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艷
摘要: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嚴謹的學科,如果學生只掌握基本的數學理念,而沒有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是學不好數學的。將讓學引思理念充分應用于數學教學中,教師充當課堂的組織者與引導者,讓學生扮演主體者。如果學生只單單形成良好的學習思維方式,而沒有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也拓展不了知識。學生必須要有足夠的學習能力和獨特的思維,才能保證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讓學引思;小學數學;有效運用
基于現實課堂問題的研究,發現現在課堂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量大,知識點瑣碎,練習難度增大等一系列問題,這給學生在學習上造成了很大的困難。教學的本質實質上是指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指導學生有效學習的活動。“讓學引思”這個新理念一改以往的教育方式,它提倡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做主要的參與者,讓學生通過閱讀、討論、操作以及完成真實情境中的任務去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一、給學生提供充裕的自主探究空間
(一)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讓學引思的理念就是讓學生學會怎么進行獨立學習、獨立思考,在遇到具體問題時,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去進行問題的解決。因此,教師要加強“讓學引思”在課堂上的實施,讓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的時候能夠有更多的實踐機會。對于那些并不太難的問題,學生可以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去一步一步的解決問題,因此,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教師應該留出一定時間,讓學生首先進行獨立思考,讓他們自己去分析與找尋途徑,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仔細觀察學生的狀態、留意學生的學習態度,并且了解學生的思維能力。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是不同的,當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子一些簡單的提示或者指導,從而幫助學生去學習,讓學生更好地去思考問題。學生經過一定程度的自主探究后,就會對問題的學習留下深刻地印象,同時也有了一定的分析討論的基礎,這時,教師再來講解問題,特別是講到學生存在疑問的地方時,學生的注意力將會非常集中,這樣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吸收效率也會變得更高。
例如,在實行我先前的教學方法時,課堂氣氛是活躍了起來,學生也積極參與了進來,但他們只是按照課本上的墨守成規,自己不會自己解決問題,學的是死知識,不知靈活變通,沒有掌握到要點。學習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讓他們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自己去解決問題,從而去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如果只是一味的讓學生去學習,而不去思考,那么這個學生的應變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都會略低,這與我們所要培養的人才模式是極其不符的。因此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
(二)思考與實踐相結合
教師一定要注意留出充裕的空間給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與探究,也許學生不能憑借自己的能力去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在這個獨立思考的過程中學生將會得到更有益的學習方法。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要在一看到學生有不會的地方出現時,就馬上給學生給與提示,最好方法就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去感悟,最后,當學生實在依靠自己沒有辦法解決問題時,教師再給與提示,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能夠起到很好地作用。
例如,在教學“錐體的表面積”一課時,提出了"錐體的表面積應該怎樣求?這可以跟什么物體聯系起來,又該怎么去計算,提出來一系列的問題后,我不再進行任何講解,把后面的時間教給學生,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后,進行一系列的驗證,然后,讓學生各抒己見,充分交流,最后去課本知識驗證學生得到的結論。從學生的思考得出來的結果來看,不少學生在討論時想出很多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好多方法得出的結論都與正確答案比較接近,說明學生還是有較好的自主解決問題的基礎的。
二、學習需要智慧引導
教師要在課后引領學生去主動學習,主動去思考問題,完成一系列課上課下活動。“讓學引思”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方法“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對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為學生提高數學綜合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學引思”下的數學教學必須要讓“讓學”和“引思”這兩個重要部分著重突出起來。給學生自主寫作留有充沛的時間,讓學生去探索、去發現解決問題的簡單途徑,讓學生逐步掌握多種解決問題方法以及各種答題技巧。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幫助,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思路,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
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首先自己要擁有足夠的知識,要對自己所涉及的領域進行充分的了解。例如,在進行數學中“理解與應用”這種問題時,就可以按照這個思路來進行。做題時,首先要仔細閱讀題目中的每一句話,根據這個問題,結合文中信息,引領學生去進行思考,學習,在計算“總共有24條腿,兔子的數量跟雞的數量一樣多,那么請問有多少只雞和多少只兔子?”這個問題時,結合現實生活,可知雞有兩只腿,兔子有四條腿,因此,可以得出公式“24=Xx(2+4),”求得X=4.數學是一個奇妙的學科,通過這個一個簡單的問題,可以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數學體驗,從簡單的基礎做起,逐步養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結束語:學生學習數學的綜合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做到各個方面處理問題的學習技巧,將“讓學引思”的教育理念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作為主體,老師主要起的是一個指導作用。作為一名教師該以怎樣的姿態去面對學生,讓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離不開新的教育理念,同時要加強教學反思,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為“讓學引思”的落實提供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孫鈺紅;小學數學教學目標優化促進教學行為改進的實踐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1年.
[2] 姜雯;“顛倒的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3] 織金縣官寨小學 何侑蓉;淺談小學數學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N];貴州民族報;2014年.