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珊杉
摘 要 理科類教輔稿件的編輯加工,需要根據其科目的特點,關注其相應的學科性問題。文章從數學、物理、化學這些科目,分析總結了編輯加工時需注意的問題,并總按科目總結了一套有效的編輯加工方法,以期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加高質量地完成理科類教輔稿件的編輯工作。
關鍵詞 理科類教輔稿件;數學類教輔;物理類教輔;化學類教輔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9)230-0196-02
在理科類教輔稿件的編輯加工中,我們經常會遇到與其學科性有關的各種問題,需要更有針對性地關注。數學類教輔稿件需關注字母的正斜體,標點符號的用法,單位名稱的用法以及函數圖像、幾何圖形等。物理類教輔稿件需關注圖與文的邏輯關系,字母大小寫所代表的不同含義,易混、易錯的物理概念及物理名詞等。化學類教輔稿件需關注化學元素符號、化學式及化學方程式、離子式及離子方程式的正確表述,易混、易錯的化學概念、化學名詞及化合物俗稱等。下面僅就個人的工作經驗,從數學、物理、化學這些科目,分析總結在編輯加工理科類教輔稿件時應該遵循的一般規則。以期在之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完成理科類教輔稿件的編輯工作。
1 數學類教輔稿件編輯加工時常見問題及分析
1)字母的正斜體問題。在數學類教輔稿件中涉及的字母較多,編輯人員需熟練掌握字母正斜體的相關規則。斜體:表示數軸上數的字母為斜體,無論表示點還是點與點之間的距離均為斜體;表示幾何圖形中的點、線、面、體的字母為斜體;坐標系中的x、y、z軸及坐標原點O均為斜體,用字母表示坐標系中的某一值時也為斜體;表示概率事件的字母用斜體,如一個隨機事件A,發生的概率記為P(A);向量、方程式中的變量均為斜體;一般函數符號f(x)為斜體。正體:特殊函數符號為正體,如sin、cos、log、ln;微積分符號d、極限符號lim均為正體;有固定值的符號為正體。如自然對數的底e、圓周率;有特定含義的縮寫字母為正體,如最大值max、最小值min;用字母表示某特定事物時用正體,如表示某市的三個區A、B、C,表示兩名選手A、B;表述直角三角形的符號Rt為正體;全等三角形證明中,SAS、SSS、AAS、ASA均為正體;特殊集合符號:自然數集N、整數集Z、有理數集 Q、實數集R、復數集C均為黑正體;“%”為正體,編排時常錯排為斜體;所有計量單位均為正體。另外,下標的正斜體容易出現錯排現象,也需特別關注。字母正斜體的一般規律:變的為斜體,不變的為正體。
2)標點符號的用法。數字、字母、數學規律之間的停頓用逗號“,”;陳述句句尾一般用句點“.”;在表示數學規律的省略時用三連點“…”表示;注意比號“︰”不要被冒號“:”冒用。
3)組合單位不可中英文并用。如“m/秒”,應寫為“m/s”或“米/秒”。
4)需要注意的幾個單位名稱。“千米/時”,而不是“千米/小時”;“分”,而不是“分鐘”;“米3/秒”,而不是“立方米/秒”。
5)量與單位之間需留空隙。如“5 cm”而不是“5cm”。
6)注意“%”的正確書寫。“%”經常被錯排成斜體。
7)函數圖象是否繪制準確,是否與文字所述一致。
8)平面圖形、立體圖形是否繪制準確。圖中各頂點是否交于一點;圖中各頂點的字母標號是否按順序依次標注;圖中標注的中心點是否居中;習題與對應答案的圖形大小是否一致。
9)關于原點用字母“O”還是數字“0”表示的問題。數軸上的原點用數字“0”表示;在二維圖中坐標原點表示柱狀或折狀統計時,用數字“0”表示;其他情況用字母“O”表示。
10)“△”符號和“Δ”符號的誤用。前者是三角符號,后者是判別式符號。在編輯加工數學類教輔稿件時,特別關注字母的正斜體,單位名稱,圖象、圖形、函數符號的準確性等問題。充分運用上述規則,控制相關的差錯率,從而有效地提高稿件質量。
2 物理類教輔稿件編輯加工時常見問題及分析
1)字母正斜體的問題。除基本遵循上述變的為斜體和不變的為正體外,還有物理學科自有的特點:表示設備、裝置、元器件的符號為正體,如燈泡L、開關S、電壓表V、電流表A均為正體;電阻R、滑動變阻器R′均為斜體。
