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春竹

摘要:國內外財務舞弊問題廣泛存在,雖然已經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財務報告造假問題仍然十分嚴重。本文從內部控制框架角度,以廣東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研究對象,分析其財務數據及內部控制情況,及提出相關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財務舞弊防范; 內部控制框架
一、 引言
在現如今的經濟社會中,對于企業財務舞弊的監管愈加嚴格,制度也愈加完善。但企業為了各自的目的與利益,仍然有小部分會鋌而走險,施行財務舞弊。多年以來,國內外的財務舞弊案的發生持續不斷。
本文對“新大地”公司的財務舞弊案例進行案例分析,分析其財務舞弊方式并進行篩選歸類,得出農行業擬上市公司財務舞弊鮮明特征,劃出農業類公司由“私”轉“公”的過程中其財務舞弊易發的重點領域,對公司治理提出相應建議并且為審計部門與監督部門提供財務舞弊防范標準。
二、文獻綜述
1.財務舞弊識別的理論研究
若想對財務舞弊進行防治,那么對于財務舞弊問題的有效識別是前提條件,針對各種企業的財務舞弊動機的識別是十分重要的。財務舞弊的規范性研究理論共有四種。
我國的公司財務舞弊問題已經引起了各單位部門的充分關注,并采取了相應的措施。然而根據我國的證監會相關披露,我國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問題仍然十分嚴重。
解媚霞(2004)分析了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的舞弊手段、舞弊內容以及舞弊類型,發現虛假陳述、會計核算造假等事主要舞弊手段,利潤虛假事重要舞弊內容,財務報告舞弊是舞弊的主要內容。陳慧璇,朱君(2013)研究發現,舞弊公司具有明顯的行業集中特點,陳慧璇選取了 100多家有財務報告舞弊行為的上市公司,發現我國舞弊發生領域主要集中在制造業、農業以及相關待上市的IPO申請公司,其中舞弊的主要手段包括推遲披露、提前確認收入、隱瞞重大交易事項。董程程(2014)發現可以根據高管持股的比例高低、高管辭職頻率、盈利能力情況、資產負債率高低等判斷一個上市公司是否涉嫌財務報告舞弊。Beasley and Jenkins(1996)、Choi ,T.J.(2010)獨立非執行董事占董事會的比重與財務披露的全面性成正比。非執行董事可以有效對董事進行監控,使得董事會對投資者利益的代表度更高,并提高會計信息披露的全面性。
對于公司財務舞弊防治的研究,國外的相關理論與研究要早于國內。國內外學者針對財務報告舞弊問題運用定性研究、統計分析、計量分析等方法得出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結果包括舞弊的概念、成因、征兆、影響、特征等。從財務報告舞弊識別特征來說,我國在國外相關理論基礎上,結合國內的組織背景、管理和監管環境,國內相關研究比較全面地分析了財務報告舞弊識別特征,但是這方面研究只看中了單個指標,忽略了各個指標間相互聯系。從舞弊識別方法角度來說,在參考國外相關文獻研究基礎上,我國研究欠缺整體視角,并且很少有從普通投資者角度出發進行研究分析。
三、案例分析
(一)公司背景介紹
該案例中的財務造假公司,廣東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為廣東新大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廣東省平遠縣長田鎮油茶工業園,其后于2008年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行業性質為油茶行業,新大地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茶皂素系列產品研發及山茶油加工、油茶苗培植及油茶基地開發等,主營業務則是良種油茶苗的培育與推廣及油茶精深加工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二)財務舞弊披露過程及特點
1.新大地公司財務舞弊暴露過程
2012年4月12日,新大地公司于2012年申請在創業板上市并于同年四月通過IPO申請,同年5月下旬媒體對新大地公司所披露的財務數據表示懷疑,質疑其為上市而進行財務造假。2012年6月,證監會介入立案調查。證監會的立案調查人員詳細勘查了新大地公司所披露公布的招股說明書,根據調查顯示與分析,縱向比對行業整體水平發現在報告期的三年,其公司員工的人均凈利水平明顯偏高,在農行業企業中十分異常。
稽查人員還比對調查發現新大地招股說明書所披露的公司前十大客戶中,多數客戶在2009-2011年間均出現較大波動,側面反映出公司的銷售體系并不完善細致,且這與2011 年、2010 年主營業務收入快速增長也不匹配。調查組又對詳細分析了公司的現金流量表與利潤表,對存貨進行了突擊盤點,結果發現多處賬單與真實狀況不相匹配的地方。之后通過對公司賬簿及憑證進行查證、實地了解客戶具體情況等方式,發現并揭露了新大地公司的細密財務舞弊的手段。
2.公司財務造假的方式與特點
(1)采用多種手段虛增利潤
新大地公司在真實銷售額的基礎上憑空虛增部分或少量的銷售收入,并且利用其產業鏈上游客戶數量多而散的狀況,將造假數額分散在各個不同的客戶名下,使得審計過程中更難勘查出財務舞弊。在與客戶交易時也多用現金進行交易,缺少轉賬交易記錄,難以監控資金流向,造假更加隱蔽。
(2)資金流、利潤以及固定資產量造假
①自有資金循環
通過虛構原材料采購或在建工程業務,將資金“轉出”到其控制的個人及關聯公司或事先約定的公司賬戶,然后再以銷售的名義“回流”到公司,從而虛增收入。
圖4 新大地虛增收入手段(1)
②改變資金用途
新大地公司通過各種手段如公司里個人向銀行的貸款交易、非關聯的股權轉讓、政府優惠等途徑獲得的資金,轉賬至其相關聯的或由其控制的賬戶中,冠以銷售的名目進行虛增收入。
③刻意隱瞞對重要關聯方的披露
