此說道:“室中設天然幾一……幾上置……筆筒一,或紫檀,或花梨,或速香”。在竹木之外,還有一種瓷質筆筒。對于堅持高雅品位的高濂、屠隆、文震亨、陳淏子等人來說,此類筆筒無疑是一種俗物。盡管高、文二人認為有幾類瓷質筆筒亦“可用”,但卻是宋代官、哥、定諸窯器和細花青冬瓷,以及明代宣德官窯器等,不僅無一樣是新近所產,而且均以素潔清雅著稱,裝飾有戲曲小說類人物故事圖像的瓷器自然是被排斥在外的。

然而上述文人所生活的年代,正是瓷質筆筒逐漸發展興盛的時期。瓷質筆筒在明天啟、崇禎時已大量生產,至清康熙朝更是達到鼎盛,不惟量多,制作亦頗為精良。這一時期的瓷質筆筒形制多樣,紋飾豐富,戲曲小說類人物和故事亦是時興的裝飾題材。《匋雅》一書在評價明代青花人物瓷畫時曾說道:“明瓷青花人物,以筆筒、花觚為甚詼詭。”《飲流齋說瓷》在論述康熙朝筆筒時亦謂:“康熙大‘筆筒’圓徑宏偉,所繪花彩以人物為最奇瑰,花卉次之。”二書作者經常用“詼詭”“奇瑰”“弘奇”等詞來形容明清時期戲曲小說之類的瓷器紋飾,以稱贊其構想之妙、繪畫之精,主要針對的是征戰演義、神魔靈怪等題材,上述兩條引文所說的“人物”應包括此二類。

除此之外,康熙朝的筆筒上還出現了一種“惡俗”的圖像,《匋雅》有載:“康窯大筆筒乃有淡描媟之畫,可以為褻矣”。

當然在士商合流日趨明顯之際,此類筆筒的購買者和使用者不僅限于文人,應該還包括了以商人為主的普通民眾。盡管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和商業的繁榮,商人的地位已逐漸上升,“士、農、工、商的舊秩序事實上已為士、商、農、工的新秩序所取代”,但是商人依然向往更高的社會地位。因此在獲取一定的物質財富之后,許多商人尤其是富商巨賈通常會謀求躋身士人階層,或棄賈而仕、棄商從文,或亦賈亦仕、亦商亦儒。在這種價值觀的引導下,文人的生活方式成為世人尤為熱衷仿效的對象,然而對于文化層次較低的暴發戶來說,這種模仿往往又不得要領。如《金瓶梅》中的西門慶有一間名為“翡翠軒”的書房,主人財大氣粗,其間名貴器物自然不少,雖亦擺放文具、書籍,但書櫥、書篋中裝的卻是書帕、尺頭和請柬拜帖、禮物賬簿。“若把當日文人的意見作為書房之雅的標準,則西門慶的書房便處處應了其標準中的俗。”前述兩種試圖營造高雅品位的瓷質筆筒,既符合西門慶之類商人的欣賞趣味,也在一定意義上滿足了他們積極模仿文人生活方式的需求,盡管實際效果顯得頗為不倫不類。事實上,商人對筆筒的消費以及對書房的建構,即意味著“原屬于士大夫與文人所擁有的文化資本,已不再是他們的專利”。這一現象與戲曲小說等俗文學藝術及其瓷畫的盛行一樣,共同反映了當時社會風氣的高度世俗化和商業化。

注釋:

① 馮天瑜、何曉明、周積明《中華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68頁。

② 肖豐《器型、紋飾與晚明社會生活——以景德鎮瓷器為中心的考察》,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吳琦序第4頁。

③ [清]曹溶《流通古書約》(與《宋元本行格表》等書合刊),中華書局1991年版,第1頁。

④ 郭孟良《晚明商業出版》,中國書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68頁。

⑤ [明]謝肇淛《五雜組》卷十三,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266頁。

⑥ [明]劉若愚《酌中志》卷一,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頁。

⑦ 朱一玄編,朱天吉校《明清小說資料選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293頁。

⑧ 朱一玄編《〈金瓶梅〉資料匯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82頁。

⑨ 丁錫根編著《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1005頁。

⑩ [明]葉盛撰,魏中平點校《水東日記》卷二一,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213—214頁。

猜你喜歡
戲曲小說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戲曲的“形變”——“陌生化”表演凸顯戲曲寫意性
當代陜西(2021年20期)2022-01-19 03:23:46
戲曲從哪里來
戲曲其實真的挺帥的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用一生詮釋對戲曲的愛
海峽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2:44
論戲曲批評的“非戲曲化”傾向
戲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 02:50:39
戲曲的發生學述見
人民音樂(2016年1期)2016-11-07 10:02:4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亚洲欧州色色免费AV|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啪啪精品天堂浪潮av|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被公侵犯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国产嫩草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AV熟女乱|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啪啪视频| 色综合激情网| 成人日韩欧美|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5566|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欧美色伊人| 91麻豆精品视频| 2022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91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的|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鲁鲁网在线视频| 热九九精品|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激情無極限的亚洲一区免费| www.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奇米777 | 亚欧美国产综合|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va视频|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日韩小视频网站hq| 另类综合视频| 看国产毛片| 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30p| 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好吊日免费视频|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福利片91| 国产拍在线|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 亚洲免费黄色网| 国产真实乱了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女主播|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国产精品丝袜视频|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欧美α片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资源| 国产亚洲精品97AA片在线播放|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久|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91美女视频在线|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91色综合综合热五月激情|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亚洲成年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