2)物理類的稿件除了注意字母的正斜體外,還需關注字母的大小寫問題。大寫、小寫分別表示不同的物理含義,切勿混用。重力用大寫英文斜體G,重力加速度用小寫英文斜體g;功率用大寫英文斜體P,壓強用小寫英文斜體p;體積用大寫英文斜體V,速度用小寫英文斜體v;面積用大寫英文斜體S,距離或位移用小寫英文斜體s;熱力學溫度用大寫英文斜體T,時間用小寫英文斜體t。
3)易出差錯的文與圖。在有關標有刻度的圖文描述中,需結合文字內容,檢查刻度標志或指針是否漏注、錯注。在有關“垂直向下”與“豎直向下”的圖文描述中,檢查圖中所示是否與文中所述一致。在有關凹、凸透鏡的圖文描述中,檢查圖中物距、像距、實像、虛像等是否正確并與文中所述是否一致。在有關磁感線的圖文描述中,檢查磁感線的外部、內部方向是否正確。在有關滑輪組的圖文描述中,檢查內文描述是否與圖片所示內容一致,繩子繞滑輪的方法是否正確,是否有多繩少繩現象。在有關電路圖的圖文描述中,檢查電流表、電壓表的連接是否正確:電流表應串聯于電路中,電壓表應并聯于電路中;在實物電路圖中,檢查電流表、電壓表量程的選取是否正確,電流表的兩個量程分別為0~0.6A、0~3A,電壓表的兩個量程分別為0~3V、0~15V;在實物電路圖中,連接滑動變阻器時,確保電線一端連接電阻絲、另一端連接金屬桿。
4)易混、易錯的物理概念。注意“音調高低”與“響度大小”的誤用;注意“電場力”與“洛倫茲力”的誤用;注意“電動機”與“發電機”的誤用;注意“熔化”與“融化”的誤用;注意“凝固”與“凝華”的誤用;注意“汽化”與“升華”的誤用。
5)易混、易錯的物理名詞。“動摩擦因數”,而不是“動摩擦力因數”;“二極管”,而不是“二級管”。
6)關于用電量的描述,單位名稱為“千瓦時”,而不是“度”。
7)知道奧斯特、阿基米德、牛頓、法拉第等科學家的發明及定律、定理,切勿混淆,避免出現知識性錯誤。在編輯加工物理類教輔稿件時,除需關注字母的正斜體及大小寫,圖文表述,易混、易錯的物理概念及物理名詞外,還需注意一些物理名詞與生活中常用的不規范名詞的區別,能夠在稿件中甄別出被誤用的物理名詞。
3 化學類教輔稿件編輯加工時常見問題及分析
1)化學元素符號均為正體。
2)化學式及化學方程式,離子式及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是否正確,特別注意數字的上下角標的書寫是否正確。
3)不要遺漏化學反應方程式中的氣體符號“↑”和沉淀符號“↓”。
4)共價鍵的表示是否正確。單鍵用一字線“—”表示;雙鍵用特殊符號“=”,而不是等號“=”。
5)pH后不寫“值”字。
6)化學器皿繪制是否準確,是否與文字描述一致,是否符合實驗用具要求。
7)易混、易錯的化學概念。注意區分“原子”“分子”“混合物”的概念,“中和反應”“復分解反應”“置換反應”的概念,切勿混淆、誤用,避免出現科學性錯誤。
8)易混、易錯的化學名詞。“化學鍵”,而不是“化學健”;“相對原子質量”,而不是“原子量”;“相對分子質量”,而不是“分子量”;“金剛石”,而不是“金鋼石”。
9)易混、易錯的化合物俗稱。純堿:Na2CO3與燒堿:NaOH;生石灰:CaO與熟石灰:Ca(OH)2;石灰石:CaCO3與石灰水:Ca(OH)2的水溶液。
10)易混、易錯的兩種指示劑。酚酞為白色粉末,在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中為無色,在堿性溶液中呈紫紅色;石蕊呈紫色,遇堿變藍,遇酸變紅。
11)在水的電解實驗中,注意氧氣和氫氣的誤標。與正極相連的一端收集到的是氧氣,與負極相連的一端收集到的是氫氣,收集到氫氣的體積是氧氣體積的2倍。
12)在有關天平調零的圖文描述中,注意文字表述是否正確(指針偏左,平衡螺母右旋轉;指針偏右,平衡螺母左旋轉),圖與文的表述是否一致。在編輯加工化學類教輔稿件時,需特別關注易混、易錯的化學概念、化學名詞、化合物俗稱、指示劑等,熟悉各化學實驗的實驗現象,避免出現科學性錯誤。
4 結論
理科類教輔稿件有著其自身的特殊性。其涉及的知識點有著明顯的學科性,并且比較瑣碎,需要處理的問題也比較繁雜,在編輯加工時容易出現漏批或錯批的現象。針對理科類教輔稿件,編輯需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每個細節,當遇到容易出錯的地方,需要駐足多留意,盡可能地減少差錯,進而不斷地提高出版物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黎洪波.圖書編輯校對實用手冊[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