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惟
【摘要】少兒聲樂(童聲)就是充分利用童聲時期的嗓音條件,結合自然氣息等,運用科學發聲技巧的一種少年兒童演唱形式。青少年兒童處于智力開發非常重要的時期,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學生的現有條件,進行多維度的啟發與訓練,對兒童素質的培養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關鍵詞】少兒聲樂:歌唱教學:呼吸訓練
少年兒童嗓音條件的特性就是聲音脆亮、稚嫩、可愛,沒有共鳴,因為沒有氣息支持,高音很容易上不去,存在著“擠、卡、壓、撐”等問題,訓練中的教學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再好的嗓子,沒有方法做保障,就會像一輛好車,不經常保養、不受愛惜一樣,雖然“出身”名貴,但是仍然要提前報廢。越是這種情況越需要小心謹慎、愛惜嗓子。
一、演唱姿勢
正確的演唱姿勢可以讓氣息的流通更加順暢,也讓發聲器官更加有力。正確的姿勢是應該保持腰挺直,胸肩松寬,頭自如,眼望遠處,從內心到面的表隋都充滿情意。 “痛快地嘆一口氣”使胸部放松,吸氣時,口腔稍打開,硬軟腭提起,并與提眉動作配合,很興奮地以后腰為主,將腰圍向外擴張,讓氣自然地、流暢地“流進”。使腰、后背都有“氣感”,胸部也就自然有了寬闊的感覺,可以用“打呵欠”去感覺以上動作。
二、呼吸訓練
呼吸是歌唱的基礎,兒童的肺活量小,相對于成年人呼吸淺得多,所以平常兒童的心跳、呼吸頻率比成人快。由于呼吸短促,唱起歌來常常感到氣息不夠用,特別是唱較長童聲時更加困難。故此,兒童的呼吸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而訓練呼吸的做法有很多,以下就列舉兩個練習方法。
(一)深呼吸練習法
小嘴自然張開和鼻腔同時慢慢地將氣從上往下吸進肺的底部、腰圍處,腰圍有漲滿感,呼氣時保持吸氣時的狀態,把控氣息徐徐發出“嘶”的聲音,反復練習五分鐘。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可以逐步解決呼吸問題。
(二)吹蠟燭訓練法
吹蠟燭訓練法是平時課堂上強調最多的訓練氣息的方法。想象自己演唱作品的時候,在嘴前有個點著的蠟燭,所唱出來的每個音所用的呼吸都均勻地吹在這蠟燭的燭心上,但是還要保證這個蠟燭不會滅。這個想象練習其實是訓練在演唱過程中的均勻用氣,讓氣息緩緩地平平地流動起來。在課下時可以用一支蠟燭練習,逐步會取得一定的效果。
三、正確的咬字、吐字練習
歌唱藝術講究“字正腔圓”,可見正確清晰的咬字、吐字在歌唱中非常重要。唱歌和說話一樣,要求咬字、吐字清晰,在唱歌時必須運用歌唱語言的方式來咬字、吐字。對于歌曲中的每個字,聲母咬的要準確、快速,聲母咬完之后,馬上與韻母迅速結合,立刻唱出每個字的韻母。在演唱比較抒情的歌曲時不急于歸韻,過早的歸韻就會出現沉重的鼻音,當在快唱完這個字的韻尾處時,再快速歸韻,這樣有利于歌唱聲音的連貫和感情的充分表達,從而提高整部歌曲的完整性。
四、打開喉部練習
在訓練中要求學生喉部打開時,如直接給他們說要把喉部打開,小朋友是不能理解,可以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事物來給他們打比方,如:當你唱歌的時候你要想想老師在你嘴巴里面放了一個雞蛋(是豎著放的),你的喉嚨有什么樣的感覺?學生會很好奇地試一試、想一想,然后你告訴他,這就是喉部放松的感覺。
五、面部自然放松練習
在歌唱時要注意面部的自然放松,一般來說,當面部保持微笑狀態時,面部器官便會處在比較理想的位置,微笑時,笑肌被抬了起來。當笑肌隨著微笑抬起后,口腔內部的硬腭和軟腭也會同時抬起,喉嚨在這種狀態下也就自然打開,這是一種最理想的歌唱狀態。學唱過程中,特別是初學期,要經常對著鏡子練習,檢查面部是否有緊張狀態,當出現不正常的狀態時,要及時加以糾正,一旦形成不良的習慣,就很難改掉,這樣會直接影響學習歌唱的進度。
六、發聲練習
初學者要想得到高位的“頭聲”,最好多進行哼鳴練習,要從閉口哼鳴、開口音為基礎來訓練。在意大利有個說法:“你能哼到哪里就能唱到哪里?!边@樣練習的好處在于,容易控制和調節氣息、聲帶和共鳴三者之間的比例關系,得到正確的發音,體會到聲音的位置感,找到聲音的高位置,得到聲音的共鳴感,獲得整體共鳴。演唱時具體要求有四點:第一,正確站立姿勢和積極興奮的歌唱狀態;第二,用鼻垂直吸氣,鼻孔興奮張開,要有嘆氣感、通暢感、橫膈膜有明顯的支持點;第三,哼唱時,嘴似閉非閉,上下齒不要咬氣,舌頭平放,舌頭舔在下牙床上,喉頭下沉,輕輕提氣;第四,哼唱時,聲音從上口蓋發出眉心和鼻梁處有輕微的震動感。當閉口哼鳴練習掌握后,可進一步做開口練習,即張大口哼“恩”音,這是檢驗哼鳴練習是否正確的方法,老師就可以以此為依據,給學生加入適當的開口音練習。
七、要注重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和藝術表現力
聲樂是表演藝術,發聲方法是歌唱表演的基礎。所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很注重培養學生的歌唱表現力,教會學生理解歌詞及音樂,這樣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解來表現作品。不但要教會孩子們“會唱”,還要教會學生可以適當地嘗試自己演唱歌曲的力度、速度、情感的變化等一些小小的處理方法。因此,注重學生歌唱時的表現力,讓他們做到聲情并茂的演唱。
以上是我在少兒聲樂教學中總結的一些方法和經驗,我將會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探索和創新,為培養好祖國的花朵貢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