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景梅
【關鍵詞】改革開放40周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南方講話
40年前,在歷史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完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最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中國從此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40年來,我們改革的航程歷經千難萬險,改革的開拓卻從未停歇。縱觀中國40年改革開放歷程,從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的大潮初起,我們的改革一直循著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足跡,在直面問題、解決問題中不斷深入的往前推進。
一、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改革大幕
1978年12月18-22日,被視為中國改革開放起點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當代歷史在這里發生了大轉折。這種轉折的深遠意義體現在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作為執政黨的中共順利完成了代際傳承;第二個層面,做出了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和全國人民的注意力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從中華民族復興的角度看,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1840年以來“救亡”運動結束后,“圖強”歷史使命的真正展開。這一偉大的歷史轉折,引領著中國的改革逐漸走向深入。
二、南方講話為改革洪流打開歷史的“峽口”
20世紀最后十年的中國和世界,從一開始就很不太平。面對紛繁多變的世界格局,黨內和一部分干部群眾中一度出現了對黨和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模糊認識,甚至出現了姓“資”姓“社”的爭論。這些實際上都涉及要不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中國走什么道路的問題。在這關鍵時刻,鄧小平在中國南方的深圳、珠海、廣州、上海等地展開巡回視察,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后來被統稱為“南巡講話”。其中最著名的論斷包括,不要糾纏于“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討論,“改革開放的判斷標準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計劃和市場不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中國現在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等。這次南方講話充滿了抓住機遇、發展自己的急迫感,賦予了發展以全新的科學的時代內涵,它清晰地解決了姓資姓社的問題,也給民營經濟的發展開拓了更加廣闊的舞臺。此后,陷于進退兩難境地的改革開放路線被再次確認,改革開放洪流的歷史“峽口”被打開,中國自此正式步入發展與崛起的快車道。
三、“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階段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首次圍繞改革設立的宏大目標,制定了我國在新的發展階段全面推進改革開放事業的宏偉藍圖,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主要任務、重大舉措。《決定》非常明確地表明:改革不再拘泥于經濟體制改革領域,而是涵蓋社會、政治、文化以及生態文明的五位一體的全面的改革。為落實這些改革內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了7個專項小組,把改革任務分解為336項重要舉措,逐一確定協調單位、牽頭單位和參加單位,范圍涉及之廣、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會議內容囊括了農村集體土地制度改革、司法體制改革、財稅體制改革等過去的改革當中一直難以解決甚至回避的諸多議題,并出臺了《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設立跨行政區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試點方案》《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等一系列方案.彰顯了新的領導集體直面改革難點的勇氣。通過“五位一體”全面深化改革,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十八屆三中全會是改革再出發的總宣誓、總部署、總動員。
四、十九屆三中全會為機構改革破局開篇
高舉改革旗幟,破解時代課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始終堅持的重要方法論。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面臨著新課題。黨的機構設置不夠健全有力,黨政機構職責重疊問題;政府機構職責分散交叉,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徹底,中央地方機構上下一般粗的問題;群團改革、事業單位改革還未完全到位問題,等等。同時,各地區各部門對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全面依法治國,優化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生態環境保護、市場監管、文化市場監管等方面體制的呼聲很高。這些問題以及人民對機構改革的意愿都促使黨中央下定決心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從根本上解決這些障礙和弊端,以適應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要求。2018年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對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進行了全面的部署。為確保機構改革有序推進,中央成立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協調小組,負責指導協調督促中央一級新機構的組建工作、審批部門“三定”規定和省級機構改革方案、統籌協調和研究解決改革實施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在協調小組領導下,對應成立了9個專項協調小組,分別牽頭統籌各個領域改革工作,協調處理有關問題,及時向協調小組報告進展情況和重大問題。具體改革任務,則分配到相關部門,以部門為主體統籌進行,推進落實具體工作。有統有分、統分結合、承上啟下,中央層面建立起了一套條理清晰、邏輯嚴密的機構改革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保證了改革思想一致、認識一致、步調一致。一場轟轟烈烈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破局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