曼陀神露是新大地公司的主要經營產品,而它的經營者與新大地的實際控制人之間存在隱秘特殊聯系,2009年至2011 年,新大地與曼陀神露交易金額分別為 19.89萬元、122.13萬元和 104.31萬元。鴻達裝飾法定代表人黃某光于2009 年至 2011 年擔任新大地監事,且黃某光是黃運江的弟弟,鴻達裝飾為新大地的關聯方。2009 年新大地與鴻達裝飾交易金額為 23.41 萬元。以上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均未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中披露。
四、研究結論與建議
(一)農業類公司財務舞弊共性
新大地公司作為財務舞弊的農業類公司,因為其舞弊手段多樣且極具特征性,可以被作為農業類公司防止財務舞弊的重點研究案例。從以上對新大地公司的財務舞弊情況及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農業類公司可能發生的財務舞弊特點。
(1)農業類公司的產業上游客戶松散,且多現金交易,容易隱藏財務舞弊特征。
農、林、漁、牧業的公司及上市公司在尋找與采購原材料的環節往往是去不定向地點尋找性價比最高的散戶,并且由于季節和地域變化的無常性,會導致采購對象的短期性與不定性。供應方數量與規模都較為散雜。在這種情況下,難以逐一精細記錄,容易省略或隱藏財務數據,從而為虛增收入或成本提供條件。對于較多的為地方農戶的供應方,通常更樂于使用便捷直接的現金交易,多現金交易的方式也容易為企業財務虛報提供條件。
(2)政策的便惠性以及農業公司產業特性導致舞弊可能性加大
我國對于農行業公司的政策優惠偏大,國家為了鼓勵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加工行業發展,實施了很多的稅收優惠政策,農業的稅率很低甚至個別領域完全免稅,這會極大降低造假的成本。
新大地公司的招股說明書中顯示,公司2010年開始生產有機肥,2011年度和2010年度免征的增值稅分別為133.49萬元、29.23萬元。2011年度、2010年度和2009 年度,公司的上述增值稅減免對凈利潤的影響合計為206.81萬元、74.42萬元和7.73萬元,占公司當年凈利潤的比例分別為5.77%、3.30%和0.54%。相對巨大的稅收優惠給企業造假成本降低,財務舞弊的動機加大。農業公司的特性也使得其財務舞弊的可能性增大。農業公司的存貨盤點難以衡量,造假幾率增大。
(3)舞弊風險高發項目:存貨與固定資產虛增
農業產業的行業特性使得農業類公司的存貨項目存在極大的虛報可能。農、林、牧、漁類公司的庫存盤點根據其企業的銷售特性以及產品的實際特點,在實踐盤點的人員手上有較大的變動空間,財務舞弊風險加大。農業類公司在原材料培育以及原材料加工等環節需要構建大量固定資產,這個環節也有可能發生虛增造假情況。
(二)從內部控制角度對于防治農業類公司財務舞弊的啟示
1.控制環境
由于農業公司的關聯方較多,在避免財務舞弊的過程中需要建立真正可落實有效的關聯交易管理制度。在審計的過程中要注意年度排在前列的關聯方的變化,監控變化較大的關聯方交易,避免公司分攤虛增利潤于虛構關聯方。公司的股權結構與組織結構需要合理,避免第一或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過大,或存在親戚連帶關系導致壟斷股權,使得內部控制環境不復存在。
2.風險評估
在風險防范的審計過程中,不應只進行橫向的公司年度財務數據比較,而應該同時進行縱向的同行業比較。并且應當選擇規模相似的或組織形式相同的樣本公司進行比較。
在公司內部須建立風險評估機構,并且針對農業公司特性進行評估。注重利用生產周期規律與產品特性進行風險評估。
3.控制活動
審計人員對公司風險評估階段的審計還普遍不夠重視。在實施相關審計時,不能僅站在被審計單位自身的角度衡量其財務數據及風險情況,應根據國家政府及有關部門所頒布的相關審計準則的規定,將被審計單位置于所處行業的宏觀背景中綜合考慮。
建議審計人員重點對風險評估階段實施詢問、了解和分析等審計程序,分析造假公司上下游產業結構情況。內部控制活動體系應當涵蓋職務分離控制、授權審批控制、會計系統控制、財產保護控制、預算控制、運營分析控制和績效考評控制等。根據新大地公司的農業公司特點,應當建立具有特征化的內部控制活動體系。
4.信息與溝通
企業審查機構應當與負責審計工作的會計師事務所保持信息互通,及時就企業的財務與公司狀況變化進行溝通。應當主要涵蓋:信息質量、溝通制度、信息系統、反舞弊機制四方面。要求從各渠道獲取內部或外部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整合,提高企業的信息共享與集成,并且在各部門之間以及企業與外部監管審計部門之間保持良好的溝通,避免財務舞弊發生。公司內部也應當設立反舞弊機制。
5.內部監督
企業內部的審計委員會以及相關的內部監察機構人員應當合理安排,不應當與公司的執行董事及核心管理人員有直接親屬或利益關系,以防舞弊風險增加。監事會與審計委員會的職能應當明晰并保持各自獨立性,分別負責對董事會與經理層的內部控制責任。
參考文獻:
[1]陳慧璇,朱君.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特征分析[J].稅務與經濟,2013(2):52-57.
[2]董程程.基于 XBRL 財務報告的舞弊識別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4.
[3]解媚霞.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現狀分析[J] 廣西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9):78-90.
[4]Beasley and Jenkins.A primer for brainstorming fraud risks[J].Journal of Accountancy,1996(4):43-36.
[5]Choi ,T.J.Wong Audit markets and environments:an international investigation[R].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orking Paper,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